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保持战略定力,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约为14.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7%左右,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67%上升到7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00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突破,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138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得到保障;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的比例达87%,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成效,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全国批准的限额之内。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20年,中央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中央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平衡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虽然整体上经济复苏向好,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受疫情冲击,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回落至2.3%,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5%,比三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也要看到内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经济低迷时期。
2020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从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增速下降6.8%,创1992年发布季度数据以来最低水平;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回升至增长4.9%,四季度进一步上升至6.5%,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从结构看,农业受疫情影响较小,自二季度开始农业生产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经济低迷时期,2020年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长3%,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水平,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工业生产恢复最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2.8%,四个季度分别增长-8.4%、4.4%、5.8%和7.1%,自7月份起接近甚至超过上年同期水平。服务业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1%,四个季度分别增长-5.2%、1.9%、4.3%和6.7%,进入10月份以来恢复有所加快。其中,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增长态势良好,特别是疫情催生的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诊疗、网络游戏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而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受疫情冲击较大。
多方面原因导致2020年基建整体不及市场预期。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经济短期恢复到正常增速仍然需要依赖投资,新旧基建相继发力是拉动投资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202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投资累计增速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但基建投资恢复速度进一步放缓,整体弱于市场预期,主要在于:第一,财政资金投放速度偏慢,导致基建资金从源头上受到制约;第二,专项债资金转化使用效力相对偏缓,项目落地的时滞因素可能导致专项债资金出现淤积;第三,其他项目对基建投资资金形成挤占;第四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缺乏满足专项债使用要求的、能够收益自平衡的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恢复。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当月投资增速从4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并逐月加快。分季度看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季回升态势明显,一季度投资下降16.1%,二季度快速反弹至增长3.8%,三季度进一步加快至增长8.7%,四季度接近10%。分领域看,商品房市场快速回暖带动房地产投资快速恢复至累计增长7.0%;基建投资温和回升,包含电力的基建投资累计增长3.4%;制造业投资恢复相对缓慢,累计下降2.2%;此外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卫生、电力、医药制造、教育等领域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消费需求缓慢回暖。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较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当月消费增速直到8月份才由负转正。疫情导致居民收入增速大幅放缓、个体工商业者收入受到影响,居民消费倾向有所下降,使得消费需求恢复相对较慢。线上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商品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8%,其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6%、5.8%和16.2%。住行类消费恢复较快,汽车购置及升级换购需求持续释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全年汽车销量由一季度的同比下跌42.4%缩小至下跌1.9%,自5月份以来当月增速连续7个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累计增长2.6%和8.7%,已经超过上年水平。
外贸出口好于预期。2020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3.6%,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逐月加快,7-12月平均增速高达10%以上。出口明显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稳外贸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二是防疫物资出口强劲增长,全年口罩带动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29.2%,医疗器械出口同比增长40.5%,这两类商品拉动我国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三是替代出口效应显现,随着疫情全球大流行,部分国家生产中断、订单难以完成,而我国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率先复工复产,特别是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优势凸显出来。此外,我国外贸进口额仍然下降,主要受进口商品价格回落所致,实物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我国原油、天然气、粮食、集成电路进口量分别增长7.3%、5.3%、28%和22.1%,进口均价分别下降32.2%、23.8%、5.4%和6.2%。这四种商品价格下跌拉低整体进口5.8个百分点。
