今年的全国“”,习总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为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年的全国“”,习总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为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沧州围绕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创新示范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国际国内时事要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国内要闻大事20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塑造新的主导产业,加快壮大“新动能”、培育“新引擎”。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沧州认真落实习总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在壮大“新动能”国内要闻大事20条、培育“新引擎”中厚植发展优势国际国内时事要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育新机、开新局,加快打造“河海相济、动能强劲”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沧州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国内要闻大事20条,加快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主题旅游、时尚服装服饰、现代物流“六大新动能”,培育激光及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清洁能源“五大新引擎”国内要闻大事20条,构建“6+5”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最近经济热点话题、新引擎,这些产业对全市的工业贡献率达到了77%以上。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贯彻习总“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的重要指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国际国内时事要闻、时尚服装服饰、生物医药三大具有明显协同特点的产业加快崛起。抢抓沿海经济带建设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最近经济热点话题,坚持“以城定港、港城融合、产城共兴”,全力做好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聚集和港城建设三篇文章。建立全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国际国内时事要闻。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落实习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运河为轴线、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沿线各县城和小城镇为节点,努力打造文化保护带、生态景观带最近经济热点话题、全域旅游带和城市经济带。中心城区核心地段打造了1200亩的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今年又启动了总投资276亿元的61个重点项目,吴桥杂技旅游名镇、泊头手工业名镇、东光生态名镇、沧县旧州铁狮文化名镇、兴济运河小吃文化名镇、沧州武术文化小镇、青县红木小镇等“一线多珠”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带动了全域文旅产业的发展。
以项目建设支撑产业发展。沧州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危中寻机、困中破局的具体抓手和重要支撑。坚持打开思路抓项目、招商引资抓项目、提升能力抓项目、全方位全领域抓项目,今年以来全市已举行4次近50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1500余亿元;举办云招商推介会,已经有总投资273亿元的28个项目签约落地国内要闻大事20条,涵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各领域。特别是通过抓好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同时,引导支持现有企业搞技改、上项目、扩规模、拓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1—5月份工业技改投资高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9.5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63.1%。
以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93家,2019年新增159家国际国内时事要闻、增长数量创历史新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184家。一方面借“外脑”,用好京津等地优质创新资源,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对接合作,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国内要闻大事20条、重点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科技研发,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南开大学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沧州创新研究院、京津冀再制造产业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渤海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相继落地。另一方面练“内功”,实施“万企转型”行动和“六个一”工程(集中一个园区最近经济热点话题、编制一个“两化融合”智能改造计划国际国内时事要闻、设立一支产业提升基金、组建一个行业协会、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举办或参加一个国际性会展活动),推动“18+7”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牢固树立“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努力打造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成效最显著的“六最”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深入开展“三创四建”“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市县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开展结对帮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趟清、不见面”“一网通办”行政审批改革,落实“日清日结”制度,建立双休日“不打烊”服务机制,实行“即来即办”“随时约办”;建立企业家“直通车”制度,开展“一站式、便捷式、解难式”综合服务,形成问题反馈、梳理、分解、督办落实长效机制,打通服务企业的“快车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