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拟驾驶训练馆我国三大产业中国汽车网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 2023-09-24
  • John Dowson

  可能很多人认为传统汽车行业是偏周期性的成熟行业 , 因为国内外汽车保有量已达较高水平 , 更多是存量市场了 , 未来没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馆我国三大产业中国汽车网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可能很多人认为传统汽车行业是偏周期性的成熟行业 , 因为国内外汽车保有量已达较高水平 , 更多是存量市场了 , 未来没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 而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 市场更多关注的也是 “ 三电系统 ” ( 电池 、 电机 、 电控 ) , 而其他领域真的没有成长性吗吗 ? 本本梳理挖掘了汽车行业里具有长逻辑的的成长空间亦较广阔的几个优质细分赛道 中国汽车网, 相信这里面必将诞生新的的大牛股 。

  1 、 轻量化的驱动逻辑 。 汽车轻量化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 受到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 , 在传统汽车 、 新能源车上都有应用 , 其发展驱动逻辑也非常清晰 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首先从国内政策规划方面 , 一直在积极推动轻量化 。 《 中国制造2025 》 中在汽车发展的整体规划商强调了 “ 轻量化仍是重中之重 ” , 力争在2025年整车质量平均减轻20% , 单车用铝合金达250KG ( 铝合金是目前整车轻量化的主要方式 ) , 而2019年单车用铝仅130KG , 离未来轻量化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

  其次 , 双积分将大大增强燃油车车企轻量化的动力 我国三大产业。 2017年工信部对双积分进行修订 , 规定2021年及以后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达标值不高于123% , 新能源双积分方可结转 , 目前大部分车企的实际值/达标值高于123% 。 而双积分政策在今年以前都是 “ 试运行 ” , 现在即将要开始严格施行 。 因此 , 传统车企现在会更加注重燃油车的节能减排 。 而汽车轻量化是目前降油耗投入产出比较高的途径之一 , 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 , 燃油效率可以提高6-8% , 寿命增加50% , 动能节省10% , 刹车举例减少5% 。

  另外 , 轻量化显著有助于提高新能源车续航里程 。 目前新能源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 我国电动乘用车普遍偏重10-30% , 电动商用车普遍偏重10-15% 。 纯电车整车重量每降低10kg , 续航里程可增加2.5km , 可以大大的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 根据测算 , 减轻100kg的成本为800元左右 , 能够实现的续航25km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馆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而单纯从提高电池技术来增加续航 , 则至少需要1250元 。 因此目前来看轻量化是提高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重要方式 。

  2 、 轻量化的方向和产业链 。 汽车轻量化可以通过材料 、 设计和工艺三个途径去实现 , 达成减重的效果 。 而在汽车轻量化领域中 , 从零部件上可以分成三大方向进行减重 : 底盘轻量化 、 车身轻量化 、 动力系统轻量化 。

  其中底盘轻量化性价比较高 。 从性价比上来看 , 汽车悬挂以下零部件 ( 底盘 ) 的减重性价比远远高于悬挂以上结构的减重 。 悬挂下的零部件质量每减轻 1Kg , 带来的效果等效于悬挂之上零部件质量减轻 5-10Kg , 说明底盘轻量化相较于车身轻量化的性价比更高 。 目前底盘轻量化主要是靠铝合金材料实现 。 2019年底盘轻量化市场规模约为140亿 ,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0亿左右 ,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 。 而转向节轻量化在底盘中最具性价比 , 根据测算 , 转向节每公斤减重成本仅为14元 ( 底盘零部件减重成本平均约为45元 ) , 带来的减重效果却达11公斤左右 , 仅次于副车架 ( 减重20公斤 , 但成本高达73元 ) 。 因此 , 轻量化转向节也是目前渗透率最高的底盘零部件之一 ( 约为30% ) 。 特别是在BBA ( 高端品牌 ) 车型中 , 渗透率在90%以上 , 几乎完成全覆盖 。 轻量化转向节目前正往中低端车型渗透 , 预计未来行业渗透率有望达到60%以上 。 从2019年开始 , 国内外主要的新能源车型都开始采用轻量化底盘 , 例如特斯拉Model3 、 广汽AionS 、 蔚来ES8等 。

