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指定参考教材发生变动,《西方经济学》由原来的高鸿业版本换成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同学们的复习策略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下面凯程陈老师为大家总结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以供2018考研学子使用。
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含义:1地域概念;2市场价值概念;3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概念;4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而非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所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缺点: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另外,GDP平减指数倾向于低估生活成本的增加。
也称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指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同一篮子产品与服务在某个基年的价格的比值,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优点: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缺点: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此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另外,CPI是拉氏指数倾向于高估生活费用的上升,这是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消费者有机会用不太昂贵的产品去替代相对昂贵的产品。
是指一个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GDP缺口。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和消费减少的经济效应,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进而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挤占效应并不明显;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完全挤占私人支出。
是指人们只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而忽视了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短期内,货币幻觉对消费,投资等产生影响,例如当利率下降小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幅度时,投资者可能因为名义利率下降,而大量借入资本投资。但是货币幻觉只能在通货膨胀的一定幅度内出现,当通货膨胀普遍化和加速后就不复存在。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1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2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3通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涨。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拥有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而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那么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
是指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显著地下降。通货紧缩就起本质来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另外,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
通货紧缩的影响有:1加重企业债务负担,使资源大量闲置浪费;2形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3市场信号失灵,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是根据货币可以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来表示的货币量,用表示。货币需求是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实际货币余额衡量的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物价水平P的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会感到更加富有,并更多地进行支出。这就被称为“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是指价格总水平的降低导致消费和投资都增加的一种经济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帕廷金把庇古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结合起来提出的。它既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也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实际余额效应认为: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持有货币的实际价值上升,于是,一定数量的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增加了,而且个人的流动资产有了剩余;这样,部分增加的流动资产用来购买商品,消费增加;另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借出去,这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利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这样,实际余额效应既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投资。
费雪方程是反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关系的方程,可以表示为:r = i– 。费雪方程式说明名义利率可以由于两个原因而变动:由于实际利率变动或由于通货膨胀率变动。
也称“皮鞋成本”,是形象地衡量发生通货膨胀时减少货币持有量而发生的成本。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而名义利率增加又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人们为了降低实际货币余额减少带来的损失,必然更频繁的去银行取钱——例如他们会一周两次各取100元,而不是一周一次200元。这种减少货币持有量的不方便就是通胀的鞋底成本,因为更经常地去银行使皮鞋磨损得更快。
是指企业为改变销售商品的价格,需要给销售人员和客户提供新的价目表所花费的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的成本。它是新凯恩斯主义为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并证明其所主张的价格粘性的重要理由。
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菜单成本非常小,不可能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但另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菜单成本虽小,但由于总需求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粘性,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引起周期性波动。
古典经济学把宏观经济体系划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个部分,并且认为这两个部分是互不影响的,这就称为“古典二分法”。
实际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并且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在现实中,在长期,货币供给变动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而在短期,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古典二分法失效。
指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的无关性,即货币在经济体中的作用只是影响价格水平和名义国民收入,而不会影响投资、消费、就业和产量等实际变量,所以货币只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经济无实质影响。在长期中,货币中性成立,但是在短期中,货币非中性,货币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凯恩斯认为是短期价格刚性使得货币非中性,而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是人们的预期错误或政府的干预,使得短期货币非中性。
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例如,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由于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
实际汇率有时被称为贸易条件,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表示按什么比率用一国产品交换另一国的产品。在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关系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如果实际汇率高,外国产品就相对昂贵,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如果实际汇率低,外国产品就相对便宜,本国产品就相对昂贵。
是一种汇率决定理论,实际上是一价定律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它认为如果货币在各国国内具有相等的购买力,那么这时的汇率就是均衡汇率。如果1美元和6元人民币在各自的国内可以购买等量地货物,则1美元兑换6人民币便存在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思想基础是,如果一国的货币相对便宜,那么人们就会购买该国货币并在那里购买商品。购买力平价受到的限制有:第一,许多产品不易于交易;第二,贸易产品不总是可以替代。
