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三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中体产业 张超

  • 2022-12-05
  • John Dowson

二〇二〇年三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中体产业 张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造成全球经济“停摆”。今年全球经济是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超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严重程度。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在疫情期间消费和出口难以发挥作用,推动内需成为重中之重。

  下面简要综述国际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中国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和国内主要商品价格趋势四个方面。

  疫情蔓延引发市场恐慌,美国多次熔断,VIX指标已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高点。从PMI和先行指标来看,2月全球数据明显回落。分国别看,美国经济显露走弱迹象,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并重启QE;欧洲疫情快速蔓延,生产端和需求端均显疲软,英央行突袭式降息50个基点,欧央行加码QE;日本经济前景暗淡,或将陷入技术性衰退,货币财政刺激加码;新兴经济体经济表现弱于预期,政策或进一步宽松。

  国际油价暴跌严重冲击俄罗斯经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俄罗斯经济近期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金融市场波动、内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前景不容乐观。虽然欧佩克、俄罗斯、美国和20国集团达成了这份减产协议,但减产幅度不足以改变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国际原油市场的动荡局势或将持续,对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将进一步加大。

  新冠疫情冲击下印度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印度还面临失业率激升,汽车制造、民航、旅游的等实体经济疲软,银行业或会遭遇信贷危机等多项考验。印度央行宣布降息以应对疫情冲击,但并不足以提振经济。如果未来3个月疫情造成的经济负面影响持续,印度政府可能会推出力度更大的财政刺激计划。

  3月份国际主要大宗商品总体呈现跌势。金价有望回调。原油期货价格史无前例的跌至负值,推动美元走高,而大宗商品则被连累走低,欧佩克或立即进行减产,美国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疫情影响美国的就业市场,失业率高企。虽然黄金的价格应声受阻下跌,但反弹力度强。黄金市场预期难以走弱,在经济活动大规模恢复前,黄金支撑犹在。原油价格将继续探底下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此前价格战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供应过剩、市场库存高企;美国停工停产,需求端疲软,市场原油储存空间接近极限;OPEC+减产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暴跌至负值,6月合约下跌近70%,跌破历史新低。虽然美国、印度、欧洲等国已准备重启经济,但经济重启后,原油需求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因此,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短期内人民币将继续贬值,但长期来看汇率趋于稳定。在全球疫情恶化、经济普遍下降、社会恐慌上升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上涨至高位,且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主的格局,人民币与美元二者走势存在强的相关性,所以美元汇率的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压下挫,未来短期依然难有改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人民币汇率料将保持稳定。

  3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明显。2020年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2020年3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2020年3月份,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2020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2020年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2020年前3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2020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2020年3月国内主要商品价格大多受疫情影响走跌。钢价整体呈现前涨后跌的趋势。前期因国内政策提振,市场情绪较海外稳定,下游复工增加,所以钢价走高。而进入下半月,国内钢市恢复正常流动,外需减弱以及房地产的疲弱显现,盘面震荡向下。随着人员到岗,原料供应逐渐恢复,复产预计稳步推进,预计到4月上旬大部分钢厂将会恢复正常生产。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房地产行业受到冲击,汽车销量下滑,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供给端逐渐宽松,供需失衡,钢价或将走弱。3月铜价跌幅度近12%。月初开始,各国央行推出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市场并不买账,投资者抛售投资类金融产品,美股接连触发四次熔断,工厂、服务业陆续停业,全球范围内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国际贸易受到波及,经济衰退风险激增。在此背景下,铜价上升空间被挤压,短期内难言乐观。黑色集体走弱,焦炭价格持续回调。焦煤供应持续增长,焦炭成本下移;钢厂利润下滑叠加钢材库存高企,对焦炭需求减少;河北唐山4月份环保限产来临;海外需求的回落,国际煤价进入下行通道,进一步冲击国产煤需求。不过,3月末钢厂开工率逐步回升,焦炭供应宽松的情况也逐步改善。短期来看,焦炭市场供需或将逐渐趋于平衡。水泥产需跌幅收窄,需求回升但仍不及预期。3月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国外疫情越发严重,为了防控输入性病例,导致员工还未完全到位,同时3月南部地区雨水频繁以及需求主要是年前项目支撑,故全国水泥产量回升不及预期。4月,随着员工全面到位,同时天气因素利好,以及各地重大项目有序开展,预计基建投资降幅将持续收窄,水泥需求或进一步回升。铝价持续下跌,创四年以来新低。受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美股重挫、油价暴跌,国内库存已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弥漫悲观情绪,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全球宏观刺激政策接连出台引发市场对经济恐慌情绪,铝价顺势下跌。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仍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且出口订单大量取消,铝整体偏弱格局不变,有继续创新低的可能性。房地产多项指标降幅收窄,楼市有回暖迹象。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及土地购置费、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新开工、竣工增速触底回升、资金增速止跌反弹。而且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各大楼盘售楼处的重新开放,全国楼市也开始回暖。但由于国外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形势,外贸依存度高的地区经济活力或将承压,房地产市场运行亦将受到影响。

