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经济数据给世界带来好消息

  • 2022-10-12
  • John Dowson

美媒:中国经济数据给世界带来好消息

  对于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美国多家主流媒体予以高度关注,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增长3.2%给全世界带来了好消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下降后接下来的4月到6月实现正增长,这意味着中国避免了经济衰退。中国防疫措施的积极效果通过中国最早恢复经济反映出来。这样的结果其实在意料之中,中国回归经济正增长,对全世界都是好消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对被疫情肆虐的全球来说是一个“亮点”,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成功遏制国内疫情。

  福克斯新闻台发布了题为中国是“疫情中第一个崛起的经济体”的报道,认为中国采取了有力的抗疫措施,因此经济恢复速度快于主要经济体。

  湖北神农架、巴东、宜昌和丹江口等地,发现多个鱼类新物种和新纪录种。过去近一年时间内,调查团队对湖北境内的神农架林区、巴东县、丹江口市、点军区、石首市、蔡甸区和黄梅县7个试点调查区域,进行了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阶段性研究结果。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湖北阳新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10日在线上启动。本次活动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国妇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主办。

  必须掌握新一轮技术变革对数字化人才需求的大趋势,回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按照交叉融合的思路,抢占数字化人才高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在“天宫”开讲。

  十年来,我国的“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创新成果世界瞩目。记者了解到,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不仅单机容量排名世界第一,还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研发、制造、安装带动了我国水电装备全产业链的升级换代。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千蚕基因组”),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实现了家蚕这个物种遗传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家蚕”。

  航天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每一次航天发射、每一次航天科技成果的发布,都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塔拉滩的变迁让人惊叹,蓝色的光伏海洋,绿色的重生牧场,白色的成群绵羊……这一切,构成了塔拉滩的绿色生态风景线

  项目于2021年初开始建设,工期910天,建成后将有力提高河北省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截至2021年末,从业人员超过398万人,同比增长18.5%。地理信息产业通过“数实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业态,成为各界看好的“时空信息新基建”。

  数字医疗游戏不仅可以引入最新的软硬件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互动性强等优势,有利于创造适合特殊患者的全新应用场景。

  夸父逐日,是无数中国人自幼耳熟能详的神话。今天,神话正在变成现实——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正在试图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

  题: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工作者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天眼”望星河、“蛟龙”探深海、“高铁”驰神州、“5G”联天下……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国家发出强烈信号,澳门科研人员的能力被充分肯定,这必将鼓舞澳门科研人员努力在新时代为国家作出新贡献、创造新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