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项目前期可能主要由央企承担,地方性的“新基建”项目由地方国企承担,部分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可能成为2020年中国投资“新基建”的主力军
“新基建不是四万亿重来,不能走政府主导投资的老路,而是以企业投资为主。央企、大型国企将是投资新基建的主力军。”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年初以来,中国高层频繁发声,多次强调要出台“新基建”投资支持政策,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财经》记者了解到,多家大型国企、尤其是大型央企已经将“新基建”作为2020年投资的重头戏。据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室主任伍声宇介绍,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方面的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投资规模5411亿元;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毛伟明3月11日透露,今年公司将安排4000亿元以上的电网投资,可带动社会投资8000多亿元,预计整体规模将达1.2万亿元。
5G是 “新基建”投资的重中之重。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20年计划建成30万个5G基站,而另外两大中国电信运营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则共同建网,今年计划前三个季度完成25万个5G基站的建设。据《财经》记者了解,到2020年底,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累计建成60万个5G基站。
电信行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照1个5G基站25万元的投资额测算,2020年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设5G基站的投资总额为1500亿元。该投资也将同时带动数千亿元的社会投资。
以5G基建为首的“新基建”,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中国信通院预测,预计2020年至2025年中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24.8万亿元。
“新基建”已经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财经》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在中国31个省区市最新公开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表中,有25个省区市提及“新基建”。虽然绝大多数省区市并未公开投资“新基建”的项目和数据,但足以看出,在中国地方政府层面上,对“新基建”投资的积极性颇高。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除了25个省区市已经布局的“新基建”项目,预计在2020年中国政府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和目前存量的PPP项目中,投向“新基建”的资金,以及部分央企、地方国企对“新基建”项目的投资,总规模将达到数万亿元。
李锦认为,短期内,全国性的“新基建”项目主要由央企承担,地方性的“新基建”项目由地方国企承担,部分垄断性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将成为2020年中国投资“新基建”的主力军。至于垄断性央企、国企投资“新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预计国家将适度降低这些央企、国企的利润上交比例,同时,这部分央企、国企将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获得优惠,以及通过民企入股、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上马所承担的 “新基建”项目。
李锦预测,2020年,在电力、电信、金融、互联网信息业、新闻广播业、医疗、军工业等行业,预计部分央企对“新基建”的投资额将超过1万亿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2020年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2月,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均出现大幅下滑: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5.9%;进口同比下降2.4%)。结合PMI数据,2月中国制造业PMI、中国非制造业PMI分别下滑至35.7%、29.6%,均为历史最低水平,且生产、新订单指数都出现断崖式回落。一经济学家预测,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严峻,一季度GDP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财经》记者注意到,在中国1月-2月主要经济数据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与“新基建”相关的一些经济数据却逆势而上,实现了正增长。比如,1月-2月全国工业生产中,整个制造业生产同比下降15.7%,但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19.7%、45.1%、31.4%和8.5%;1月-2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而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8%;电信、互联网软件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3.3%和41.4%,明显好于服务业总体水平。
中国政府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区别于“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建项目,“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考虑到疫情冲击宏观经济,加之,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基建稳投资、稳增长将成为先手棋,而“新基建”发力也顺理成章。
3月4日召开的中央局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进度,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这被业界视为决策层鼓励新基建的信号。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说,“新基建”主要是信息化经济的基础设施,一方面既有作为基础设施公共性、公益性、稳定性等特征,另一方面也有较多的商业性、逐利性、可变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高风险因素。对于“新基建”的投资,应该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采取“PPP”的政府和社会资金共投共建的模式,由相关政府部门通过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引导民营高科技公司来担纲“新基建”投资,再由政府购买此类“专业化的服务”。
中国财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表示,政府不能主导投资“新基建”,而应该加快市场体制、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让体制机制灵活、产权盈亏明晰、决策自主分散的民营企业、企业也能加入到“新基建”的投资中。
2008年,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开展采取了四万亿的大规模投资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基本稳定了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后果。比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库存严重过剩;以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为主的传统“铁公基”、房地产等行业过于强势,导致中国居民、中国企业和中国地方政府三方面的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市场普遍认为,如果中国政府继续大规模采用传统的“铁公基”方式来刺激经济,稳投资、稳增长,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并进一步推升中国整体债务风险。在此背景下,“新基建”也就被视为中国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砝码。
目前,在整个中国基建投资中,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方面尚未公布关于“新基建”投资的统计。不少专家认为,“新基建”尽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目前投资规模较小,不足以撑起中国稳投资、稳增长的重任。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经济学家花长春公开表示,目前中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两方面存量PPP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7.6万亿元,其中以公路、铁路为主的“铁公基”约7.1万亿元,占比最大,接近41%,而“新基建”项目不足1000亿元,占比仅为0.5%。即便将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与“新基建”有点关联的项目,全部统计在内,大约2.6万亿元,在中国整个存量PPP项目库中的占比仅为14.7%。“目前新基建的体量不大,对拉动中国已达百万亿体量的GDP来说杯水车薪。”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近期发布的“新基建”研究报告显示,今年1月-2月,中国政府实际发行了9498亿元专项债,其中有2319亿元投向与“新基建”相关的项目,占比约为24%。目前市场普遍预测2020年中国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左右,如果按照“占比24%”来核算,全年预计将有8400亿元投向与“新基建”相关的项目。
《财经》记者梳理,近期中国31个省区市发布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表,大部分地区计划开工项目中“新基建”所占比重约为15%,其中,河北省2020年“新基建”占重大项目的比重为20%;广东省则明确,今年对整个基建投资计划为4412亿元,“新基建”将是重点投资方向。
赵全厚、张依群等专家认为,专项债和PPP项目对“新基建”的投资,主要是看撬动效果是否明显,如果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有可能带动数万亿元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的投资。
作为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长期关注大型国企、尤其是央企的投资动向。他告诉《财经》记者,在电力、电信、金融、互联网信息业、新闻广播业、医疗、军工业等垄断行业,有部分央企正在发力 “新基建”。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据悉,在该公司最新编制的《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中,对2020年特高压电网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其中明确,2020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为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近5000亿元。
国家电网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介绍,特高压建设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商业化市场也很大。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输出到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特高压作为“新基建”的重点建设项目,未来将带动一批输配电零部件产业发展,比如变压器、开关、电容器、避雷器、换流阀等。
国家电网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近年来,已与“一带一路”的部分国家建成10余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据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毛伟明透露,年初公司初步安排电网投资4000亿元以上,可带动社会投资8000多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财经》记者了解到,近两年,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巨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中国电子”)等为代表的科技型央企,均在大幅投资“新基建”项目。像中国电子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营业务的大型骨干央企,核心业务分布在涉及的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是中国网信领域的支柱力量,今年2月向全社会正式推出基于国产化 PKS 体系的蓝信移动办公平台,为许多机构提供了灵活便捷、安全合规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李锦表示,保守估计,2020年中国高科技类型央企对“新基建”的直接投入将超过1万亿元,是“新基建”投资的主力军。短期内,全国性的“新基建”项目主要由央企承担,地方性的“新基建”项目由地方国企承担。
对于近期呼声高涨的“新基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目前看,市场完全不存在、完全不能参与投资的所谓新基建项目很少”,政府部门要为“新基建”市场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应该把解决妨碍“新基建”市场投资积极性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新基建”市场体制和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而不是由政府主导,实行短期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垄断“新基建”投资,这将导致中国债务风险的进一步升级。
赵全厚说,在“新基建”投资中,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投资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