  从上述情况来看,在2020年3月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印度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遭遇重创。国际国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受疫情影响,基本呈现震荡下跌走势。

  3月份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飙升至30% 。欧洲经济全面暂停,回暖不确定性高。日本3月经济低迷,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创2011年6月以来新低。国际油价暴跌严重冲击俄罗斯经济。新冠疫情冲击下印度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

  3月份美国经济遭受重创,4月份可能迎来崩溃。美国失业率飙升至30% 。截止日前,美国申领失业救济的总人数超过2200万,大约占劳动力总数的八分之一,基本上抹去了自上次经济衰退以来所有新增的工作机会,失业率升至30%。鉴于美国就业市场的萎靡状态,若特朗普政府出台实质性的利好政策未能及时落实,美股恐怖报复性下跌。

  随着冠状病毒的影响在美国经济中不断渗透,预计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将会数周时间保持在几百万的规模。这一切都将使经济衰退比最初想象的还要严重,并且一旦病毒大流行消退,复苏也可能会更加艰难。由于政府网站老旧不堪重负,许多人数周以来可能一直难以递交失业救济申请。此外虽然政府迅速通过了数以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来提供帮助,但将钱提供给家庭和企业方面的延误,以及可能出现的资金短缺,都可能会推高失业率,或者使失业率更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

  官方失业率仅包括那些积极寻找工作的人。3月份非劳动力人口增加176万,这是跟踪不积极找工作的人口数据七十年来的最大增幅,并没有反映在失业率数字中。而且这些数字只涵盖了3月初,也就是绝大多数与冠状病毒相关的裁员发生之前。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在之前12个月中有工作的失业者中,只有26%实际上申请了失业金。从历史上看,失业申请也通常会低估失业人数。据统计,美国因新冠病毒而停摆的经济部门占GDP的70%,若这些经济部门全部没有产出,失业率最高将飙升至76%。

  IMF料全球经济遭受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而且情形可能更糟糕。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生产总值折合年率将下降40%。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下滑56.7点,至负的78.2,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记录。因为冠状病毒大流行使潜在购房者居家隔离,美国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数4月暴跌至近八年来最低水平,3月数据很糟糕,但是4月数据可能更差,因为3月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经济还没有被关停。

  零售销售,工厂产出,房屋建筑商指数全都暴跌,但是由于美国人囤积生活必需品,食品和饮料销售激增。美国零售销售和工厂产值在3月出现历史性下降。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 整体零售销售较前月下降了8.7%,创199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3月份工厂产值创下194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欧洲经济全面暂停,回暖不确定性高。受新冠疫情持续冲击,就业市场恶化,不确定性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欧洲经济将大幅萎缩,其中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7.5%。

  欧洲仍处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中心,其经济衰退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疫情控制进展及复工复产进度,预计欧洲经济最早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回暖,但回暖进程伴随高度不确定性。

  3月中旬以来,随着疫情在欧洲加速扩散,多国采取“居家令”或“封城令”等疫情限制措施。供应链中断、产品和服务需求萎缩导致一批企业停工停产。当前关闭的非关键经济部门产出约占欧洲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这些部门停摆对欧洲GDP影响很大。

  从欧洲主要经济体来看,IMF预测2020年德国和法国经济分别萎缩7%和7.2%;目前疫情最严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萎缩幅度更大,分别为8%和9.1%。除食品和制药行业外,欧元区大量制造业部门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

  欧元区制造业产出、新增订单和采购量均大幅下滑,就业岗位明显减少,供给端以创纪录的速度萎缩,制造业对未来的信心也跌至历史低点。与此同时,制造业产品需求也急剧下滑。一季度欧盟主要汽车市场销售遭重创,其中意大利新车销量下滑35.5%,法国、西班牙均下滑超30%,德国下滑20.3%。相比制造业,服务业衰退更为严重。3月欧元区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降至26.4,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欧元区商业活动几近崩溃,交通、旅游、餐饮及其他休闲行业均遭受严重冲击。

  与2008年由银行业触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同,当前的经济危机始于实体部门。对高度依赖间接融资的欧洲实体部门来说,银行提供充足流动性是其在危机中得以生存的关键。银行业不是当前危机的根源,而是危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为支持银行向实体部门借贷,欧洲央行通过负利率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释放约3万亿欧元流动性。欧洲央行还通过调整监管要求等措施使银行业额外释放资本超过1400亿欧元。