  车身轻量化主要通过通过热成型工艺提高钢材料性能来实现 。 汽车车身目前以钢材为主 , 虽然使用新材料 ( 如铝合金 ) 进行车身轻量化效果较好 ( 减重40%-60% ) , 但是由于价格的关系目前还未得到普及 ( 铝合金比钢贵10倍 ) 。 因此 , 当下车身轻量化主要通过使用高强度钢制作的关键结构 , 来减少20%-30%的零部件重量 , 从而实现轻量化的目标 。 在制钢工艺中 , 通过热成型工艺制造而成的高强度钢 , 其抗拉强度比一般普通高强度钢高3-4倍 , 使用在保险杠 、 A柱等汽车零部件上时可以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 热成型高强度钢由于性能上的优势 , 已被多家汽车企业使用 , 例如奥迪就在A8D5上将部分铝合金材料替换成热成型高强度钢材 。 目前 , 全世界有400条以上的热冲压生产线 , 而中国地区就占了约25% 。 不论在技术或是价格上 中国汽车网, 国内企业已经基本可与外资企业平起平坐 , 国产替代正在发生 。

  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 、 燃油系统 、 排管装置等 , 其中发动机作为核心 , 其成本占比达整车的18% , 质量达整车的12% 。 因此 , 发动机的轻量化不仅能减重 , 还能降低成本 。 当下 , 发动机的轻量化主要是靠材料实现 , 发动机的用铝量占整车用铝量的30% 。 相较传统发动机 ( 铁铸 ) , 铝制发动机质量可减轻20%-30% , 同时铝合金散热快还能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 在乘用车的发动机盖及缸体上 , 铝合金使用率已经在80%以上 , 预计后期将实现100%覆盖 , 用量也将提升 。

  汽车热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温度控制和冷却 , 以保证汽车零部件处于最佳温度区间内 , 关系到汽车的驾驶安全和舒适性 。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 。 新能源车的热管理需求相较燃油车更加复杂 , 在原有燃油车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电池 、 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 , 并对汽车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相比传统车的热管理系统 , 新能源车的电池和电驱动的热管理是从0-1的新增领域 。 电动车热管理技术加速迭代 , 新方案持续渗透 中国汽车网, 并且单车价值量提升 , 目前价值从燃油车的1910元提升至8000元 , 占总车成本的5% ( 以Model3为例 ) 。 而随着热管理中热交换器逐渐从PTC转向热泵 , 单车热管理价值未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 这两个特点和苹果产业中的光学赛道一致 ( 光学赛道因单机价值不断提升 , 技术不断演进 , 其中舜宇光学 , 股价涨幅超200倍 ) , 因此热管理赛道值得重点关注 。 新能源车热管理领域测算空间巨大 。 国内市场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 2025年有望突破400亿 , 年均增长速度32%左右 。 而全球市场今年有望达260亿 , 2025年有望达1100亿 , 年均增长速度33%左右 。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更复杂 , 以纯电动车为例 , 热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制冷系统 、 制热系统 ( PTC或热泵 ) 、 电池热管理系统 ( 液冷 , 与空调系统换热 ) 、 电机电控/电源/IGBT模块等零部件热管理系统 ( 液冷 , 独立换热或与空调系统换热 ) 、 传动冷却系统 ( 油冷 , 主要用于减速器 ) 等至少5套子系统 , PHEV车型在此基础上还需为发动机系统进行热管理 , 复杂性大幅提升 , 新增电子膨胀阀 、 多通冷媒阀 、 电子水阀 、 电子水泵 、 电池冷却器 ( Chiller ) 、 水冷板 、 气液分离器等增量零部件 。 新能源汽车空调新增制热功能 , 其中PTC结构简单 、 但效率相对低 , 相比于PTC , 热泵制热效率更高 、 成为未来的应用趋势 。 热泵空调结构更复杂 , 增量零部件包括电子膨胀阀 、 多通冷媒阀等阀件 、 及气液分离器等零部件 , 单车货值较PTC系统再提升500元以上达4000+ 。 相比于R123a和R1234yf , CO2冷媒环境更友好 、 低温性能更优 , 未来有望成为热泵冷媒的主流技术路线 。 随着热管理系统复杂度的提高 , 核心零部件集成组件化是未来趋势 。

  凭借在传统车空调热管理领域积累的经验 , 国际巨头很快切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 , 头部电装 、 马勒 、 法雷奥 、 翰昂等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 而国内竞争者则从核心零部件出发 , 从阀类 、 高压管件等进入壁垒高 , 外资尚且不集中的赛道切入 。 例如三花智控基于在白电空调等领域的优势 , 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泵 、 阀类产品切入市场 , 绑定Tesla 、 大众MEB等主流车企 。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切入了热管理赛道 , 其中壁垒较高的电动压缩机均为国外核心企业垄断 , 内资供应商则从阀类 、 管件等高进入壁垒环节开始突破 , 目前已经有明确业绩兑现的是三花智控 , 而银轮股份以往深耕传统燃油车热管理 , 因此切入也较为顺利 , 而其他诸如拓普集团等也正在努力进入这个赛道 。