2020年进出口整体景气度回升。202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从一季度大幅震荡、二季度快速回稳到三季度全面反弹,再到全年稳步增长,进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再创历史新高。从出口来看,出口维持高景气,高新技术产品贡献持续提升。2020年国内出口增长强劲,且已经明显反映出全球贸易复苏的迹象,全年出口防疫物资先升后降,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未来出口主要矛盾也将更加集中在常态结构中。从进口来看,我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为扩大进口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等行业的高景气,国内增长动能修复带动的需求向好,带来较强增量效应。
居民消费价格逐月回落。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结构看,基数是影响物价的最重要因素,翘尾因素影响2.2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近九成。而从单一因素看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是推高CPI的重要因素。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9.7%,拉动CPI上涨约1.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65%。受疫情冲击经济减速,社会总供求关系宽松,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8%,较2019年放缓0.8个百分点。
消费不足致CPI下行,生产恢复促PPI回升。2020年CPI增速呈下滑趋势。2020年1月后CPI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降,月度同比增速虽小幅波动,但整体呈较快速下降趋势。2020年12月,CPI当月同比增速降至0.2%,虽较11月增速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但仍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较低水平。全年CPI累计增速为2.5%,较2019年降低3.4个百分点经济低迷时期。2019-2020年CPI先升后降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受猪肉供给变动引发的价格变化影响,但猪价不是2020年CPI下行的主要原因,消费恢复不足导致了CPI下行。观察剔除了能源和食品影响的核心CPI走势,可见其自2018年以来一路下行,而2020年下行趋势的速率明显加快。2020年,PPI月环比增速呈现下降又回升态势。5月至年末,PPI月同比增速从-3.7%升至-0.4%,接近转正。这一趋势与CPI增速的持续下降背离,是生产恢复进度快于消费的年度主基调在价格指数上的反映。
总的看,居民消费反弹向好但不及预期。一是居民消费恢复慢于收入。2020年1-12月,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累计同比下滑4%,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1%。居民消费恢复落后于收入恢复进度,不仅是疫情冲击因素所致,更受到体制性深层次因素影响。二是CPI转正,终端消费仍然低迷。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速转正,主要受到食品价格和油价支撑,核心CPI有所回落,终端消费依然低迷,居民消费信心依然不足。
2020年消费结构特点,一是消费升级短期遇阻。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四季度延续三季度的基本趋势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消费升级遇阻。2020年四季度居民在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上的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挫,其中教育文娱消费远未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二是网上消费保持高增速,2020年再上新台阶。受“双十一”提振,2020年12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达10.9%,比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强劲,地产销售维持增长态势。根据中汽协统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共销售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增速较2019年实现了由负转正。自2020年下半年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转正以来,房地产消费维持高景气度。主要原因包括: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地产需求、疫情助推居民对住房品质改善需求、房地产融资新政下地产商加速资金回流而采取了各种促销手段。
工业品价格呈下跌态势。2020年,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8%,降幅较2019年扩大1.5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从结构看,生产资料价格走低是工业品价格下跌的重要下拉因素,生活资料价格保持小幅上涨。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27.4%;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5%。
2020年房地产市场全年销售规模可观。2020年房地产行业在疫情影响下短暂受挫后快速复苏,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体量逐月快速回升,增速则经历了先升后降的总体趋势,全年行业销售规模再创新高。从土地成交来看,2020年溢价率经历了“先升后降”之势,在优质地块大量成交、各城市降低房企拿地门槛的影响下,溢价率在2020年二季度升至高位,随着“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三、四季度房企融资渠道明显收紧,溢价率转而走低。从投资来看,2020年房企投资端一波三折,整体呈现“抑-扬-抑”的走势。从融资端来看,房企整体融资环境或将持续偏紧,“三道红线”将持续发力,房企去杠杆、降负债已是大势所趋。
第一,2020年第二产业恢复进度快于第三产业。2020年全年,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GDP增速为2.6%,高于整体GDP增速0.3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增速0.5个百分点。这是2013年以来,第二产业GDP增速首次超过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引领经济增长。第二,制造业生产全年恢复进度较快。2020年一季度结束以来,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逐月提升,11月达到7.7%,累计规模增速在一季度曾大幅下滑10.2%,但也已在7月转正,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4%。第三,制造业生产恢复的结构性特点:国资稳健、民营及外资反弹强劲、高技术产业引领作用明显。