  然而,实体经济萎缩可能对银行业产生外溢影响。欧洲银行业本就盈利水平低下,如今经营压力更大,预计今年损失准备金将急剧增加,净收入将大幅减少。当前危机比最近一轮银行业压力测试假设的情景更严重,经济停摆过久可能触发新一轮银行业危机。

  目前,欧洲央行、欧盟及欧洲各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这些措施以增加流动性为主,旨在为企业、家庭和个人短期偿付提供支持。而欧洲经济何时“触底”反弹,与疫情控制进展及复工复产进度密切相关。

  欧洲各国试图重启经济,限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造成历史性冲击。奥地利宣布放松目前实施的严厉防疫措施,成为首个放松管制的欧洲国家,这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是重要的复工复产的信号,也将为欧洲其他国家有效安全的解除管制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德国将开始放松对日常生活的部分限制措施,同时将大多数旨在限制疫情蔓延的措施继续保留至下个月。较小的商店可以恢复正常营业,并且学校将逐渐复课,一些要参加考试的学生将被允许返校。

  从企业、市场到国家,经济危机管理的第一阶段已经开启,现在必须为第二阶段——解禁做准备。欧元区经济复苏可能介于“V”型和“U”型之间,走势将取决于疫情造成经济停摆时间的长短。当前的经济预测均以欧洲经济活动从今年年中开始逐步恢复为前提,如果疫情卷土重来导致欧洲经济部门再次停摆,则经济复苏将延后。经济刺激措施产生的副作用,特别是预算赤字和债务问题,可能让欧洲经济复苏之路变得崎岖。

  日本3月经济低迷,扩大现金补贴规模以刺激经济。受汽车、船舶出口下降影响,日本当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1.7%,与上月1%的降幅相比明显扩大。至此,日本出口连续16个月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3月,由于汽车、船舶、汽车部件出口下降明显,对整体出口影响较大,日本当月出口额降至约6.3579万亿日元。同时,由于煤炭、液化天然气等产品进口下降,当月日本进口额减少5.0%至约6.3529万亿日元。当月贸易顺差大幅下降99%至49亿日元。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当月,日本对美国出口下降16.5%,降至1.1821万亿日元,并创下了2011年4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汽车、发动机、建筑及矿山用机械的降幅均在20%以上;进口增加1.3%,医药类产品和液化天然气等进口增幅均在50%以上。当月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大幅下降35.7%。此外,当月日本对欧盟、中国的进口及出口整体上继续同比下降。

  日本政府在临时内阁会议上重新通过决议,将原本确定的总额108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扩大至117万亿日元。内阁会议同时还批准了经过修改的2020年补充预算案。

  依照之前经济刺激计划的现金补贴部分,日本政府原计划向低收入和收入大幅下降的家庭发放30万日元现金补贴,预算约为4万亿日元;新计划补贴范围扩大至全体国民,预算上调至12.9万亿日元,是原计划的3倍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宣布日本实施紧急状态的范围扩大到全国的同时表示,政府打算撤回之前的家庭补贴计划,决定扩大现金补助对象范围,向每个国民发放10万日元。

  重新扩大此前已被内阁批准的补贴计划令日本朝野一片哗然。在野党指责安倍朝令夕改,而自民党内部也有人对这样的异常操作感到震惊,因为经济刺激计划和补充预算案都要随之修改,提交国会审议的时间以及补贴发放时间都将推迟。

  国际油价暴跌严重冲击俄罗斯经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俄罗斯经济近期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金融市场波动、内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前景不容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俄罗斯经济将萎5.5%,失业率将从2019年的4.6%增至4.9%。由于内疫情扩散,防控措施升级,俄工业界投资意愿在3月已显著降低。调查显示,俄铁路货运量3月同比减少了5.5%;3月最后一周,俄全国和中央联邦区的日均经济活跃度比前一周分别下降16%和22%。

  国际石油价格连日来急速下跌,原油期货市场交易极为惨淡,供需不平衡矛盾加剧。WTI原油价格历史上首次跌为负值,伦敦布伦特原油和俄乌拉尔原油价格也都大幅下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协议缔约国需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局势,在必要情况下作出反应,以平衡国际原油市场。

  此次WTI油价暴跌为负值,主要原因系5月份期货合约即将到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又导致原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储油设施均为满载状态,加大了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压力。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减产协议5月才开始生效,国际原油市场供需矛盾一时集中暴发。

