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开始,随着生产日益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和形 式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垄断、寡头垄断的市场支配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普遍现象
20 世纪开始,随着生产日益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和形 式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垄断、寡头垄断的市场支配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普遍现象。 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定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实市场中的生产和价格决定 问题。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马歇尔冲突”的理论论战。这一阶段的产业经济思想较之 萌芽时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尤其是在产业结构上,研究的重点不再只是完全竞争市场, 而是和现实更加接近的垄断竞争市场。
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学家围绕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对产业组织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 查分析和理论研究。 1933 年, 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 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但侧重点各 有不同: 张伯伦着重研究垄断竞争市场形态, 罗宾逊则侧重于分析纯粹垄断市场形态。
其中, 张伯伦特别注重分析了垄断竞争、同类产品的生产者集团、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品差别 化、过剩能力下的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现在仍然是产业经济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张伯伦 和罗宾逊夫人关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以及关于不同市场结构对竞争程度及后 果的影响的研究,为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40 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的发表, 对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克拉克认为,不完全竞争存在的事实说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实现 条件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为了研究现实条件下缩小 这种不协调的方法和手段, 有必要明确有效竞争的概念。 但是, 克拉克并没有解决有效竞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的问题。之后,不少产业组织理论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产业经济理论体系自 20 世纪 60 年代建立以来,一直注重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 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经济学家还不断将新的研究方法引入产业经济理论 体系,使得产业经济理论对实际问题的解释能力逐渐增强、逐渐与正统经济学接轨。
产业经济理论体系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1959, 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 《产业组织》,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研究 成果尤其是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贝恩明 确地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 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并把这三个范畴和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政策(即产业组织政 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随后,科斯、威廉姆逊、谢勒等人在此基 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形成了哈佛学派 SCP 框架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这也标志着 以哈佛大学为主要基地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20 世纪 60-70 年代, 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势力趋于下降, 经济中出现了“滞胀”现 象我国一二三产业划分,不少研究者和分析家将招致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哈佛学派主张的强硬的反垄断政策,于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一些芝加哥大学学者对哈佛学派的观点展开了激烈抨击,并逐渐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 主张“放松管制” 的政策主张。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 SCP 框架、“集中度——利润率”等方面进行了批判,同时注重企业与市场界限的研究,为产业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指导了美国当时的政策的制定。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 SCP 范式先天性的缺乏理论基础以及无法 和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普遍被接受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很好地融合,加之,博弈论以及信息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中的运用,作为“旧产业组织理论”的 SCP 范式逐渐开始走向衰落,一种新的产业经济理论体系——“新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可竞争市场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经济学中。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基础、方法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除此之外,新产业组织理论还对一些具体的产业组织问题做了新的探索,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经济思想形成的萌芽阶段时间跨度很大,在这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对当时的产业问 题看法不一,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当然,在同一学派中,由于时期的不同,经济学家们 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许仍有所不同。对这一阶段的产业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古典政 治经学派的产业经济思想、庸俗经济学派的产业经济思想、德国历史学派的产业经济思 想、边际效用学派的产业经济思想和马歇尔的产业经济思想等我国一二三产业划分。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上半期, 是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时期和完成时期。在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一般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已经明晰。古典经济学家 对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和运行机制也有了系统的认识。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主要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等。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古典经济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他 的主要著作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道德情操论》等。其中,《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亚当·斯密早期讲授修辞学、文学、逻辑学、道德哲学。1764 年斯密以私人教师身份陪 同布克列公爵赴欧洲旅行。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重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哥等人,对其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 世纪中期, 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早期的机器发明使原始积累被资本主义积累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随着工业资本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一二三产业划分,工场主越来越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国内外迅速膨胀起来的市场需求也要求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然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残余势 力的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在议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利用这种便利不仅保留了 一些旧的政策法令,如税收制度、行会制度以及保护关税政策,而且还颁布了限制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因此日本经济产业省职能, 英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要求取消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解除封建势力的束缚, 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和工业的顺利进行。如何从 理论上支持这一时代的要求,是当时摆在资产阶级思想家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为了适应当时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他于 1776 年 发表代表作《国富论》,详细地阐明了分工理论、“绝对成本”学说以及著名的“看不见的 手”的机制等经济理论,系统地说明了如何有效地积累财富和发展经济等问题,代表了英国 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阶级要求的合理性。