又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的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因素,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经济结构的变动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
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性质上是属于过渡性和暂时性的,它通常源于劳动的供给方。比如,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会有一些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正常的,并不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造成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有:1技术变化,2消费者偏好的变化,3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凯恩斯认为,结构性失业是长期性的,且通常源于劳动的需求方,因此它是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的;但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通过对劳动者工资的调整,可以引起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因而可以消除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不可能长期存在。
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使得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的普遍地失业。
指货币工资不能随劳动需求和供给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调整的现象,尤其指劳动力需求低于供给时,货币工资由于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从而表现出一种向下的刚性。工资刚性是凯恩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也是从供给方面对失业的一个基本解释。
工资刚性的原因有:1工会的存在;2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使企业不敢轻易调整工资,而宁愿接受生产数量的变动;3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一条折弯的劳动供给曲线,降低工资可能会使人才流向其他企业。
那些已被企业雇佣的工人,一般都想使企业保持高工资。局外人即失业者,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因为他们只有在低工资时才会被雇佣。局内人和局外人这两利益集团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认为,每个企业都需要一支受过特殊培训的劳动队伍,而对新雇员(局外人)的培训通常是由在职工人(局内人)来完成的。在职工人担心培训了新工人,他们与企业讨价还价时的地位就降低了,因此并不愿意与企业持合作态度。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对新雇员实施低工资,经培训后的雇员就可能被提出高工资的企业“挖走”。因此,企业只能通过向新老雇员支付相同的报酬来解决这一矛盾。由此,“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就解释了为什么存在较高失业率的情形下,企业仍给新雇员支付较高工资的现象。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得工人的生产效率更高,因此企业倾向于支付给工人比劳动力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以促使工人生产率提高,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一般认为,如果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于其他从事同种工作的工人的工资,那他就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前途的“好工作”,并为了保持这种好工作努力工作,这就会使得企业效率提高。
同时,高工资刺激产生高效率,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劳动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失业。效率工资理论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证明其所主张的工资粘性的重要理由。
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指的是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即:,这个保持不变的人均资本存量k*,叫做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会收敛于资本水平k*。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不再变化的状态叫稳定状态)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相对而言,是指以超过劳动力增长的速度积累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但是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人均占有资本量的增加,即资本-劳动比率上升。资本深化一般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进步,而纯粹的资本广化则没有什么技术进步。
是指在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时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净边际产量等于总产出增长率:MPK–&= n–g.
黄金律具有如下性质: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高于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每个人的平均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律水平,则该经济只能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水平。
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指在剥离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在发达国家确实主要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索洛剩余”不仅包括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包括经济制度的改变对经济的贡献,如建立市场经济,降低交易费用等。
用公式表示为:y-y*=-a(u-u*),其中y代表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
奥肯定律的重要结论是:1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速度,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2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的关系。
是指旨在减弱短期经济波动,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围绕其长期自然率上下波动,稳定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外在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例如,面对总需求增加的冲击,减少货币供给以抵消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从而稳定总需求;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选择扩大总需求的政策。
又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全面扩张;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进入繁荣。
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高居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治理滞涨的办法一般是紧缩通货,扩张财政。弗里德曼认为滞涨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而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是一条反应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叫做IS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由于利率上升而引起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是一条反应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和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政府购买乘数说明,财政政策对收入有乘数效应,原因是根据消费函数C=C(Y-T),高收入引起高消费,当政府购买增加时,国民收入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消费,消费有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消费,如此循环,于是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
用公式表示为:,MPC是边际消费倾向,MPC越大,则投资乘数就越大;MPC越小,则投资乘数就越小。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假设:1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2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3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挤出效应)4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ΔG=ΔT时,ΔY=kgΔG+ktΔT=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1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产生巨大促进作用;2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收入增加等于政府购买增加;3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又称“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此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不能对投资和有效需求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情况就称为“流动性陷阱”。