  在当前石油储备存量充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致使原油市场出现极度动荡。这一现实状态至少将持续至5月份原油减产协议生效之前。签署石油减产协议的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应对油价低位状况作出必要反应,切不可坐等局势恶化。

  国际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以及未来油价可能长期处于低位,对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大。4月21日,俄乌拉尔原油跌至每桶18.32美元,跌幅已超过18%;但家预算是基于每桶44美元制定的。如果今年俄乌拉尔原油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2.4美元,俄联邦预算、主权财富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均将受损。这意味着支撑着俄经济发展的大型石化能源公司生产原油将无利可图,必然导致俄当局预算收入极度下滑,相关社会支出急剧减少。

  印度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新冠疫情暴发后,印度经济数据好转趋势中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印度经济增速为1.9%。将印度本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经济增速预期从此前的5.1%下调至2%;穆迪则将预期从5.3%下调至2.5%。此前,印度经济增速已持续七个季度放缓。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为4.7%,创六年来新低。

  疫情冲击下,原本需求不足的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则不断出现。印度公布数据显示,印度失业率已从3月的8.7%升至目前的23.4%。工量失业,导致需求端更为疲弱。印度央行最新调查表明,印度民众大多表示,未来一年的预期支出会出现收缩。而在经济供给端,印度汽车制造、民航、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受疫情冲击最严重,失业人员最多。多家车企已宣布暂停生产线,视疫情情况再做决定。

  金融业同样受到疫情严重负面影响。为缓解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印度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暂缓收取客户的本金和利息三个月。不过,企业能否在期限结束后有能力偿付还很难说。

  月初,穆迪将印度银行体系的前景从“稳定”下调为“负面”。面对困境,印度财政部和央行均出台应对措施。财政部推出了1.7万亿卢比(约合222.1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央行也宣布紧急降息。面对疫情冲击,刺激措施仅具有兜底性质,并不足以提振经济。印度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财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已无法实现,本财年的增长目标能否达成更难预测。

  印度未来提振经济还需更大力度的救市政策。如果未来3个月疫情造成的经济负面影响持续,政府可能会推出力度更大的财政刺激计划。

  现金热或再被掀起,金价有望回调。欧佩克或立即进行减产。受美国石油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合约即将到期以及得克萨斯州将决定是否减产等因素影响,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暴跌300%,史无前例的跌至负值。WTI原油期货6月合约再度暴跌。需要注意的是6月合约面临的压力,5月合约突破想象地大跌告一段落,接下来的6月合约接下了暴跌的接力棒,经历5月合约的负油价现象后,敢低位接盘6月原油的投资者应该大幅减少了。

  油价的崩跌继续冲击市场,推动美元走高,而大宗商品则被连累走低。在此情况下,欧佩克+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也迫在眉睫了,部分欧佩克成员国的部长正在讨论立即进行减产,而不是从5月1日开始。同时美国方面表示,已被授权将储量增加至10亿桶,正与国会共同努力,继续扩大战略石油储备(SPR)。

  在疫情的影响制造业,更是影响了美国的就业市场。美国失业金人数累计已高达2200万,约占美国劳动力总数的八分之一,基本抹去了自200年次贷危机以来所有的新增就业。随着新冠疫情造成了各行各业的停摆,美国的失业人数还可能进一步上升,预计美国目前非农就业数不断走低的趋势将持续至三季度。以过去两次衰退来看,非农就业要达到衰退前的水平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各市场机构对美国失业率的预测基本也都超过了10%。

  就业市场已进入创伤期,更严格的隔离措施的前景和许多州还没有能够处理全部的失业申请的事实表明,4月份的中下旬的情况更加糟糕。而就业市场的惨淡,将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更深远的影响,预计,美国GDP今年将萎缩5.2%。

  虽然黄金的价格应声受阻下跌,但反弹力度强,黄金价格重新回到整理区间。不过从黄金短期的走势来看价格需要延续调整,大幅反弹削弱了短期下跌力度,关注下降通道的压制,黄金市场预期难以走弱,在经济活动大规模恢复前,黄金支撑犹在。

  原油第三次触发熔断,WTI原油6月合约暴跌近70%。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暴跌300%,史无前例的跌至负值。投资者担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深度经济破坏,恐慌性抛售蔓延至WTI原油期货6月合约,6月合约一度下跌近70%,跌破6.6美元/桶创盘中历史新低,至少触发了三次熔断。与此同时,布伦特原油也出现暴跌,6月合约一度下跌近30%。于是特朗普表示以为陷入困境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筹集资金,来应对目前历史性的原油价格暴跌。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次日美股收盘全线下跌。

