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财经期刊的未来被注入了无限可能?

  • 2022-11-04
  • John Dowson

中国高端财经期刊的未来被注入了无限可能?

  《财经》主编胡舒立及其采编团队大多数成员集体辞职一事,拉开了高端财经期刊动荡的大幕。2009年12月1日,原《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正式到《财经》上任,接替胡舒立出任主编职位,同时为被媒体称为“《财经》人事地震”的事件画上句号。

  2009年12月28日,《财经国家周刊》亮相北京各大报亭。这本新刊的创办颇为引人注目。有评论认为其生逢其时,恰好可以攻打《财经》因人事变动而出现的软肋。当然,更多的评论是看好《财经国家周刊》所依托的新华社强大的资源。果不其然,这一点在其创刊号上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中石油“落子”伊拉克始末》一文引起众多关注与惊叹,其作者就是一名新华社驻巴格达记者。“他对很多细节都了如指掌,这绝不是一般记者能做到的。”一名资深财经记者不无敬佩地说道。

  几乎同时,一本名为《锦绣》(国家商业地理文化读本)的杂志也渐入视野。2010年元旦过后,《锦绣》编辑部通过博客宣布:该刊将于1月6日上市。1月8日,编辑部又通过博客部分上传了《锦绣》1月号的几篇核心文章,以期吊起更多读者的胃口。它的执行出版人也是财经媒体的熟面孔——仲伟志,《经济观察报》前任执行总编辑。

  日前,备受关注的胡舒立及其团队的去向终于尘埃落定。2010年元旦前,她正式出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世纪周刊》总编辑,《财经》杂志原副总编辑杨大明出任《新世纪周刊》副总编辑。概括而言,就是财经团队正式接管了《新世纪周刊》。1月4日,胡舒立团队制作的试刊出版,其封面报道为《通胀如虎》,封面推介的其他重头文章还有《水价上涨年》、《通胀不能仅靠货币政策》等。可以看出,这本定位新闻周刊的杂志,“转身”财经的意味很浓。

  在这热闹而繁杂的背后,人们有些费解,业界不是正在为传统媒体的出路发愁吗?难道当下却成了财经媒体的春天?怎么还是有杂志勇敢地闯进来并都瞄准了高端财经的路子?对于这些疑问,仲伟志表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低谷有低谷的好处,低谷会让我们把步子放慢,看点长文章,想些大主意。”他不看好报业市场,认为报纸和互联网就像两条正极的线头搭在一起,肯定要短路,但坚信中国期刊市场还远远没有成熟,相信杂志和互联网是正负两极,缺一不可。“在这个冬季,高端财经期刊出现前所未有的震荡格局。”《财经国家周刊》常务副总编辑吴亮如此概括近来高端财经期刊阵营发生的一切。

  在数月的杂志筹备期间,吴亮一直被问及“你的竞争对手是谁”这个问题。对此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本面向全球的财经媒体,无论是《财经国家周刊》还是其他兄弟媒体,只要是真正打出了国际影响力,我们就共同喝彩,携手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没有对手,只有合作意义上的伙伴。”

  无独有偶,当问及《锦绣》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时,仲伟志也肯定地回答:没有竞争对手。在他看来,没有竞争对手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锦绣》的市场定位确实是财经期刊市场上的空白点。《锦绣》是一本商业杂志,但强调的是对中国商业生活、商业活动的地理式发现,跟着“钱”走却关注精神层面的诉求。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有竞争的市场才更健康。“我们希望竞争对手尽快出现并发展起来,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做大市场。你是不可能独占一个市场的,除非这个市场根本就没有钱赚,我们非常期待新的加入者。”他举例说,当年的《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在人们看来是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但实际上是一种竞合关系,通过竞争,两份报纸都很快成长,都从中受益。

  如此看来,在“圈外人”普遍感觉高端财经杂志竞争过于激烈的今天,“圈内人”却并没把眼光局限于一隅,而是有着更为长远的观点。在看到《财经国家周刊》的创刊号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总编辑袁莉评价颇高。关于竞争,她表示:“《财经国家周刊》出版了,我们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之一,竞争也是好事,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我永远都是这么认为的。”她还回忆说,以前在《华尔街日报》做记者的时候,她和同事每天都有一个念头:不要被《纽约时报》拿到独家。“如果没有这种竞争,没有这种心惊胆战,我觉得《华尔街日报》也不会做得这么好。”

  美国的《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和英国的《经济学人》,是公认的财经界四大期刊,影响范围遍及全球。这些期刊有其令人刮目相看的共同之处。其一,都是真真正正的老牌期刊。《经济学人》创办于1843年、《福布斯》创办于1917年、《商业周刊》创办于1929年、《财富》创办于1930年。其二,这四大期刊的发行量都在百万份左右。其中,《财富》目前的发行量约为90万份;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商业周刊》发行量稍大,约100万份;《福布斯》的发行量稍小,约85万份;2009年,《经济学人》的发行量达到113万份。其三,除了保证杂志内容的一丝不苟,这四大财经期刊都有各自的品牌延伸。《财富》的《财富》全球论坛;《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慈善排行榜;《商业周刊》的品牌排行榜;《经济学人》的榜单也不一而足:最具创新力国家排名、商务城市排行榜、商务图书排行榜等。

