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的“经济效应”

  • 2022-10-12
  • John Dowson

校园足球的“经济效应”

  导语:足球是世界通用语言、全球化产业,能凝聚人类情感、联合社区、激励斗志、感化人心、消融矛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校园足球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辐射深远。

  显性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表面上可以看见的经济利益。拿一个足球俱乐部来说,经营一个俱乐部可不是慈善活动,赢球夺冠固然重要,但获得盈利依旧是很多老板和经理们的首要目标。而一个足球俱乐部的收入不外乎就是门票收入、广告收入以及球员转会的收入。

  对于不同级别、不同发展路线的俱乐部来说,其各个收入所占比例是大相径庭的。可能很多人认为门票和广告收入会占据俱乐部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想想当初的托特纳姆热刺队,用自己培养的当家球星贝尔换回了皇马俱乐部的8530万英镑,创造了当时足坛历史上的转会费之最,这也让热刺队这支英超小球队获得了足够多的盈利和运营预算。

  隐性经济,则是足球经济带来的衍生品。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作为球迷不会总甘于一个人在家独自欣赏。走出家门,约上三五个好友,去酒吧边喝酒边看球,又或是在路边找一家大排档,边撸串边聊球,这才是作为球迷的必要“修养”。

  因此,比如在世界杯期间,很多酒吧、餐馆的营业额都大幅上升,这都要归功于足球经济带来的红利。当然,除此之外,足球周边产品也成为了隐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球星球衣、赛事足球、球星卡等等,无不让很多商家尝到了甜头。

  一言蔽之,足球经济带动了传媒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机遇。

  足球作为全球最大的运动,在全世界拥有16亿球迷和足球产业,其生产总值每年都高达5000亿美元,占整个体育行业总产值的40%,被誉为世界第17大经济体,而世界杯更是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首先是电视转播费、商业赞助、纪念品、门票以及旅游收入等等。但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赛事的转播费成了创收的大头。尽管国际足联号称自己是非盈利性组织,但它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体育机构。如今,足球竟也能助力于GDP的增长。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其意义早已超越了足球本身,足球产业化下的经济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据统计,去年世界范围内的足球产业生产总值便已超过5000亿美元,足球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显而易见。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五大联赛成为了足球的代表,也是足球迷的日常精神食粮。而疯狂的足球迷也支撑起了各大联赛的关注度和话题,同时养活了无数赞助商、媒体转播和足球媒体从业者。加之欧美市场早已成熟的球市和运作机制,使得许多俱乐部连年获得盈利,这也让足球经济真正在全球范围内铺开。

  而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对于足球迷来说更是一场“饕餮盛宴”。拥挤的酒吧、喧嚣的街道和火热的收视率,这是世界杯期间的常态表现。作为去年的世界杯冠军法国队,在这场全民激昂的赛事中夺得冠军后也为国内经济带去了“正能量”,2%的全年GDP增速与足球经济的影响不无关系。

  同时,法国队在夺冠过程中也为国内的电视媒体、服饰、餐饮和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很多球迷为了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高清电视机就成为了他们的青睐产品。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法国人的家电支出上涨了1.2%,其中高清电视则贡献了绝大部分。可以说,一个足球世界杯冠军,对于拉动法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体教结合”在中国从未像今天这般,因为足球而亲密无间。因此,校园足球不仅着力提升足球水平,更是要塑造一个个更完整、更有活力的人,我们所奋斗的“德智体”均衡发展的目标,或许真将在若干年后兑现。

  有例为证。在“拥有最多体育赛事”的纽约、“对体育有宗教般狂热”的芝加哥等美国都市,学校教育与体育是密不可分的,最好的运动员,往往也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在纽约大学,除个别项目外,绝大多数体育项目的运动员毕业率超过90%,比没有体育专长的普通学生毕业率还要高;在芝加哥一所学院,经常参加体育专项培训和比赛的约250名学生,平均成绩都是B+以上。中美体育国情的差异,让习惯了“教育与体育各顾各”的笔者实在惊讶。

  据了解,体育培训,百余年前开始,渐渐发展为美国全日制教育系统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体育对培养学生刻苦、自律、愈挫愈坚等素质大有帮助,并最终转化为学习动能;足篮排等集体运动,让人在价值观方面收获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等;面对面的训练与对抗,教会人敢于直面人生和命运挑战的胆量与勇气。但凡课本里读到的,都能在现实中体悟——这是“育人”的最高境界。

  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体育产业的“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校园足球”也是一张瞄准未来的“经济牌”——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超级大国,仍是美国。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为3200亿元,不及美国的1/10;但是,国务院“若干意见”给12年后的中国体育产业设定的目标为5万亿元,近20倍于今日。

  破冰的焦点在哪里?足球。美国的体育产业是靠美式足球、棒球、冰球、篮球等高水平职业赛事作为驱动核心。诸如,一年一度的玫瑰碗决赛,可以吸引1.5亿美国人坐在电视机前;NB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一个赛季足以超过25亿美元,一个篮球迷买一张球票可能只需50美元,但是他在球场停车、喝水、吃东西等连锁消费可能高达300美元;2013年,总部在芝加哥的一家大学体育联盟,靠出售中西部十几所高校的美式足球和篮球转播权,竟然入账3亿美元。凡此,令人咋舌。

  【生态体育】分享群体和竞技赛事版权资源,共享场馆小镇园区综合体资源,畅享体育培训健身旅游资源,提供赛事运营组织策划、体育培训健身指导、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咨询,打造全方位全产业链体育文化产业休闲服务创新发展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