  市场的原油储存空间在经历前期数周的持续累库后已逐渐接近极限。而且全球原油市场近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此前价格战的影响下,正面临供应严重过剩、市场库存高企的情况。美国,随着各种出行限制和停工停产措施的出台,其大部分地区处于停滞状态,唯一潜在的原油买家是炼油厂或航空公司这样需要实际交货的实体,但在此前数周终端需求的持续疲软状况下,这些大型实体企业的闲置储存空间处于十分紧缺的状况中,因此缺乏进一步购入石油现货的意向。

  OPEC+近期虽达成了970万桶/日份额的减产协议,但内部存在分歧和竞争,OPEC+减产落地情况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且美国方面,等待钻井产量大幅下滑仍需较长时间。实际上,美国原油产量或下降200万-300万桶,即便叠加OPEC+的减产努力,仍旧难以对冲需求阶段性下滑2000万-2500万桶/日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目前疫情仍处发酵期,美欧部分国家准备复工复产,但对需求端的提振将呈现滞后性。

  短期内原油价格将继续探底下行。目前全球油市的基本面不容乐观,如果供应过剩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全球原油库存像美国那样爆满,布伦特原油期货也可能面临跌至负值的风险。虽然美国、印度、欧洲等国目前已准备重启经济,但参考中国的情况,经济重启后,原油需求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情况不容乐观,未来需持谨慎悲观态度。

  人民币贬值周期短期内尚未结束,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或趋于稳定。在外部普遍经济下降以及社会恐慌上升的环境下,美元指数上涨至高位,非美货币普遍贬值。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仍是以美元为主的格局,甚至美元汇率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必然受其影响。人民币与美元二者走势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但幅度比较存在差别。

  无论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或新兴市场货币无一幸免与美元升值存在反关联逻辑。美元方向性指引依然具有较强驱动与带动效应,美元升值虽然并不是美元宗旨,但信心需求凸显美元的全球影响力。由此,人民币受到外部环境与要素的制约是人民币震荡不定局面的重点,未来短期依然难有改变。由于美元汇率的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压下挫,展望后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料将继续保持稳定。

  3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明显。2020年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2020年3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2020年3月份,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2020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2020年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2020年前3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2020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0%,农村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8.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价格上涨1.1%。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9%。

  2020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1.1%。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7804亿元,下降18.8%,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05%。

  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全国税收收入39029亿元,同比下降16.4%;非税收入6955亿元,同比增长0.1%。

  2020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51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

  钢价整体呈现前涨后跌的趋势。进入3月,盘面延续上涨行情,但黑色板块走势均强于远期合约,说明现货市场交投逐渐恢复,但远期预期走弱。因疫情在海外扩散加剧,多数资产开启暴跌模式,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因国内各项政策的积极提振,市场情绪较海外稳定,且下游复工逐渐增加,于是钢矿在上半月震荡走高。而进入下半月之后,国内多地钢贸市场已经正常流动,外需减弱以及房地产的疲弱开始显现,盘面震荡向下。

  在2019年四季度钢厂限制产量以来,随着需求预期的回暖,2020年1月钢厂生产开始扩张,但2月份钢厂生产受阻,2020年1-2月钢铁产量同比增速下滑。从钢厂开工情况看,3月下旬高炉生产已经逐渐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截止到3月底,全国平均电炉开工率仅46.74%,但国内部分市场,如西南市场短流程钢企已实现100%开工。随着人员逐渐到岗,原料供应逐渐恢复,复产预计稳步推进,预计到4月上旬大部分电炉将会恢复正常生产。即进入二季度,钢企将恢复全面生产。

  2020年库存拐点在三月出现,较往年推后两周。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最高达2600万吨。从总量看,库存仍在绝对高位,其消化需要时间。目前国内下游用钢需求逐渐恢复,库存去化过程将会延续。供给端虽然利润偏薄抑制了钢厂生产积极性,但钢厂库存下降缓解企业压力,且随着人员及原料的逐渐到位,高炉开工增加,短流程电炉钢厂也加速复产。供给上趋于宽松,或会对后期去库存进度造成影响,进而施压于价格。

  一季度出炉的各项经济数据均遭遇断崖式下跌,反映了疫情期间国内各项运营活动的停滞已经对经济造成了重创。尽管市场已经有预期前两月数据会受影响,但公布的数据大幅低于预期还是抑制了市场乐观情绪。

  具体看钢材的几个主要下游,表现均不乐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明显受到冲击。今年前两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39.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降16.3%,降幅达到有数据以来的最低点。3月份,部分城市如驻马店,海宁等地受制于财政压力尝试放开楼市限制,但相关政策出台后又纷纷撤回。中央层面多次强调“房住不炒”的总方针,表示不会走上房地产刺激经济的道路。从当前的金融环境来看,虽然当前房地产融资政策未变,但当前货币环境对房地产有利。预计房地产市场仍能维持稳定,但对是否对钢材需求产生增量存疑。