是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这样一个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传导过程;二是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的过程。
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M→E→I→Y,利率不起重要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的。
由于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物价水平P的下降,实际货币余额 增加,消费者会感到更加富有,并更多地进行消费,消费增加使得IS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扩张性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这就被称为“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是对凯恩斯模型的一种补充,解决了凯恩斯效应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缺乏弹性两种情况下不起作用的难题,从而论证了在价格和工资可以自由调整的情况下,经济能够自动回归均衡状态。考虑到庇古效应,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大大增强。
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的能力,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
是指人们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是指通货膨胀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的百分比。由菲利普斯曲线得知,在短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高失业;又由奥肯定律知,降低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增加,实际GDP会减少。牺牲率就是用来衡量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的。
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是巨大的;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如果政府能够可信的承诺降低通胀,那么牺牲率可以为0。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每降低一个百分点,一年的实际GDP必须牺牲5%。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可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价格螺旋)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垄断利润)。
是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假说。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自然率”的存在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只有在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能奏效。自然率假说从理论上论述了政策作用的有限性,为理性预期学说确立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是用来描述历史对自然率的长期影响的术语。滞后性是一些经济学家向自然失业率提出挑战的一种机制。自然率假说认为,总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而在长期中,经济将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但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提出总需求甚至在长期中也能影响产出和就业而向自然率假说提出了挑战,他们指出存在若干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衰退可能通过改变自然率而给经济留下长期伤害。
根据生活费用变动情况自动调整工资水平,使之与规定的物价指数变动保持一致,从而抵消物价上涨造成的名义货币工资的贬值,这就是所谓的“工资指数化”。
缺点:当经济遭受不利冲击时,产出下降,这就要求国民收入中工资下降,但是指数化阻止了工人的实际工资的下降。
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是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到央行最终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开始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的这段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自动稳定器调节机制: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累进税);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从经济衰退和繁荣两方面分析)
预期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预期影响着各种经济行为。当决策者估算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对政策变动做出什么反应。卢卡斯认为传统的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对这种传统政策评估的批评就是卢卡斯批判。
是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有采取不同政策的倾向,或者说一项起初适合于今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不再适合于明天。
政府行为如果经常时间不一致,会使公众不再相信政府,甚至采取相反的政策,这会提高政府政策的运行成本。因此,政府应减少时间不一致性,在公众中树立可信的形象。
时间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目标多样化,例如,在工资谈判前,政府公布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希望以此来抑制工资上升,如果工会同意不增加货币工资,那么政府很可能想抓住这个机会来减少失业,结果由于工资已被钉住,更快的货币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结果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因此,由于时间不一致性,工会会想法来阻止政府所设想的目的的实现,结果导致政府政策无效。
是指中央银行宣布以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通常较低),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背离这一目标时调整货币供给。与名义GDP目标制一样,通货膨胀目标制也把经济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分开。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上的优势是易于向公众作出解释。
作用:1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未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2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未来债务本息的现值等于现在的赤字额,因此用债务筹资的减税政策并不影响消费。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更重的税收。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因此减税对经济没有影响。
李嘉图定理成立的前提假设:1消费者是理性的和向前看的;2消费者不会遇到借款约束;3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
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为:C=aW+bYL,a代表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W代表初始财富,b代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代表年收入。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们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暂时性收入,另一部分是持久性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持久收入(YP)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为:C=b·YP,C表示消费,b表示持久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YP表示持久收入。
是指当影响消费的一种变量的变动是不可预测时,消费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动是不可预测的。根据霍尔的观点,持久收入假说和理性预期的结合意味着消费遵循随机游走。其推理如下: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面临波动的收入,并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消费在不同时期保持稳定。在任何时刻,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改变自己的消费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使他们修正其预期的消息。如果消费者最优的利用所有可能获得的消息,那么,他们应该只对那些完全不可预期的事件感到意外。因此,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期的。
用公式表示:q=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q 1,不会有投资;q 1,会有新投资。托宾通过q值把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推进了传统投资理论的发展。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给定当前有关公司的经营前景的信息,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对公司价值的充分的理性估计。这一假说建立在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1在主要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每一家公司被许多专业基金经理人密切关注;2股票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确定的。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启示是:股票价格应当遵循随机游走的方式,这意味着根据可得到的信息是不可能预测股票价格的。