制造业盈利逆势转正,投资恢复缓滞,结构亟待调整。第一,工业企业盈利在连续20个月负增长后在疫情状态下逆势转正。自2019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滑14%以后,工业企业盈利一直处于负值区间。但是,在疫情冲击的不利条件下,2020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转正为0.7%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1-11月继续提升至2.4%,工业盈利实现修复。第二,制造业投资恢复进度略滞后于盈利修复进度我国市场经济制度。2020年,全社会投资恢复的进度也较制造业投资要快,全年增速2.9%,较制造业高出5.1个百分点。所以,当前制造业投资虽在恢复中,但恢复进度还是略滞后于盈利修复进度。第三,制造业投资修复的结构性特点。2020年,制造业内部各行业投资呈现分化。在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投资增速为正,分别是医药制造业(27.3%)、钢铁冶炼加工(25.4%)、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14.5%)、石油煤炭加工(6.1%)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2.2%)。而其他大部分行业的投资下滑程度较为剧烈。这些行业连接制造业的中上游,也连接着消费端,其投资疲软是当前需求不振的体现,也会造成下一阶段的生产受阻。
一是能源供应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生产原煤38.4亿吨,比2019年增长0.9%;生产原油1.95亿吨,比2019年增长1.6%,进口原油5.4亿吨,比2019年增长7.3%;生产天然气1888亿立方米,比2019年增长9.8%,进口天然气1.02亿吨,比2019年增长5.3%;发电74170亿千瓦时,比2019年增长2.7%。二是能源消费恢复常态。2020年,全年煤炭销量约35.3亿吨,比2019年增长1.6%;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比2019年增长3.1%。截至2020年11月,天然气消费量为29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除原油加工品外,各类能源消费已恢复常态。但是,原油加工品消费呈现出不同走势。三是能源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首先,原油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2020年全年生产原油1.95亿吨,但进口原油5.4亿吨,约为前者的2.8倍。其次,煤炭供应紧张。2020年,很多北方地区比往年提前启动供暖,用煤需求出现较快增长,但煤炭供应呈现紧平衡状态。最后,煤电占比仍然较高。尽管“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逐步提升,但整体占比依然低于30%。
一是交通运输经济总体平稳,基本面持续向好。交通客运量与货运量持续增加,反映经济持续平稳复苏迹象。2020年运输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快递业务稳步上升。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步增加,激发了快递业潜力。新服务业态及非接触式消费快速发展,促进物流企业活力显著增强。二是疫情反复,压制交运行业复苏势头。疫情反复延缓交运行业全面复苏,拖累经济持续复苏。国外疫情二次暴发叠加国内疫情风险升级,削弱了交通物流业强劲回归势头。受疫情影响,2020年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下降0.3%,持续改善中断。成本偏高,小微企业再度承压。交运行业小微企业运行成本高企不下,威胁供应链安全稳定。该行业小微企业成本指数处于高位区间,风险指数持续上升,小微企业复苏延缓。投资增长低位徘徊,经济复苏新引擎缺位。传统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疫情暴发后更凸显。运输及邮政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为负,民营企业信心不足。同时,新基建占比小,难以成为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
一是失业率重回疫情前水平,保就业目标基本完成。2020年2月,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峰值6.2%,此后在6%上下小幅反复,6月份降至5.7%,7月持平,8-11月连续下降,分别为5.6%、5.4%、5.3%和5.2%,12月持平,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说明随着经济V型反弹,就业压力逐步缓解。2020年1-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1.8%,但比2019年下降12.28%,说明新增就业水平仍未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是就业恢复质量有待提升,结构性矛盾有所强化。2020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仅2.1%,较2019年下降3.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速为-4%。而往前回溯,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三年下降,实际消费支出增速也连续两年下降,消费率也在近年逐年下滑,从2016年的71.8%下降至2020年的65.9%。居民收入增长低迷、消费下滑,显示就业恢复的质量不佳。
2020年,制造业复苏明显,人才需求较大,但呈现一定结构性矛盾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一方面,疫情影响下,部分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劳动力供给明显减少,传统制造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有所显现。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0年8月末,近3000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其中1700多万人通过灵活就业或在政策支持下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跨省输送的劳动力供给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较为严峻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根据部分高校披露的就业报告,代表性高校的2020年毕业生签约率较2019年普遍下跌5-15个百分点。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可喜的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疫情影响并未冲击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枢仍然处于稳定运行通道。