  前两月国内基建投资也大幅下滑,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6.86%。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9亿元,同比下降34%。按照1月召开的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交通运输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民航投资900亿元,后续投资进度或会加快。

  3月4日局会议使新基建再度受到关注。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相对于老基建而言,对钢材需求量减少。虽然基建投资近期在中央层面多次被提及,但其后续具体的实施和规划还有待观察,且其规模相对于老基建而言仍较小,今年的投资规划或仅有万亿,短期内拉动经济预计还是要靠老基建。目前专项债发行已过万亿。监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今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领域。即基建相关资金相对宽松,政府扶持基建力度不减。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地方财政承压,其他融资来源受限。即使4月之后工程开工逐渐恢复,因资金压力以及老基建空间有限,新基建规划未完善,对经济拉动幅度也存疑。

  汽车方面,据中汽协,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9.1%;2月份乘用车销量22.4万辆,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81.7%。据商务部,1-2月,社零总额中汽车销售下降了37%。2020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环比上升29.5%。当前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频出,商务部表示要在生产、流通、消费三端发力促进汽车消费。各地方政策也出台相应宽松措施,如宁波4月之后,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恢复以及积极的政策的实施,预计汽车相关需求会有回暖。

  出口方面,今年前两月钢材出口较2019年同期减少289万吨,降幅高达27%。分品种来看,除了带钢小幅增长10.9%外,其余主要钢材品种均出现明显下跌,其中出口量较大的热轧、冷轧、棒材和线%以上。海外疫情在二季度或迎来峰值,美国等多数国家预计经济将陷入衰退,预计出口相关需求将进一步放缓。

  整体来看,国内疫情虽告一段落,但海外疫情还在加速扩散,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限制人员流动和经营活动,需求预期大幅下降。国内的经济与海外市场联动性较强,因海外需求的停滞,不管是钢材出口还是其他外贸类订单都会受到影响。二季度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钢材主要下游中,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

  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钢材主要下游中,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而供给端逐渐宽松,供需失衡,钢价或走弱。原料方面,一季度本就发货偏少,又因疫情影响海内外矿山运营及海运物流,供应有收紧的预期,叠加库存低位,矿价支撑较强。但在需求不断放缓的预期之下预计也有一定下行空间。

  受境外疫情进入爆发期影响,3月铜价大跌幅度近12%。3月初开始,各国央行推出降息,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调至零利率,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市场并不买账,投资者抛售股票类投资性产品,积极换现,避险资产黄金也一路下行,“现金为王”的时代悄然来临,加之俄罗斯预沙特的石油战,美股接连触发四次熔断。不过美联储推出无限QE(量化宽松)政策,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无限印钞刺激市场流动性,以及2万亿刺激计划等堪称“王炸”救市,市场流动性恐慌明显得到缓解,铜价也应声反弹。不过境外疫情也正式进入爆发期,工厂、服务业陆续停业,实体经济以及全球贸易受到冲击,经济衰退风险激增,都对中期铜价反弹形成较大的掣肘,铜价初显企稳回升势头但反弹空间仍难大幅打开。

  市场方面,本月现货铜跌5240元。月初市场成交有一定的好转,而后随着行情一路下行,3月中旬市场畏跌情绪不断加重,到了18日、19日期盘两度跌停,现货市场陷入驻足,几无报价,一片冷清。月底,行情企稳,市场成交明显好转,进口流动较少,下游谨慎刚需为主,贸易商抄底意愿增加,持货商维持挺价,上抬好铜升水至130元附近。

  进口盈亏方面,本月窗口接近打开,缺口缩窄至60元/吨附近。受避险资金推动,美元受到青睐,汇市波幅加剧。虽然窗口接近打开,但疫情对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市场进口货源流通较少。

  境外疫情进入爆发期,流动性恐慌造成欧美重创,原油战争增加市场对需求前景的担忧,铜价三度跌停最低下探3.53万为16年2月份以来新低,月度跌幅近12%。大规模降息反推市场恐慌情绪,美联储无限量QE“王炸”救市,美股经历四次熔断之后终企稳,铜价暂获喘息,短期保持企稳势头。而当前境外疫情持续扩散,美国失业金申请人数超300万,欧美工厂、服务业停业不断增多,全球贸易亦受到明显冲击,经济衰退风险激增,中期铜价难言乐观。目前国内企业有序复工,上期所库存下降,对沪铜支撑明显,下月铜价料托底震荡。