加速模型是指描述收入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模型。用方程表示为:It= v (Yt–Yt-1),资本-产量比v1被称为加速数。
加速数模型的含义是:1净投资是产量变化量的函数,而不是产量绝对量的函数;2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幅度大于产量的增长幅度;当产量减少时,投资的减少幅度大于产量的减少幅度。)3要使投资保持增长,产量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如果产量水平不变或下降,投资水平必定下降。
加速模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1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2生产技术水平不变,即资本-产量比固定不变。
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央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所以也称高能货币。
基础货币具有四个属性:1可控性,是央行能调控的货币;2负债性,是央行的负责;3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4初始来源唯一性,其增量只能来源于央行。
货币乘数用公式表示为:k=(Rc+1)/(Rd+Re+Rc),Rc其中为通货-存款率,Rd为准备金-存款比率。通货-存款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的下降都能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
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
商业银行将自己持有的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它表现为再贴现票据金额的一定折扣率。再贴现率是由中央银行公布的,是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再贴现率的特点:1短期性,再贴现票据一般不超过一年;2官方性,再贴现率是央行确定的官方利率;3基准性,它是一种基准利率,其他利率赖以变动和调整的基础。
又称平方根公式,它是对凯恩斯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该模型分析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交易,成本则是放弃把货币存在银行里所得到的利息。它描述了个人对货币资产的需求正向地取决于支出和去银行的成本,而反向地取决于利率。
亦称准现金,是指获得了货币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准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储蓄、定期存款、政府债券等。由于其可以随时兑换成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直接影响,是潜在的货币供应量。准货币的存在使得货币需求变得不稳定,货币当局对准货币的控制能力有限,从而使货币政策变得复杂化了。
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一部分货币购买力由资产持有者向货币持有者转移的现象,这种转移犹如赋税一样减少了货币持有者的实际财富,因而被称为通胀税。
通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政府,在通胀中政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收益:1扩大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其收入;2通过贬值减少国家未偿还债务的实际价值;3直接增加税收收入,因为通胀会使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名义上增加,纳税等级自动上升,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是指人们随时间的推进,重新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它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一种思想: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劳动的供给量取决于工人面对的激励。当工人得到的报酬增加时,他们就愿意工作更多的时间;当工人得到的报酬减少时,工人愿意工作的时间就会减少。时际劳动替代会影响劳动供给,因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它是就业波动的一个原因。
是一种关于储蓄和国民收入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增加了个人储蓄和财富,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由于消费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减少,进而导致萧条,因此节俭对国民经济来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
是关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其基本内容是,为了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地政策;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求几种相互独立的有效的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指出应运用N种独立的工具进行配合,以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这一结论对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
又称餐桌曲线,是描述税收和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提出。其中心意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高于或低于最佳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该尽量避免。
萨伊定律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就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该观点认为:1商品的买卖实际上只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2在交换中,货币只是在一瞬间起了媒介作用,卖主得到货币马上又会购买商品,供给者就是需求者;3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萨伊定律的根本错误在于:把资本流通和简单商品流通相等同,忽视了存在于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棘轮效应是指,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杜森贝利认为,人们在决定自己的消费时易受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
指实际总续期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者说,是指在充分就业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
通货膨胀对产出的正效应,即推动经济增长,需具备以下条件:1经济社会中有闲置资源的存在;2存在较强的“货币幻觉”;3通胀是“温和的”。
本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用公式表示为:ηx+ ηm1。
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于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在贬值初期,ηx+ ηm1,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在中长期,ηx+ ηm1,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是指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损失之后新创造的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核算指标,其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
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在一起所计算出的指数。例如,通货膨胀率为5%,失业率为5%,则遗憾指数为10%。这个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这个指数越大,人们就会感觉到越遗憾或越痛苦。
乘数-加速数模型将二者结合起来,解释在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和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
指不能迅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工资。新凯恩斯学派提出粘性工资的理由:合同的长期性,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效率工资论,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存在。
指经济变动中名义价格调整缓慢的倾向。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粘性的原因:市场的不完全性,工资的粘性,菜单成本,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1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明确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及严重破坏性;
2摒弃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抢救;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计算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是:I=(R-C)/C=净收益/成本
公式中,R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也是重置成本;价格R1,R2,…,Rn为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J代表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的减少和重置成本的上升都会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例如,降低工资对单个厂商而言,可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进而扩大生产,增加雇佣工人;但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人工资,社会总体的消费会因收入的减少而下降,总需求的下降最终导致产出和就业的减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