党中央提出中国经济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格局的构建有助于中国优化产业结构和供应链结构,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要素市场化改革提振产能活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形势复杂严峻,制约双循环格局构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一方面,去全球化浪潮汹涌。中美摩擦已经从经济贸易层面向其他各个层面升级蔓延,国际贸易环境趋于紧张,国际治理体系也出现了碎片化倾向,极端重商主义、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势力抬头,正常的国际经贸环境也已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疫情冲击引发的国内经济下滑仍然还处于修复过程中,虽然反弹和恢复势头较为强劲,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当前复杂严峻局势下,构建国际、国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或将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一是在经济增长方面,近年来中国外贸依存度虽持续下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但相对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仍处于偏高水平,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2019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31.84%,高于美国(19.32%)经济低迷时期、日本(28.07%)、欧盟(28.87%),部分行业的依存度更高至50%左右。由此,在国内循环代替国际循环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问题、物流问题、适配性问题等等,中国经济或将因此会蒙受效率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速度和福利等方面的损失。二是在国际收支方面,双循环格局的构建过程中,出口减少和进口增长或将会成为趋势,从而降低净出口对国内经济的拉动效用。但在“稳增长”制约下,为保障合意的经济增速,出口下降存在理论下限,且出口降幅掣肘进口增长。三是在就业方面,中国出口贸易产业链上的大部分企业是中小民企,就业贡献举足轻重。据商务部统计,国内与外贸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就业规模高达2亿人。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后,外贸企业经营或将承压,对就业的冲击不容小觑。在外需向内需的转化过程中,如何妥善推动外贸转型,是未来需要慎重应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需要认识到的是,双循环经济格局的转型是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部署不仅仅源于经济现状,更是基于世界变局的趋势预判。守成国与崛起国冲突下的逆全球化、民族情绪和贸易争端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形成压制,单纯依赖国际经贸体系循环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双循环的启动将给中国经济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奠定新的格局,并将成为决定未来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尽管未来或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要坚定信心,着力化解各类矛盾,推动双循环格局构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风波和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各级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战略部署,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护航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了稳中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一是新动能的经济支撑作用凸显;二是经济下居民收入提高;三是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四是企业销售收入增速逐季走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面临着需求修复滞后、消费需求不稳、基建投资较为疲弱、中小外贸企业经营遇困、区域增长不平衡加剧等现象,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找准根源,对症下药。总体来看,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存在四大结构性风险挑战:一是人口低出生率和老龄化同步而至;二是就业中存在结构性矛盾;三是消费增长乏力;四是出口高增态势难以持续。
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2020年三季度以来,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总需求平稳回升,主要指标逐季改善,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0.7%,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在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一是新动能的经济支撑作用凸显。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投资都增长很大。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近25%。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二是经济修复带动居民收入提高。经济稳步恢复、增速由负转正,并渐次提速,就业情况也有所好转,实际居民收入增速也由负转正。居民收入恢复带动消费需求回升,进而促进第三产业回暖,拉动就业,使得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从收入差距来看,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有所改善,各地积极出台扶贫攻坚政策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乡村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是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四是企业销售收入增速逐季回升。反映出随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显效发力,中国经济复苏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在经济运行大量涌现积极变化的同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内部分领域面临的结构性风险挑战也值得关注。一是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加速到来。2019年中国总人口为140005万人,首次突破14亿,较2018年增加467万,人口增量持续收窄,自然增长逐渐放缓。恒大研究院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中国人口总量将急剧萎缩,2100年中国人口将降至不到8亿,届时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19%降至7%。另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人口困境折射出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滑,并引发消费结构变迁。二是就业形势总体向好,而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尽管整体就业情况趋于好转,但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重点反映在农民工就业数量下降和大学生就业困难上。主因国家鼓励就近就业政策发挥效应,使得未来一个时期内农民工更多偏向本地就业,外出务工需求下降;此外,疫情冲击下经济受重创后制造业恢复相对缓慢,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也导致农民工就业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企业用工需求锐减和应聘时间缩短的双重冲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