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11月信心指数低于50

  • 2022-11-08
  • John Dowson

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11月信心指数低于50

  2022年11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89,下探至50荣枯线以下。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经济正企稳回升,但国内疫情仍在反复,面对的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预计未来一个月我国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

  本期调研中,首席经济学家们对10月CPI同比预测均值为2.39%,PPI同比预测均值-1.16%;消费增速预测均值为1.73%,工业增加值增速预测均值为5.2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均值为5.86%;外贸方面,10月进出口同比均为负增长,贸易顺差851.5亿美元,低于预期。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0月信贷数据预测值均较上月回落,其中新增预计将降至8833.33亿元,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降至1.58万亿元,M2同比增速降至12.02%。给出存利率及存准水平预测的10位经济学家均预计,未来一个月这三项指标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小。

  10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1768,经济学家们预计到本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贬至7.28,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由上月底的7.11再次下调至7.2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经济学家们认为,未来的发展要以国情为出发点,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他们认为,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促进商品、服务、人才等生产要素更大规模、更方便地流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过制度型开放促进经贸投资提质升级。

  2022年11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89,下探至50荣枯线以下。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经济正企稳回升,但国内疫情仍在反复,面对的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预计未来一个月我国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2023年,全球“滞胀”格局仍将延续,压力重心从“胀”更多转向“滞”,供应链重塑、产业链优化、结构性调整和全球化蓄势则将潜在提振业已受损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胀势能将渐次衰减,但通胀中枢还将长期保持在相对高位;低利率时代终结,全球加息顶点将至;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有望得以有效释放,熵减之路上的新一轮战略布局机遇也将随之出现。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表示,2022年,面对疫情再次暴发和俄乌冲击的超预期影响,我国推出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经济在二季度跌入谷底后呈现回稳势头,预计2022年四季度经济增长5%左右,全年在3.5%左右。与此同时,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需求不足矛盾凸现,青年就业压力加大,市场主体预期转弱,财政金融风险有所暴露。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稳增长放在突出地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着力稳定市场信心。

  经济学家们对2022年10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39%,低于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9月值(2.8%)。其中,毕马威康勇给出了最高预测值2.9%,工银国际程实、渣打银行丁爽、海通证券梁中华、兴业银行鲁政委和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李文龙给出了最低预测值2.2%。

  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PPI同比增速将为-1.16%,较统计局公布的上月值(0.9%)下降2.06个百分点。调研中,该指标的预测最高值为1.5%,来自招商银行丁安华;最低预测值为-1.7%,来自渣打丁爽、梁中华和摩根大通朱海斌。

  长江证券伍戈表示,欧佩克宣布疫情以来最大规模原油减产,北溪管道爆炸加剧天然气紧张,诸多供给冲击支撑短期大宗价格。与此同时,国内地产疲弱,基建将带动相关价格修复。预计未来PPI环比或小幅回升,但同比在基数效应下趋向负值。政府猪肉储备投放量创单月新高,CPI触3%后将回落,核心CPI仍将维持低位。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公布值为2.5%,本月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这一指标将下降至1.73%。其中,5.2%的最大值来自丁安华,渣打丁爽给出了最小值-2.5%。

  梁中华认为,10月各地疫情继续变化,根据他的测算,10月受疫情影响的地级市数量较9月增加,可能继续对消费形成抑制。从PMI分项看,10月餐饮、住宿指数低位回落,已经降至33.8%和28.9%。根据高频数据,10月前23天乘联会乘用车的批发和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3%和12%,较9月双双走弱;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又扩张至-20.3%(9月为-13.5%),拖累地产周期类消费。因而,他预计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或继续下滑至2.0%。

  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低于上月6.3%的公布值,本月预测均值为5.24%。其中,招商证券谢亚轩给出了最小值4.3%,英大证券郑后成和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给出了最大值6%。

  民生银行温彬表示,10月官方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至49.2%,其中生产指数回落1.9个百分点至49.6%。10月疫情反复叠加内外需回落,以及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导致制造业景气度下降。从几项开工率高频数据看,10月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由82.2%小幅回升至82.4%,但螺纹钢主要钢厂开工率由51.5%回落至49.2%,汽车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由61.2%回落至56.3%,全钢胎由56.1%回落至48.2%,开工率整体呈回落态势。他预计10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回落,且去年同期基数偏高,预计同比增速由6.3%回落至4.5%左右。

  经济学家们对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86%,其中,毕马威康勇、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和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给出了最高值6%,丁安华给出了最低值5.5%。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认为,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继续“双管齐下”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在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财政持续发力、项目储备较为充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部分重点行业投资景气度持续偏高、技改投资需求继续释放、民企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和金融支持持续发力等因素推动下,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较高增长。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可能筑底企稳。他预计前10个月,基建投资增长9.0%,制造业投资增长10.2%,房地产投资下降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

  调研结果显示,10月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8.74%。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中,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出了最高值-7.5%,工银国际程实给出了最低值-13%。

  英大郑后成表示,房地产方面,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房住不炒”依旧是今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十九大以来,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系统性地低于2017年之前。在此背景下,二十大之后的五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难以大幅上行。

