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目前经济情况国民经济主体是什么

  • 2023-11-22
  • John Dowson

  摘要 随着时间、空间、重点领域之差异,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外延、评判标准亦在发生着丰富与发展

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目前经济情况国民经济主体是什么

  摘要 随着时间、空间、重点领域之差异,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外延、评判标准亦在发生着丰富与发展。本文针对国家经济安全提出的背景和演化过程,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和重点领域存在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第4卷第1期,2022年2月28日出版。《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由Creative Publishing Co., Limited开元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出版,中国知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谷歌学术、Elsevier Plumx等收录。

  随着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各国的经济安全都会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冲击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世界经济进入了最冷的“冬天”。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的经济下滑了5.9%,新加坡的经济下滑了12.5%,日本的经济下滑了12%,而我国的经济增速也从两位数下滑至6.8%。2009年,经济危机仍然影响着各个国家,世界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因为西欧等国家不断地实施经济救助措施而发生实质性地改变。这充分表明,这场经济危机已经不仅仅只是美国本身的经济危机了,它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安全更加受到各国广泛地重视,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型,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大量不可预测、不确定和不稳定的风险因素,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词,还在第五部分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党的十六大已经把国家经济安全提到了战略高度,在报告中提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党的报告在经济安全方面指出要“注重防范经济风险,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主体是什么,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的报告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要“提高抵御经济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

  通过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均被广泛之关注,是因为缺乏安全的经济体尤其是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质量将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国家是否存在经济安全问题其衡量标准虽大体相同,但根据时间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空间、重点领域之差异,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外延、评判标准亦在发生着丰富与发展。针对国家经济安全提出的背景和演化过程,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和重点领域存在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源远流长,自从国家诞生之日起,只要涉及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思想或行为,都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安全思想的萌芽;国家经济安全之由来是演进,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当代日益突出的新主题。

  20世纪70年代之前,经济安全只被当作确保军事、安全的一种手段,以及军事力量和国家权力的支持。冷战结束后,仍然有很多学者赞同这个观点。正如Barry Buzan(1999)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安全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也就是当经济与军事力量目前经济情况、国家权力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明确联系的时候。随着世界主要大国在主权和领土方面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少,权力的安全越来越容易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就慢慢地由竞争和军事竞争转变为经济竞争。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让各个国家的经济变得更加依赖外部的市场和资源,同时也让各个国家的内部经济运行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从经济本身出发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展开研究。有的学者从经济运行中受到外部威胁的角度去界定国家经济安全。如,Krauce和Nye(1975)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意味着国家的经济福利不会受到严重剥夺的威胁,其表现在一个国家为了抵御外部经济冲击而有意放弃高效率的经济发展和为了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运作而放弃从经济一体化中获取利益。再者,有些学者会从能力论的角度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如,俄罗斯的自然科学院院士维·康·先恰克夫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保持自身经济独立发展的能力,包括国家完整、社会经济稳定、每个经济部门可以稳定运作、公民能够体面的生活和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五个方面。此外,还有些学者会从状态与能力并重论的角度界定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如,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吉尔平将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为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及其所能带来的国际地位和能力。

  我国学术界尚未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知,但大致上集中在以下两种角度。一种是从“状态说”的角度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它是一种静态的、被动的、绝对的安全。如郑通汉(1998)认为经济安全意味着合理获得国家经济利益和扩大国家经济利益的机会得以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受损害和威胁的一种状态。丁志刚(2001)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其本质而言意味着国家能够有效地消除和控制潜在的经济风险、抵御外来冲击、保证国民经济快速且健康的发展以及确保国家经济主权具有不可分割性。王瑛(2004)将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干扰时具有足够的抵抗和防御能力,且经济部门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使整个经济处于不遭受威胁的状态。曹荣湘(2006)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意味着可以维持和发展其经济所必需的有效供给、保持经济体系独立稳定地运行以及保证整体经济福利不遭受恶意攻击和不可抗力损害的状态。叶卫平(2010)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强调的是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经济主权不会受到严重损害以及具有控制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并且国家的经济利益处于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第二种是从“能力说”的角度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这是一种动态的、主动的、相对的安全。例如,赵英(1994)将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为国家具有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和侵袭以及维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徐会琦(2000)也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拥有保护其经济利益不受外部威胁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生存技能,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保持比较优势,以经济力量为手段确保、军事安全。王恕立、赵富强(2001)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是指国家具有抵抗跨国公司对国内市场进行垄断、伤害国家经济权益和转移外部风险的能力。周肇光(2005)认为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是一个国家可以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将本国经济因素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进而抵御国内外的风险冲击。郭秀琴(2006)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意味着当它积极对外开放时,有能力通过规范和控制国内市场的方式确保经济利益不遭受内外部因素的威胁,进而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地运作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能力说”和“状态说”之外,还有部分学者是从某种角度对经济安全的内涵给出独到的看法。如张幼文(1999)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更多的是指一个国家如何防范造成严重经济波动的短期冲击,以及如何防止国家财富突然大规模流失的问题。徐开金(2003)立足于经济主权的角度,将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权国家能够在经济事务中发挥有效作用,建立理想的经济秩序和保护国家利益。雷家骕(2006)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意味着一个国家具有独立的经济主权,而且它的根本经济利益没有受到损害和威胁。

