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各项数据超预期回落,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攻坚期。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中期)”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元春做了“萧条与泡沫并存的中国宏观经济”的报告,
报告认为,一般如果GDP增速在总体持续回落中出现部分区域的塌方式下滑,将成为进入萧条期的标志。稳投资政策释放、总体高扬、房地产市场回稳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四季度的小幅反弹可能短暂又轻微,2016年一季度GDP还是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在需求走稳的支持下,整个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是一个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率和去年第四季度水平大体相当,今年全年增长应该在7%左右,“十三五”会是一个平稳开局。
看好中国经济,我们有充足的底气。首先,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正常生活就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经济不会陷入负增长,因为保证基本民生的生产,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现在我们观察产业、观察投资会发现,所有与消费相关的产业,像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家具、电脑和手机等,增长都是比较稳定的,这和一些重化工业的困难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
其次,投资在趋稳,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是整个投资增长的“稳定器”。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占投资的比重已达到近24%,而且,基础设施投资不再是高强度的扩张,而是注意立当前、谋长远,特别是结合新型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投资。
当前城镇化不再是大城市单兵突击,而是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交通一体化和供水、供气、供电、供暖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的建设,包含的项目非常多。
从资金方面看,过去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包含的风险比较多。近两年推出了地方债的置换,这实际是把信用担保的主体从地方转到中央,国家发改委、审计署等部门都参与到地方债和发债建设项目的审查工作中,审查之后给予置换一些项目,政府和银行之间融资关系得以改善。
再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做的安排,在经济上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重要安排: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稳增长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增长空间是比较大的;
二是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增加消费,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同时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三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人口的市民化,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
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是抓落实,一是推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行政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国务院为此日前还决定派出督查组。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在走稳,增长的“含金量”在提高,增长的体制机制在趋向成熟和定型,我们对中国经济前景应该充满信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