斯密生活在国际分工的形成时期,他敏锐地观察到分工对劳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斯密 将分工分为:企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在对这两种分工论述的过程中,斯密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分工能够提高企业组织效率,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而社会分工又能够提高产业发展速度,促进产业间平衡发展。
斯密认为, 企业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组织效率是因为: 首先, 企业分工使得“劳 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各劳动者的业务, 既然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操作,当然能够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 企业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 劳动者在 生产过程中,“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 除这种损失”。第三, 企业分工使得各部门职责明确, 易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最后, 企 业分工使得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事物上,更能发现达 到目标的更简易便利的方法。……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从而为机械的发明提供可能,促进大机器工业的发展。
而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斯密对分工的研究并未止于企业内部分 工与组织效率间关系的研究,而是将其拓展至对社会分工与各产业部门的产生及产业间关系 的研究。由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即使是“一件粗劣的呢绒上衣”的生产中间也会涉及到诸 如牧羊业、漂染业、纺织业、裁缝业等多种产业。也就是说,上层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下 层产业的发展。而分工引致的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也会促进各产业部门的效率的提高和产量 的增加,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斯密的这种观点是对国际分工的肯定,对机器大生产的肯定。斯密的这一开创性学说揭示了企业分工与组织效率提高之间的关系、企业分工与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分工与 产业发展间的关系, 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 18 世纪后期斯密能够敏锐地观察到 这一点,并分析出其中的逻辑关系不失为是一种创举。
斯密在论述分工问题的同时也创立了自己的产业布局观——“绝对成本”学说:“每个 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 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日本经济产业省职能,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如果 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有某些优势的 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来向他们购买”。
斯密以两国间贸易为例解释了这一学说,指出各国应该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生产本国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换取自己所需的 劣势产品,以使该国的劳动和资本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运用,同时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 短,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
那么,各国应该如何确定各自的优势产业呢?斯密的衡量标准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低的一方必然比生产成本高的一方更具有优势。斯密同时指出,这种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和 民众特殊的技巧及生产工艺。 这两个因素取决于各国的地域、历史条件等。基于斯密的这种 分析,学术界有人认为“绝对成本”学说是建立在地域分工基础之上的理论,是最早涉及产 业布局的理论日本经济产业省职能。
斯密的产业布局观突破了重商主义所坚持的“贸易只可以使一方获利”的局限,论证了 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都受益,因此各国无需发展所有产业,只需将生产力集中于各自的优势 产业,这样既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本国生产力,又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换取更多的商品,有 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这恰恰反映出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企图独霸世界市场和向外进行殖民扩 张的强烈愿望,并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一观点也为以后经济学家对产业布局理论 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斯密的这种产业布局观由于其前提过于苛刻,反而使得这种观点缺乏实用性。“绝 对成本”学说要求:第一,各国都具有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其次,各国之间的贸易必 须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之上。事实上, 一方面我国一二三产业划分, 很多落后国家根本不具有优势产业, 那么, 他们该发展什么产业,生产什么产品呢?而且世界市场的贸易并不是以自由竞争为前提,在这样的世界市场上交易是否仍应遵循“绝对成本”学说呢?
另一方面,如果说一国的优势产 业的发展不利于本国的生态平衡,那么是发展这种优势产业还是放弃呢?对于这些问题,斯 密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当然,在理论的形成伊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要求理论的尽善尽 美。在当时,斯密在当时能够顺应资产阶级的愿望,提出这一观点已经是难得可贵的了。
在论述“绝对成本”学说时, 斯密指出,“绝对成本”学说的实现要以自由竞争为前提。只有在自由竞争市场上,资源才能得到合理的运用,优势产业才能得以确定,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斯密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人会努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由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必然会使社会利益也达到最大。
施蒂格勒曾将斯密的自由竞争理论的前提归纳为以下五项条件: “(1) 竞争者必须是独立行动,而没有事先约定;(2)现有的竞争者数量足以使利润平均化;(3)经济主体必须具备有关市场状况的足够知识;(4)经济主体必须拥有摆脱社会限制的自由;(5)经济主体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必要适应过程”。满足这些前提的市场结构就是自由 竞争。斯密指出, 在自由竞争市场中, 由于,首先,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出于利己主义,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其次,经济自由是满足人们的“利己心”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实现个人以及社会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固然,每个人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社会利益。但是, (1)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因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2) 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个人对自身利益的研究,必然引导他将资本投放到最有利于社 会利益的场所,社会资源会达到最优配置,社会利益实现最大化。
不难看出,斯密的这种观点完全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从理论上论述了当时国家 干预经济的错误性,为资产阶级反对“税收制度、行会制度以及对外贸易中重商主义的保护 关税政策等”20提供了理论依据。单从理论意义上来看, 虽然说, 斯密仅是从文字上论述自由 竞争的优越性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存在错误和缺陷,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等等。
但是,他的最后结论却是正确的,而且斯密的自由竞争市场的前提假设基本上囊括了现代产 业经济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描述,如众多竞争者、完全信息等等。自斯密之后,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方面的研究也大都是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的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上, 或是继承、发展或是批判斯密的这种观点。
鲜有经济学者谈及斯密的产业发展次序观点日本经济产业省职能,本人认为,这一观点是说明斯密的经济理论中已经包含产业经济思想的又一依据。
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三篇中分析了资本在农业、工业和对外贸易中分配的自然顺序问题,亦即产业发展的顺序问题。斯密认为,“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际贸易上”。
从中可以看出,斯密在当时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转变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结构的转变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国民财富较少, 人们的需求还是低级需求,主要是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决定了当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必然引导“进入社会的资本,首先投在农业上”,而随着经济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层次的上升,资本开始向工业部门转移,投机向工业部门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的完善,资本开始向国际贸易上流动,投资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斯密的这种观点明确地反映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上升运动的趋势。斯密对产业演进规律的准确把握为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从现实意义上来看,他的这一理论是适应当时的时代要求,反映当时资产阶级的愿望。当时日本经济产业省职能,英国资产阶级希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国内统治阶级的制约一直阻碍资产阶级利益的实现。斯密的这一理论正好说明当时经济高度发展的英国应该重视国际贸易的发展问题,为资产阶级反 对政府干预经济,拓展世界市场势力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