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 2022-06-23
  • John Dowson

原标题:林心如晒3300万钻戒秀幸福,捧鲜花笑称自己家中排位第二 林心如晒3300万钻戒秀幸福,捧鲜花笑称自己家中排位第二!林心如在家中排位第二,那老公霍建华是不是应该排在第一位呢? 其实错本站

五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本站

  整体上看,4月宏观读数不达预期,各指标均展现出经济运行中不同程度的压力,指向本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为严重。生产端供需双弱,加之物流阻塞供应端向需求端的触达能力被减弱,反向抑制了需求的释放。向后看,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复工复产的加快及稳增长政策的深入落地,经济基本面将加快修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为-2.9%,采矿业成为重要支撑。4月PMI录得47.4%,前值49.5%,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6.5个百分点至41.9%,综合PMI产出指数下降6.1个百分点至42.7%,三大指数均降至疫情爆发以来最低点。这主要是因为4月全国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一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生产的限制,另一方面地区封控使得物流运输困难加大。

  内外需双弱。4月PMI新订单指数降至42.6%,较前值下降6.2个百分点,降幅较3月的0.9个百分点有明显扩大。新出口订单指数同样大降5.6个百分点至41.6%,创下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为2013年以来同期的低点。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制造业PMI均在55%以上处于快速扩张区间,即并非是海外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回落导致外需收缩。本轮疫情在沿海地区多点爆发,对外出口物流运输不畅应是主因。

  生产下行压力继续增大。4月生产指数继续回落至44.4%,较前值进一步下落5.1个百分点。同时,供应链阻塞问题明显升级,4月制造业PMI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降至37.2%,已经接近2020年2月的32.1%,对供给需求两端均形成了较大的制约。结合库存端数据分析生产端的实际压力,4月原材料库存指数继续下行至46.5%,再度处于2013年以来同期新低;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上行至50.3%,为2013年以来同期新高,结合需求端的不景气看,下游需求不足导致库存积压,但原材料库存消耗显示生产端仍在运行,需求端的下行尚未完全传导至生产端,必须认识到生产端或面临比现有读数所展现的更大压力。

  总体看,4月PMI显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加重,多个数值降至疫情以来的最低点,供需两端均不景气,物流的不畅更是撕裂了供需两端的连接。不过,4月29日举行的中央局会议中,“扎实稳住经济”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在基建、房地产、平台经济等多方面释放出积极信号。往后看,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撑,二季度末至三季度PMI有望重回线

  2022年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5万亿元,当月同比增2.3%,较3月当月同比大幅下降4.8个百分点。

  从开工情况看,土地购置面积当月同比从3月的-41.0%下跌到-57.3%,再创历史新低。从资金投入情况看,4月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单月同比从3月的-2.4%下滑7.1个百分点至-10.1%,累计同比下降23.6%。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投放积极性仍然谨慎,居民购房意愿薄弱,投贷风险偏好持续磨底。

  4月基建投资(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8.26%,前月值10.48%,下行2.22个百分点。今年重大项目的开工时间早于往年,在资金拨付后就可算作已完成投资,但实物工作量受疫情、工期影响,并未完全交付,造成了一季度基建投资高涨但高频指标分化的现象。同时城投债融资状况较差,累计同比下降22.0%,其中4月单月同比下降38.8%,表明基建融资目前仍具有困难。虽然国家大力推行公募REITs等一系列创新融资接口,但基建项目融资缺口较大,社会资本投入信心仍处于试探阶段。

  三是制造业韧性仍在,高技术制造支撑作用明显。4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2.2%,当月同比增长6.4%,较3月前值11.9%大幅下跌5.5个百分点。其中,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5.9%仍维持高位。4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主因有:一是4月以上海为代表的疫情出现扩散态势,企业停工停产,上下游企业连带影响严重;二是同时国际地缘危机带动大宗商品持续高位震荡;三是疫情扰动居民消费端需求走低。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6,916亿元,下降8.4%。限额以上社零总额同比连续三个月下跌至-14.00%。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减退,各大板块均有较大幅度下跌,需求收缩幅度处近年来高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总额自2020年6月以来连续两月为负增长。

  资料来源:WIND,光大信托研究院4月消费市场受疫情影响继续出现收缩,居民消费意愿受损。本次疫情卷土重来对物流的影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导致本次疫情不仅对线下消费形成抑制,也压制了居民网购需求的释放。

  随着以上海为代表的主要疫情地区封控政策放松和企业复工复产,居民消费意愿有望逐步修复,但仍需注意增长动能或将取决于政府补贴及疫情彻底结束的时间。图4: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

  资料来源:WIND,光大信托研究院4月我国进出口总额4,96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前值为7.5%。出口总额2,7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90 %,前值为14.70%。进口总额2,225.0亿美元,同比持平,前值为-0.1%。贸易差额511.2亿美元,前值为473.8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受当前地产遇冷、疫情扰动经济活动影响,国内经济运行压力有所加大,在此背景下,外需正在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口的整体强势运行,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在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步伐,而国内稳增长客观上要求货币金融环境适度宽松的局面下,这将为国内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支撑点。4月18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其中对促进外贸出口做出了明确支持部署。在内部经济压力增大的情形下,出口稳定的重要性有所提高,我们认为后续政策端对稳出口将有更多举措。