  车灯是集照明 、 信息交流 、 外观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关键零部件 , 单车价值量在汽车零部件中名列前茅 , 仅次于发动机 、 变速箱和座椅 , 主流配置单车价值在1500-3000元区间 。 车灯行业技术壁垒高 , 行业集中度高 , 2016年 , 全球车灯市场CR3为53% 我国三大产业, CR5为72% , 集中度显著高于其他零部件行业 。 据Yole Dédevelopment测算2022年全球车灯市场规模将达到359亿美元 , 2016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7% 。 该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 小糸制作 、 法雷奥 、 玛涅蒂马瑞利 、 海拉 、 斯坦雷等外资厂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国内方面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0年国内车灯市场规模为652亿元 , 2017-2020年CAGR在8%以上 。

  1 ) LED化 。 卤素灯依然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 , 但在逐年缩减 。 LED灯凭借寿命长 、 耗能低 、 光源体积小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馆、 成本相对经济等诸多优势渗透率不断提升 , 有望替代卤素灯成为主流 。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测算 , 2019年 , 卤素 、 氙气 、 LED前照灯渗透率分别为45% 、 30% 、 25% , 预计2024年卤素 、 氙气 、 LED前照灯渗透率分别为25% 、 30% 、 45% , 国内LED车灯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96亿元 , 2020-2024年复合增速10% 。 随着LED前照灯渗透率不断提升 , 也将带动市场扩大 , 预计到2025年全球LED市场规模485亿元 , 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9.6% 。

  2 ) 智能化 。 ASF 、 ADB是两种智能灯光调节 、 控制系统 , 目前在中高端乘用车开始加装 , 但也渗透进入低端车型 ( 10万元 ) 左右 。 作为未来车灯的必然趋势 , 照明系统智能化的发展将为灯控市场贡献新的增量 。

  3 ) 氛围灯市场空间开始增加 。 氛围灯大多加装在中高端车型上 , 如宝马7系 、 奔驰S级等 。 但是 , 目前10万左右的中低端车型也已经开始搭配氛围灯 。 这主要是因为驾驶者对整车的舒适 、 豪华感要求越来越高 , 因此在需求的推动下氛围灯的渗透率也持续提升 。

  1 、 人机交互 , 汽车下一个颠覆式创新点 。 传统汽车座舱功能区布局碎片化 , 信息过载带来人车交互的障碍 , 导致智能手机成了人车交互的入口 , 汽车本身的入口价值被低估 。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 , 集成了液晶仪表 、 抬头显示仪 、 中控屏幕和后座娱乐的多屏融合智能驾驶舱会带来更为智能化和安全性的交互体验 , 同时也是高级辅助驾驶(ADAS) 、 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技术的关键人车交互接口 。 负责娱乐端 ,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汽车未来 “ 第二大脑 ” 。 根据英伟达预测 , 未来汽车主要由两大运算单元构成 , 分别是智能驾驶舱和无人驾驶 , 定义人机交互的智能驾驶舱在汽车未来发展必不可少 , 有望成为ADAS技术和无人驾驶汽车的标配 。

  2 、 基础设施是前提 , 运算能力成熟推动智能座舱爆发 。 多屏交互背景下 , 智能座舱有望由一颗芯片提供计算能力 。 智能驾驶舱实现的 “ 中控 CID+液晶仪表+抬头显示仪+后座娱乐显示屏 ” 在内的多屏融合体验 , 芯片所代表的计算能力将 成为智能驾驶舱的核心 。 智能驾驶舱芯片方案概念落地 , 计算能力桎梏不再 , “ 一 块芯片 , 多屏驱动 ” 已成为产业趋势 。

  3 、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 。 基于安全娱乐诉求消费者愿意买单推动下游主机厂积极提升智能座舱渗透率 。 伟世通预测202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396亿美元 。 采集60个明星样本车型的六大座舱产品2017-2020年渗透率基础上 , 基于市场容量/六大座舱产品渗透率/单车价值三步骤预测 , 测算出2020年国内智能座舱市场规模566.8亿元 , 2025年1030亿元 , 复合增速15.2% 。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驾驶信息系统规模比例分别为46.4%/34.4% 。 2019-2025复合增速六大座舱产品分别是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 6.9% ) 我国三大产业, 驾驶信息显示系统 ( 26.5% ) , HUD ( 28.5% ) 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流媒体后视镜 ( 45.1% ) , 行车记录仪 ( 31.8% ) , 后排液晶显示 ( 52.5% ) 。