  黑色系集体走弱,焦炭价格持续回调。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随着上游焦煤供应持续增长,焦炭成本端支撑不断下移;二是钢厂利润大幅下滑叠加钢材库存高企,对焦炭以按需采购为主;三是前期主流焦炭市场四轮提降基本落地,累计下调200元/吨。河北唐山4月份环保限产来临,钢厂对焦炭需求或进一步减弱,部门钢厂试探性对焦炭第五轮提降,目前山西临汾准一级焦出厂价格1550—1600元/吨左右。

  今年2月以来,焦炭港口库存明显回升,同期钢厂焦炭库存持续走高,叠加下游钢材价格小幅反弹后再度下滑,钢厂对焦炭采购价格下跌表现的更为积极。投资者在需求走弱背景下,成本坍塌所引发的系统性下跌。随着海外需求的回落,国际煤价进入下行通道,进口焦煤涌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冲击国产煤需求。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终端需求的走弱,焦煤成本的下移,预计焦炭价格弹性将进一步缺失。

  焦企方面,主产地多数焦企开工率持续上升。截至3月27日,100家独立焦企样本的产能利用率为75.32%,相比3月初增4.71个百分点,较春节前减0.97个百分点。焦企厂内库存积累明显,截至3月27日,100家样本独立焦企焦炭库存94.75万吨,同比增20.4%。

  复工方面,目前国内需求处于稳步恢复阶段,特别是建筑业需求恢复较快,制造业受疫情拖累,需求增长乏力。目前来看,长短流程钢厂开工率都有所回升,但限于当前利润水平,预计整体产量虽有所回升,整体仍然处于偏低水平。

  当前钢企开工率是逐步上升的,一方面来自长流程钢企检修结束恢复生产,另一方面来自于电炉企业复工。终端复工率也在缓慢上升,但是后期上升空间应该不大。现在华东、华南地区普遍复工较好,复工率应该有90%以上,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了,后期华北、东北还会有一定的增量释放,但规模应该有限。基建需求前期已经释放了一部分,后面继续增量幅度有限,对‘金三银四’期待度不高。

  水泥产需累计跌幅收窄,需求回升但仍不及预期。水泥产量累计降幅收窄。1-3月水泥产量为3.0亿吨,同口径和全口径分别回落23.90%和23.63%,产量累计降幅较1-2月收窄约5.60个百分点。

  水泥需求回升。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竣工、新开工面积增速触底回升,但房地产施工面积增速仍进一步放缓。和去年同期相比,投资和施工面积增速仍为负,表现仍弱于去年。2月受疫情影响,下游建设项目复工延后1-3周,导致需求受制。3月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国外疫情越发严重,为了防控输入性病例,疫情防控监督仍不松懈,导致员工还未完全到位,同时3月南部地区雨水频繁以及需求主要是年前项目支撑,故全国水泥产量回升不及预期。

  但整体来看,1季度混凝土需求不佳。2019年1-12月,全国商品混凝土的累计产量为25.54亿方,同比增长14.49%,增速比1-11月减少0.89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略有回落,因12月当前正处于冬季淡季行情,北方陆续停工。

  今年下游受疫情影响,复工延后1-3周,使得2月的需求量较往年更低迷。后续即使复工了,但人员到岗率不足,生产能力未能全面释放,使得3月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预计1-3月全国商混累计产量在2.85-3.8亿方之间,较去年同期减少0.29-1.24亿方。

  4月,随着下游员工全面到位,同时天气较好,以及各地重大项目如火如荼的建设,预计4月基建投资降幅将进一步收窄。其次,3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触底大幅反弹,显示项目较前期有增加趋势,预计1-4月房地产施工面积增速将止缓。

  铝价持续下跌,创四年以来新低。受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国内库存已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弥漫悲观情绪,本月沪铝跟随伦铝走跌。在经历2月份一波下跌行情之后,本月初沪铝跌幅略放缓,但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美股重挫、油价暴跌,令金属走势进一步承压,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全球宏观刺激政策接连出台引发市场对经济恐慌情绪,沪铝跟随其他金属走跌。在海外疫情尚未缓解下,铝价仍存偏弱预期,临近月末,沪铝指数最低下探至11265,创2016年3月以来的新低。

  外盘方面,国外疫情持续恶化,市场恐慌情绪较重,本月伦铝延续下跌行情,临近月末,伦铝盘中已跌破1500关口,创2016年2月10日以来新低;从趋势来看,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仍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伦铝整体偏弱格局不变,有继续创新低的可能性。