  今日刚刚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10月出口同比增速由9月的5.7%降至-0.3%,进口同比增速降至-0.7%,贸易顺差为851.5亿美元,均低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

  鲁政委认为,在出口方面,伴随海外需求下行,10月出口增速或继续下行。从外需看,10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和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降至49.9%和46.6%,均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结合港口数据看,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较好地跟踪了我国出口数量同比,而10月上旬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降至-9.4%,较9月均值下降9.3个百分点,折射10月出口数量同比将进一步下行。在进口方面,国内疫情反复叠加价格涨幅回落,10月进口同比读数下行。从进口数量看,受疫情扰动,10月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下,降幅超季节性。其中,进口PMI较前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43.9%。由此来看,我国进口需求放缓或带动进口数量下行。从进口价格看,CRB现货指数较好跟踪了我国进口价格同比。10月CRB现货指数同比跌入-1.1%,进口价格同比读数或进一步下行。

  经济学家们预计,2022年10月信贷数据将低于上月,新增将由上月公布值(24700亿元)降至8833.33亿元,调研中,最小值4000亿元来自渣打银行丁爽,最大值15000亿元来自英大郑后成。

  温彬表示,稳增长和稳信贷政策继续加快落地,基建、制造业领域和大行“头雁”作用拉动下,10月信贷仍有支撑,但9月信贷大幅冲量造成“透支”和近期疫情防控加强对生产消费扰动影响下,预计10月新增信贷总体同比持平。

  调研结果显示,10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1.58万亿元,低于央行公布的上月数据(3.53万亿元)。其中,英大证券郑后成给出了最大值1.85万亿元,鲁政委给出最小值1.06万亿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表示,10月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收窄,股票市场情绪仍不稳定,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仍处低位。需求仍处在缓慢修复过程中,企业信贷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增长趋势。他预计10月新增信贷1.2万亿元,信贷增速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4%;社融增量1.9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上升0.1个百分点至10.7%。

  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下降,从央行公布的9月水平(12.1%)降至12.02%。其中,海通证券梁中华给出了最大值12.3%,招商银行丁安华给出了最小值11.7%。

  兴业银行鲁政委认为,10月M2同比在季节性因素下可能下行,叠加10月社融同比增速预计有所回落,M2同比预计小幅下降。

  本次预测中,给出存利率及存准水平预测的10位经济学家均预计,未来一个月这三项指标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小。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表示,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情况下,年底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维持偏松操作,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但同时短期内外部压力仍然较大。人民币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压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持续压缩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当前货币政策不具备下调政策利率的外部条件,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概率较大。

  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10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1768,在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有所贬值,到本月底将贬至7.28,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由上月底的7.11再次下调至7.24。

  德勤中国许思涛认为,在美联储持续收紧政策的背景下,中美利差不断扩大,将继续给人民币带来下行压力。然而,中国仍保持着可观的经常账户盈余,如果增强汇率灵活性可以降低实际利率,亦是可取之策。最近日本央行阻止美元升值的干预行动并不成功,这表明美元的牛市尚未结束。

  本次调研中,首席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为30167.27亿美元,低于9月末30290亿美元的公布数据。

  温彬表示,10月份,美元指数微幅下跌0.5%,主要非美元货币中,日元对美元贬值2.7%,欧元、英镑分别对美元升值0.8%、2.7%;由于衰退预期升温,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7个基点至4.1%;全球上行,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8.0%,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上涨7.3%,日经225指数上涨6.4%。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不过,10月北向资金净流出573亿元,拖累外汇储备规模。综合来看,他预计10月末外储大致持平于上月底。

  环亚研究院李文龙认为,当前阶段,应实施更为精准与更小范围的疫情管控措施,强化“戴口罩、打疫苗、验核酸”三位一体措施,杜绝大规模封控,尽快全面恢复自由流动,消除社会各方面对经济下行的忧虑与预期。同时,为了支持经济复苏,财政政策应继续发挥更大作用,建议对中小企业开展为期三年的减税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恢复造血能力与活力,进而增加社会就业。相对来说,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尤其是面对美联储降息,基准利率无法明显下降,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在全球加息与资本流动波动加大背景下更加注意维护金融稳定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丁安华表示,未来我国经济需求收缩、预期较弱的局面将有所缓解,叠加美欧经济将面临衰退风险、货币政策或将转向,外部环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约束将减小。因此,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稳中求进,在合理运用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的同时,将进一步发挥结构性工具的作用。总量工具方面,一方面,考虑到年末广义流动性仍将处于盈余状态,且目前人民币汇率仍处在贬值通道,今年底明年初或暂时难现降准降息等政策操作;另一方面,将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助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工具方面,预计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企业和居民中长期,重点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清洁碳减排、普惠养老等产业以及房地产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经济学家们认为,未来的发展要以国情为出发点,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他们认为应关注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

  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首席经济学家们认为,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促进商品、服务、人才等生产要素更大规模、更方便地流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过制度型开放促进经贸投资提质升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