  4 、 智能座舱产业链 。 现有智能座舱产业链分三大环节 : 上游 ( Tier2基础软/硬件 ) -中游 ( Tier1单个座舱产品 ) -下游 ( Tier0.5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商 ) 。 相比传统电子座舱 , 智能座舱增加了Tier0.5角色 , 软件取代硬件成为核心壁垒 , 导致单车价值快速上升和竞争格局的重塑 。 价值量边际变化排序 : Tier0.5Tier2Tier1 。 格局重塑核心点 : 1 ) 2017-2019年需求周期下行导致传统电子座舱领域进入淘汰赛 , 尾部企业生存空间日益减少 , 头部企业国产替代进一步向上 。 2 ) 传统Tier1/主机厂/互联网-科技巨头三类核心参与者纷纷加大研发投入 , 正进入智能座舱Tier0.5争夺战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馆, 未来5年格局有望逐步明朗 。

  公司已掌握高强度钢和轻合金核心工艺 , 技术国内领先 , 底盘领域产品包括电池包 、 转向节 、 控制臂 、 副车架等 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覆盖齐全 , 单车价值量已超过10,000元 。 配套特斯拉Model3内饰及汽车底盘 。

  公司是国内汽车制动龙头供应商 , 国内轻量化转向节龙头 , 具备低压压铸 、 锻造等复合工艺 , 在转向节基础上不断扩展品类提升单车价值 , 轻量化底盘单车价值3000元左右 , 公司转向节产品在200-400单车 , 空间较大 我国三大产业。

  公司深耕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领域 , 是国内少数拥有产品方案设计和模具自制能力的压铸企业 , 可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反应 , 并且掌握现代压铸行业的多种先进工艺 我国三大产业, 高真空压铸工艺达世界一流水平 。 收购的铝底盘全球头部企业法国百炼集团主营铝合金底盘零部件 。

  在热力膨胀阀和车用电子膨胀阀这两个细分赛道内具有较大的优势 。 供应特斯拉 、 宝马 、 比亚迪等电动车发展领先的车企 , 其中深度绑定Tesla热管理零部件及组件 , 并独家供应电子膨胀阀 。

  公司是国内汽车热交换龙头 , 主要产品包括热交换器 、 车用空调等 。 目前新能源车热管理项目已经成功进入吉利 、 比亚迪等国内车企 , 并在2020年3月成功拿到上海特斯拉汽车热交换模块订单 。

  布局CO2热泵高压管路件高景气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馆、 高壁垒赛道 , 深耕MEB体系 , 客户 、 产品有望继续延伸 。

  公司是车灯行业国产替代先锋 , 凭借成本控制优势 , 本土研发响应快 , 持续开拓高端客户和国际市场 , 深耕一汽大众等原有客户 , 渗透日系客户 ( 丰田 、 本田和日产 ) , 进入豪华车配套 ( 奥迪 、 宝马 ) , 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 公司在塞尔维亚建厂 , 全球化发展迈出第一步 , 为公司长期成长奠定基础 。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灯控厂家 , 其主要产品主光源 、 辅助光源全球市占率约 7.1% 、 6.5% 。 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其核心竞争之一 , 凭借极高性价比替换掉国外厂商进入大众集团供应链体系 , 且不断开拓新产品 、 新客户 。

  智能座舱营收占比97%+ , 凭借技术+成本+客户优势 , 加速车载娱乐系统国产替代 , 逐步淘汰尾部竞争对手 , 市占率有望持续上升 。 一芯多屏融合 , 由分布式离散控制向座舱域控制高度集成是智能座舱当下最重要升级方向 , 下游主机厂自身研发实力仍在布局中 , 中短期对一级供应商依赖度较高 , 为公司成长提供良好时间窗口 。

  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多年深耕智能座舱领域 , 订单有望持续放量 。 均胜智能座舱业务主要由德国PREH负责 , 其智能座舱系统集成触屏技术 、 全液晶仪表 、 抬头显示 、 车载信息娱乐 、 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 。 2019H1 , 公司电子座舱&智能车联业务总计获得42亿订单 。 此外 , 均胜自主研发的一芯双系统的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方案将进一步助力均胜打开中国市场 , 拓展新客户 。

  中国领先的导航地图供应商 。 长期致力于地图 、 自动驾驶 、 芯片 、 位置大数据服务 、 车联网等领域 。 2017年四维通过收购国内汽车电子芯片企业杰发科技 , 卡位汽车智能网联关键节点之一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已在后装市场取得一定优势 我国三大产业, 并不断向前装市场拓展市场份额 ; 2018年芯片业务收入占比27.1% 。

  公司为领先的汽车座舱电子供应商 , 已储备各类型HUD成熟解决方案 , 2020年下半年有望搭载长城即将上市的主力车型 , 同时长安 、 广汽方面的订单也在密切接触推进中 , HUD产品放量期已至 。 长期高研发开支迎收获期 , 公司业绩拐点已现 。

  上线出版啦!雪球创始人、董事长 @不明的群众 和广大球友的聊天纪录精选 《 世风日上 》 已正式出版!人心为何很古 ? 世风如何日上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