  市场方面,3月中上旬,因国内疫情未得到全面控制,企业复工缓慢,市场需求差,加上疫情导致的行情不断走跌,企业观望氛围较重,中间商交投亦较为谨慎。中旬后,企业开工逐步增多,但受累于行情不稳,亦无明显的备货现象,下游企业按需买入为主,但中间商入市积极性略有提升。整体来看,3月份铝市成交受疫情影响明显不如往年活跃。

  疫情继续在全球爆发性扩散,同时全球央行出台货币放水政策,试图稳定市场信心,增加市场流动性,中国央行连续降准。国内终端需求缓慢恢复,出口订单取消严重,受阻较为明显。库存累积速度开始放缓,铝棒库存继续回落。目前全行业普遍亏损,检修、减产、收储的传闻接踵而至。期货盘面来看伦铝持续快速下跌,沪铝出现一定抵抗,此处能否止跌仍需时间观察,铝价料短期继续震荡。

  房地产各项指标触底回升,楼市有回暖迹象。基建投资降幅收窄。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41万亿元,同比减少16.10%,降幅较1-2月收窄3.10个百分点。1-3月份,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收窄至16.10%。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减少28.40%;道路运输业投资减少17.50%;水利管理业投资减少13.60%;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减少20.50%。水利投资增速反弹最大,水利、公共设施管理、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降幅较前期分别收窄14.90个百分点、11.60个百分点、11.40个百分点和3.10个百分点。

  后续基建投资增速仍将继续回升,3月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首批地方债1.85亿元,截止3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完成发行1.61万亿。目前19个地区完成全部提前下达额度债券发行任务。4月17日中央局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价钱传统和新型基建投资,笔者推测,后续在资金和基建项目推动下,基建投资将大幅回升。

  房地产投资及土地购置费降幅收窄。2020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至7.70%。与水泥直接相关的是建安支在今年1-2月出现回落,降幅达18.21%。土地购置费一般有1年以内的滞后期,今年1-3月土地购置面积降幅收窄至22.60%,而土地成交价款降幅也收窄至18.10%,预计1-3月土地购置费降幅也收窄。

  新开工、竣工增速触底回升、降幅收窄,施工增速仍放缓。1-3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至27.20%,房屋竣工面积降幅收窄至15.80%,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60%,增速较前期减少0.3个百分点。前瞻性指标:销售面积降幅收窄,资金增速止跌反弹。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2.60%;土地成交价款下降18.10%。商品房销售面积从去年12月开始增速就由正转负,1-3月降幅收窄至26.30%;1-3月本年资金来源降幅收窄至13.80%

  随着疫情的缓解,各大楼盘售楼处的重新开放,3月份以来,全国楼市也开始回暖。但由于国外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形势,外贸依存度高的地区经济活力或将承压,房地产市场运行亦将受到影响。

  东部热点二线城市面临较好发展机遇。 2 月下旬以来,随着线下售楼处逐步开放,加之社会恐慌心理有明显缓解,多区域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周度成交面积普遍有所回升。全国来看,3月份有56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较2月多了30个。

  但不同城市回升幅度存在一定差异。如,以深圳、杭州、苏州等地为代表的长珠三角核心城市近期房地产市场表现较为突出,不仅商品住宅成交规模恢复较快,同时宅地竞拍热度也相对较高。

  而京沪受限于严格的楼市调控及疫情防控举措,市场将保持平缓恢复节奏,虽然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在疫情后已从低位回升,但至今市场规模与疫情前及去年同期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北京此类重要国际枢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反弹力度。

  外贸依存度高的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或受影响。国外新冠疫情集中暴发。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严格的封闭管控措施,国际贸易活动在对外交通管制下也明显受限,我国外贸因此遭遇二次冲击。外贸依存度高的地区经济活力或将承压,房地产市场运行亦将受到影响。

  浙江、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出口依存度较高,其内部部分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受国外疫情影响或将有所下降。 从 2019 年地区出口额与经济总量的比值来看,浙江、广东等地外贸活跃度较高,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较为突出,在国外集中取消外贸订单的当下,苏浙粤闽等地短期经济运行或将承压。特别是金华、绍兴、中山、江门等沿海三四线城市对外贸易以单向出口为主且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显著,经济受到的冲击或将相对突出。

  疫情对经济的拖累大概率将抑制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潜在的上行势头。 结合商品住宅市场的量价变化趋势来看,受 2017 年区域协同调控影响,佛山、惠州、金华等地房地产市场普遍进入下行阶段,近几年量价持续震荡调整,市场已基本完成自我调节,叠加区域一体化规划利好,若未发生疫情,东部沿海三四线城市市场存较大回升动力。而国内外疫情的爆发对出口乃至区域经济面的影响大概率将削弱需求入市积极性,进而拖缓市场规模恢复节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