  虽然国内外学者们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经济安全强调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环境的背景下,要特别注意外部挑战、经济对抗和不确定性;二是经济安全强调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没有受到损害。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研究可知,学术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大致可分为“状态说”和“能力说”。“能力说”侧重于动态评价,其优点在于它不仅可以评价现在的能力,还可以评价未来的能力。然而,能力本身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而只是确保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手段,强有力的能力只是确保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安全的可能性,并不等同于经济安全。此外,往往难以利用客观和全面的数据去评价经济安全能力。“状态说”侧重于静态评价国民经济主体是什么,其优点在于大多数指标都可以量化,更容易去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国家经济安全无疑是一个以状态为基础的过程。所以说,从“状态说”的角度去界定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并以此研究国家经济安全评价问题是比较科学的。

  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其在中所处的地位和内涵是不同的,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安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指各国都存在的,个性是指对每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只要国家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经济安全的个性就大于共性,所以讨论和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的提出就不能脱离国家的现实经济制度和所处历史阶段。所以,国家经济安全应该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①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侵犯;②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外部因素是相互作用且相互传递的。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不安全问题会影响对外开放的进程,削弱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反过来,对引起扰动的外部侵害性因素抵抗力弱的话,将会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增强国内经济的风险。因此,根据风险的来源,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可分为内源性风险和外源性风险。一般来说,在一个未开放的国家,内源性风险会高于外源性风险;在一个开放的国家,外源性风险会高于内源性风险。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模式,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发展,外源性风险不断凸显。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内源性风险。

  经济制度是影响经济安全的内在基因,所以其在国家经济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者,制度因素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不会像其他因素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就显现出来,而是在长时间作用下才能显现出来。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国情制定合适的经济制度并时刻进行调整,因为经济制度是否与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水平。如果经济制度适应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增强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能力;如果经济制度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会阻碍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可能会使国家经济陷入不安全的状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秩序与公平性,若是经济制度不恰当,会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进而减弱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能力,使国家经济陷入不安全的状态。

  财政是政府调整收入结构和维持社会公平的主要工具之一,还是国家建设的主要资金源。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良好地运行是离不开财政安全的,财政不安全的话会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很大的冲击。财政收入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路径是通过税收变动导致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变动再导致产出和消费的改变最后使经济总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路径是通过财政支出变动导致社会总需求发生改变再导致总供给发生改变(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进而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此外,财政收支长期不平衡而导致的债务过高、国家失去信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都会打乱财政机制,使其不能确保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整个国家经济秩序混乱不已,进而使国家经济安全面临巨大风险。

  金融风险具有内生性,即其来源于国家内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与该国的国民经济是相互依赖的,例如银行的不良会因为企业效益减少而增加进而拖累银行业的发展、银行的投放会受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化改革等情况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出现经济冲击,进而广泛地波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使国家经济安全陷入不安全的状态。

  金融风险也具有外生性,即其来自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国外金融市场的冲击、融资不当等。例如,当一国的金融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时,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具破坏性的影响;经济强国可以从战略上限制或取消对一个国家的金融援助以影响其的经济状况,从而限制该国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资金也是稀缺性资源,所以吸收外国资本可以为经济发展和加速国家发展创造基本条件,但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和风险。

  产业与国家经济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其结构的演变是一个转变和增加经济风险的过程。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各种限制,其不仅必须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还必须与社会需求结构和资源的供应相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自然会引起与外部经济的重大冲突,从而增加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另一方面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产业结构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国家间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而产业竞争力又与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因为其从两个方面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长期的影响。一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都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力量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以哪种方式和手段应对潜在的经济安全挑战和随之而来的危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主体是什么、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一个国家战略性资源的需求结构可能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变化,但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并不会发生改变。对一个国家来说,战略性资源是导致经济不安全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战略性资源产业不仅涉及到战略性资源的全球供求结构、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和价格变化等经济和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极其复杂的国际、、外交和军事问题,例如怎样打破国际现有的垄断格局、如何保障运输线路的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战略性资源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几乎涵盖所有领域,其对每个人的生存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战略性资源,就无法实现和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战略性资源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水平和这些战略性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是影响该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当今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持人才或缺乏人才,经济就不会发展迅猛,就没有保障经济安全的基础。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力量增长的关键因素,这必然也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国家经济安全与人才资源储备密切相关。另外,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需要广泛的自然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即粮食、能源和矿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分布不均的、稀缺的和需求量大的,而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也是许多行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目前经济情况,战略性自然资源对国家经济安全十分重要。