  那么,国内高端财经杂志的状况怎样呢?2009年,世纪华文对我国财经类期刊的市场销售情况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财经类期刊全国零售市场的格局相对比较明朗,《第一财经周刊》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30.24%,排名第一。《财经》占据了20.7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它和《第一财经周刊》控制了50%以上的市场空间。众所周知,《财经》这类数一数二的财经期刊的发行量大约是10万册。“现在财经杂志的发行量与中国的人口数目相比,实在差得太多了,《经济学人》一本杂志在全球发行量是以百万来计的,我们的杂志面对的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发行量显得太渺小了。”何力表示。

  吴亮也一直在关注这4本财经大刊的成功之处。他表示,在一些发达国家,杂志是影响社会精英和中产阶层主要力量,《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经济学人》等财经杂志在全球形成了难以估量的吸引力,目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经济学人》、自己的《福布斯》可以在全球彰显实力,这个使命正深深地压在中国媒体的肩上。他表示,随着国力的增强,高端财经期刊的一个极具历史性的使命就是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媒体。

  “你不觉得财经类杂志写法有些太相像了吗?”记者和一名资深的财经记者聊起这个话题时,他笑着表示:确实有点像!可以说,在新闻写作手法上,财经类杂志的可圈点之处特别多,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由故事、人物、细节切入新闻的《华尔街日报》写作方式。

  其实,在这个需要彰显个性的时代,媒体也不能例外。同类媒体完全采取类似的表达方式,是一件大可不必也不太聪明的事情。

  前不久有文章介绍说,阅读英国《经济学人》的方式有两种极端。一种是才看两页,眼皮便忍不住下垂,悠悠见周公去了;一种则是从头到尾逐字不漏,读完整本刊物才称心如意。但无论是哪种极端,只要读者接触《经济学人》,印象最深刻、最喜欢或最受不了的,就是其写作体例。没有一份新闻刊物的写作可以像它一样,连续三行半写下来,没有断句,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经济学人》的风格还不仅如此,迄今为止,它仍然采取传统的编辑核稿程序,所有文稿不署名,代表的是编辑部共同立场,编辑进行加工时也完全没有“人情”负担,全然放手修订。

  世界最大的财经通讯社——彭博社的新闻发布就更有意思。它选择边发布边修改的方式,所有的读者都可以看到这篇稿子被更正过几次。这样做既可以让受众更加相信彭博新闻的准确性,同时也是督促记者尽量避免犯错误的方法。此外,彭博社强调把新闻用最清晰的语言写出来——连老太太都能看懂的新闻是最好的财经新闻。

  如此看来,国内高端财经媒体在写作方法上有了“群体特性”却还没有个性,而对个性的挖掘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那名财经记者表示,《财经国家周刊》在写作上就显得简单易懂了许多,这可以让普通读者非常容易地读懂财经新闻。据介绍,《锦绣》在表达上也不会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报道体,它将学习《纽约客》的范式,提倡作家式的非虚构写作。

  除了在表达方式上迅速确定自己的风格,高端财经期刊还需要在定位上尽快找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方面,四大财经期刊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商业周刊》以前瞻性新闻、突发性新闻为主要特色;《财富》擅长于公司新闻;《福布斯》着重于个性化人物描写,充满情趣与故事性,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人物排行榜。可以看出,四大财经期刊的侧重点完全不同,对市场的细分把握恰当。对此,何力表示,就在近期的某一个时刻,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的财经媒体的分量会越来越重。同时,财经期刊的触角目前还相对单一,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金融、理财这些市场都需要自己的刊物。目前来看,市场的竞争还不够充分。《财经国家周刊》副总编辑卞卓丹也表示,目前中国的财经类杂志真正权威的刊物并不多,能够被决策者和市场作为参考的更是屈指可数。他表示,《财经国家周刊》将做严肃、严谨甚至带点严厉的新闻杂志。

  当报道各有侧重,财经期刊就可以有各自稳定的受众和广告客户,避免了第二轮的恶性竞争。《锦绣》方面表示,自己决不会在财经信息上花费笔墨,“那些想看信息产品的人,就算了。这方面,互联网更强大。我们希望做一本与商业有关的优质精神读物。”数据显示,从广告来源分析,目前财经类杂志的主要广告来源非常雷同:机动车、金融保险、计算机和服装服饰。需要指出的是,财经类杂志的广告来源与财经类报纸的广告来源也趋同,这意味着经营上“撞车”的几率就大了许多。目前,《财经》等大刊的收入颇丰。据路透社报道,《财经》的年广告额约为2亿元人民币。目前,《第一财经周刊》等第一梯队的期刊的广告也是过亿的,这足以看出财经期刊的广阔市场。《锦绣》的“大胆设想”更证明了这一点。该杂志表示,希望第二年就赢利。记者了解到,这本新刊选择了复合型的商业模式,不仅仅依靠广告和发行,还主推智库项目。

  袁莉还表示,财经期刊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网络市场。据她介绍,《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的记者出去都主动带摄像机,以给网络提供文字和视频,他们也经常询问,自己的文章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多不多,评价如何。现在《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大概有100万的付费读者。

  对于高端财经期刊的赢利之路,何力的总体判断是路漫漫其修远矣。他以彭博社为例对此进行了比较:“彭博社还不是上市公司,无法知道其确切收入,但我估计一年30亿美金的收入总是有的,我们国内哪家财经媒体能有这么大的规模,或者是达到其1/10?为此,我觉得机会很多,未来成长的空间也非常大。”

  本报记者 牛春颖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文化频道【编辑:蒲波】相关新闻·胡舒立《新世纪》创刊 副主编详解股指期货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