  4月CPI同比增速录得2.1%,较3月上行0.6个百分点,环比增速显著上行至0.4%。3月PPI同比上涨8.0%,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环比上涨0.6%,较上月上行0.5个百分点。疫情和国际局势双重压力下,食品项环比回升。一方面,4月疫情再度出现多点爆发,华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疫情卷土重来,居民囤货需求火热,带动了食品价格上涨,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8.8%、7.1%和5.2%。值得注意的是,物流不畅更加剧了供给端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CPI粮食、食用油价格继续超季节性上行。同时,猪肉价格在4月也出现反弹,环比涨幅为1.5%,较上月上涨10.8个百分点,主因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有序开展及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但当前生猪的潜在供给仍处于过剩状态,后续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可能不强。

  非食品项环比回落,但仍略强于季节性规律,能源及工业成本上升助推价格上涨,服务价格为拖累因素。国内成品油在4月内两次调降,但出厂价较3月有所抬升,对后续能源价格的走向形成潜在压力。

  资料来源:WIND,光大信托研究院从高频数据看,进入5月以来,鲜菜、水果价格出现了一定回落,猪肉、鸡蛋价格持上涨趋缓。俄乌地缘冲突局势仍不明朗,油价、粮价上涨风险尚未消退,5月中旬国内油价有所调高。

  资料来源:WIND,光大信托研究院4月PPI同比上涨幅度回落0.3个百分点至8.0%,连续6个月回落。生产资料上涨幅度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至10.3%;生活资料价格同比较上月有所上涨至1.0%,较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4月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高位震荡,但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助推之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偏强,对PPI上行形成压力。国内保供稳价措施积极推进,黑色系涨幅有所回落,形成了对PPI上涨的抑制,但国内基建稳增长的预期依然较高,黑色系商品价格回落有限。海外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叠加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抑制,能源价格仍有上行压力。

  2022年4月新增社融9102亿,同比少增9468亿元,市场预期2.03万亿。4月社融读数再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在3月大幅上扬后转为收窄,低于市场预期约1万亿。

  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新增仅3616亿元,是2009年12月以来的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的最低值。宽信用明显受阻,在疫情对经济的扰动下,实体经济融资意愿下降明显。

  其中,委托同比少减211亿元,信托融资同比少减713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多减405亿元。1-4月数据合并来看,委托与信托相比2021年同期共少减3315亿元。经济下行压力下,金融监管力度有阶段性的边际放松趋势。图9:4月社融增量再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居民端,新增居民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额扩大至7453亿元。其中,居民部门住房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不含住房的消费减少1044亿元,同比少增1861亿元;经营减少521亿元,同比由多增转为少增1569亿元。一方面,国内本土疫情蔓延仍然对经济活动构成制约,另一方面,地产销售维持低迷导致居民住房承压。企业端信贷,短期和票据融资仍为主要支撑,中长期同比出现减少,指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问题尚未解决。

  本月信贷表现不佳,但我们维持此前判断,我们认为实体经济需求前景并不黯淡,在疫情频发的宏观背景下,短期和票据融资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在“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层面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中长期提升的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本轮疫情对经济冲击最大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当前物流的初步好转可以看做是一个先行指标,但实体经济需求的恢复仍需时日,预计在6月才会有明显恢复信号。

  在财政政策端,4月末中央局经济会议重申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作为“全力扩大国内需求”的主要抓手。基建投资是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开局的重要支柱。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建发力仍有掣肘因素存在,一是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带动土拍收缩,进而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同时疫情防控支出也对地方财政形成影响。二是城投资金监管仍然较严,影响了基建的融资,4月基建投资情况已展现出资金不足的情况。5月17日财政部再提“增量政策工具”,但对于“增量政策工具”并未给出任何细节,市场讨论较多的是特别国债等“工具”,历史上,我国曾四次发行特别国债,第一次为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补充四大行的资本金。第二次为2007年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向中央银行购买外汇,从而注资成立中投公司。第三次为2017年续发到期的特别国债。第四次2020年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等基建项目。当前,国内经济运行疲软,抗疫对财政的影响较大,年内稳增长将基建摆在重要位置,均指向财政对增量资金的需求,也意味着特别国债可能渐行渐近,同时,我们认为城投债的监管小幅放松也是可能的举措。

  货币政策端,近期,政策端信号频出,4月6日和4月13日,国常会7天两次定调货币政策。4月18日,央行、外汇局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三方面,提出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4月25日全面降准,释放约5300亿元长期资金。在5月9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将“有力扩大信贷投放”改为“合理投放”,更加关注中长期的增长动能,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预期将加快结构性工具的落地,向重点领域投放中长期。整体看,结构性工具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总量性工具虽仍有空间但动作不会过大,核心是保障货币总量的合理充沛,结合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我们认为结构性工具的主要支持目标在基建、高端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等几个方向。

本站 吃和睡觉,你选择什么?但对这位吃货兼睡神来说,吃和睡都特别重要! 你们做了我一直不敢做的事~哈哈哈 不对,后面有人,你是谁你给我出来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