  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科学和技术发展缓慢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落后于经济增长,其经济必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这自然就使他们的经济安全水平较低。所以,科学和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产业结构和资源需求结构等方式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科学和技术进步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系统更加复杂、精密和专业,从而形成了一个更长、更敏感且更容易感受到特定风险因素的风险链,这就创造了外部力量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同时,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越高,对外国资源和产品的依赖就越少,国家的经济安全水平就越高。

  因此,科学和技术不仅通过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式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还表现在通过对武器装备领域的发展和军队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的方式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一国经济安全潜在的外源性风险有两类,即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直接风险是指一国经济因受到市场经济开放、创新、竞争、扩张的影响而面临冲击且可能会陷入不安全的状态。直接风险又可以分为两类,即人为的直接风险和自然的直接风险,前一种是指一个国家故意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使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受到攻击进而面临不安全的状态,后一种是指由于地震、水灾、旱灾、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因素变化导致的经济损失进而使国家经济陷入不安全的状态。间接风险是指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形势、环境、军事力量等因素发生变化会间接地让一个国家的经济面临不安全或危险的状态国民经济主体是什么。间接风险源于当代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流动性、专业化和复杂性,其往往会对非直接相关国家的经济体系产生波及和连带影响。总体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外源性风险有以下几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利益冲突当今中国发展的机遇。所以,各个国家之间在技术、市场、原材料、战略性资源、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只是由于国家的规模、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不同之处,所以有不同的竞争程度和方式。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可能会采取对其他国家经济不利的政策和策略,如将经济问题化以及在对外贸易中实施经济制裁。当然,这也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为对抗或军事对抗。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对抗和经济对抗,它们都可能促进或者抑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对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是战争爆发的话,将直接影响到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其可能导致某些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巨大损失,进而缺乏市场竞争的闲暇,从而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

  对外开放既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又会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风险。一方面,对外开放可以通过竞争和示范的方式吸引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入本国,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国家的发展,实现充分就业,提供更稳定的基本消费保障,减轻传统的外部经济安全风险,使国与国间的依赖增强、对抗减弱,使经济强国实行经济制裁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目前经济情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日渐提高,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且国民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进而使国家的经济主权、贸易、金融、产业结构、人才、资源等方面都面临巨大风险,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也就更大。

  国际形势变化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从地域上看,国家经济安全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主要是由某个国家内部局势发生变化和全球形势发生变化两个方面造成的。

  某个国家内部局势的变化对其他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包括了、军事、经济、外交、民族等方面。而且由于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同,一个国家对全球、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也会不同,因而其国家内部形势的变化对其他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全球形势的变化往往表现为全球经济体系运作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全球经济关系和经济力量严重脱节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并通过各种风险链进行转移,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创造机会。

  为了能较全面地反应我国经济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具有规范通用、采集便利和统计持续的特点,所有指标都能够在统计、经济和相关部门中采集,要选择一些对经济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前瞻性指标,特别是要选择一些反映国家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数据采集、测算方式和评分标准在操作上简单可行,便于进行评价,从多个维度着手,既有客观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又有主观评价以准确把握国情,可二者结合以保证分析评价的层次性和全面性,来确定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

  国家经济安全在内容方面包括产业安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地区安全等。笔者通过国外法、专家法和指标评定法的综合,得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目前是以贸易安全、能源安全、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为主,科技安全、粮食安全次之,地区安全、信息安全最后。

  贸易安全的重要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即以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贸易安全关系到我国国家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源安全的重要意味着能源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方面已经起到并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起到不可替代的催化剂作用;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财政和金融安全是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和金融安全直接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目前经济情况。产业安全的重要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安全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持,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命脉,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来源;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借鉴美、俄、日、印等国经验,建议国务院应成立国家经济安全专门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目前经济情况、有关专家和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间机构等方面代表组成,统筹贸易安全、能源安全、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地区安全、信息安全等,负责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日常监督和审查工作,制定和运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贯穿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之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