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应对困难挑战中显现强劲韧性

  • 2022-08-28
  • John Dowson

中国经济在应对困难挑战中显现强劲韧性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波动。1-2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开端。3~4月,由于新一轮的疫情及其他超出预期的因素,使得经济下滑的压力骤增,四月份的主要指数出现了严重的回落。从五月份开始,随着疫情的控制和一揽子稳定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的经济逐渐恢复了稳定。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出复苏的趋势,物价基本稳定,就业情况有所改善,国际收支也趋于稳定。今年上半年, GDP比上年同期增长2.5%,第二季度增幅0.4%;CPI较上年同期增长1.7%,低于全年预测的3%;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个,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从第二季度开始一个月一个月的下滑;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兆美元。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高通货膨胀率和滞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况下,经济快速复苏,价格总体稳定,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企稳回升,成绩来之不易。

  有效统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定增长。在新一波的疫情面前,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动态调整优化防控措施,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疫情防控更加精准科学。与此同时,要加强稳定增长,把既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适时出台和实施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把重点放在稳增长稳市场、保就业上。相关部门、各地区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靠前发力,适度加力,以扩大有效需求,打通瓶颈,提升市场信心,把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促进经济快速恢复。

  要加强保障供应和价格的稳定,确保价格的稳定。为了应对国际商品价格的急剧上升,国内市场的物价受到了影响,我们要做好农业稳产、提高产量、强化食品安全;加速释放优质煤炭产能,积极推进一大批能源工程,强化能源保障供应、稳定物价,有效地缓解了进口通货膨胀的压力,使市场物价基本稳定,这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高通货膨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充分显示了我国的体制优势。

  为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采取一切措施。面对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形势,我国应把重点放在“就业优先”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稳定市场主体,稳定就业,保障基本民生。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稳岗返还、留工补助、留工培训等扶持政策,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服务,扩大对农民工的劳务派遣,开展“暖心活动”。坚持稳定民生的底线,大力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依法严惩哄抬物价,持续上调基本养老金惠及约2亿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

  我们要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开放,把吸引外资的基础上稳定下来。为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适时出台外贸保稳提质的政策措施,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不断改进我国的营商环境,实施《新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FDI增长势头迅猛。

  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在短期内稳定反弹,稳定了整体经济,显示出强大的弹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有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得到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将持续稳步复苏,加速回归到潜在增长水平。

  目前,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越来越不稳定,我们的经济复苏根基尚未牢固,要想稳定整个宏观经济,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我们不仅要正视经济复苏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我国的经济平稳复苏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通货膨胀水平继续上升。美国六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9.1%,创下40年来最高水平;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8.6%,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主要经济体,如联邦储备委员会,增加了利率,加速了财政紧缩的步伐,债务偿还的压力快速增加,并且增加了经济停滞和衰退的危险。最近,世行将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长速度降到了2.9%,低于一月份的预测值1.2个百分点。由于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导致了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这对我们的出口发展不利。各大经济体的货币紧缩也会对我们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复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消费需求的复苏还需加大力度,投资增长的势头还有待加强。二是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受能源原材料、用工成本上升、订单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利润水平有所下滑;涉外服务业复苏缓慢,小型企业经营依然艰难。三是经济复苏需要更多的动力。与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的形势比较,此次复苏的动力结构出现了转变,平台型经济增长势头减弱,出口扩大空间缩小,急需培育新的增长点。四是重点人群的就业压力加大。16-24岁居民的城市调查失业率呈上升趋势,这给消费需求的复苏带来了新的限制。五是物价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国际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对我国的输入效应逐渐显现,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另外,在某些方面,风险逐渐显现,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虽然目前经济复苏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但总体上,我们仍然具备许多战略优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等重大冲击,我们积极出台了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在政策上适当向前倾斜,同时坚持不“大水漫灌”,政策的规模和力度都要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扩大了政策的回旋余地。我们有充分的条件和能力,克服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使我国经济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今年7月28日,中央局会议强调,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以最大的精神把工作做好。

  推动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政策和举措落地见效。目前,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才刚刚出台,有些政策尚未真正落实,有些还存在着很大的执行空间。要坚持宏观调控的合理、适度,把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也能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发挥更大的政策效应。要强化宏观调控,注重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复苏,一方面要强化逆周期调控,另一方面要留出政策空间进行跨周期调整;在保证宏观调控的同时,不会对未来造成透支。要有战略眼光,不要受短期指标的影响。协调推动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提高内生动力。

  深化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目前,提高有效投资仍然是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继续加大交通、水利、市政管网等基建和民生补短板的投入,大力、有序地推动“十四五”计划102个重点项目的实施,积极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中来。积极开拓新的有效投资空间,适当提前布局5 G、数据中心等新的基础设施,并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项目融资的支持,利用新出台的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工具,形成有效的实物投入。强化拉动拉动拉动作用,落实好“促消费”政策,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乡村扩展,加速消费。

  改革要进一步加强,要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面对的问题越多,我们就越要坚持改革,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坚持“三年”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继续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分配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的改革,加快建立信息基础制度,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流通和利用。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增强市场信心,出台具体措施,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稳定就业和稳定价格。稳定就业和稳定物价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复苏的关键。要加强稳就业政策的落实,坚持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帮助市场主体缓解困难、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缴费阶段性减免、扩岗补助等政策效应。要大力发展灵活的工作方式,增加就业的弹性。继续强化食品安全,提高能源供给和保障能力,确保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加快发展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我国的数字化转型已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以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机器人及智能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促使制造方式发生性变革,制造组织向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转变,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生态加速建立。要加速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变,要加强对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速新的绿色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