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2)

  • 2022-11-15
  • John Dowson

2015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2)

  浅层次原因可以概括为: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利益机制的逆向调节与行政性分权导致 的地区割据结合在一起,产生并推动着全国范围内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的重复建设浪潮。

  重复建设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投资建设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投资的投向问题, 即近年来投资方向严重不合理,投向加工工业多,投向原材料工业少,从而加剧了产业结构 的失衡;二是投资的布点问题,即近年来投资布点以行政区域为中心,多头并进,重复布点 ,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全国统一的市场被分割,形成“诸侯经济”。

  投资的投向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利益机制对资源的逆向调节,而投 资的布点不合理、地区结构趋同则与行政性分权导致的地区割据有直接关系。两者的共同作 用导致了重复建设的发生和泛滥。

  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强化利益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以增强我国经济的活力,培 育商品的经济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思路的理论基础无疑是正确的。改革中以承认 企业、地方政府、个人经济效益为基本前提,实行了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等项改革措施,很 快形成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形成经济活跃的原动力。以收入增量分成为基本 的鼓励方式必然使这种利益驱动集中体现在扩大再生产的行为中。因为,只有超计划创收, 才能从中分成,才能获得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单位产品边际利 润率降低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利润总量,也不得不加快生产增长速度。在现有生产条件下, 增加收入很有限,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最简捷的办法是增加投资。这就是改革以来投资欲 望居高不下的微观基础。但是,以利益驱动来鼓励和调节投资的前提条件是价格体系的基本 合理,或者说在经济运转中有一套正常的价格机制来使价格体系保持基本合理。但是,改革 中由于种种原因,价格体系长期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更没有创造出形成合理 价格机制的经济机制。改革之初及以后实行的某些价格改革,虽然一度缓解了主要产品基本 比价的不合理状况,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及宏观控制失当,很快使不合理比价得以复归,部分 还进一步扩大。因此,可以说近些年我们的经济仍然是处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艰难地运行。 但是,与此同时利益机制的作用却在不断强化。利益机制的增强可以使地方政府、企业在改 革中明确地追求局部的利益、自身利益,而且,可以不担破产的风险。在这种利益风险 格局下,各利益主体追求利润的倾向和扩大意识就更加强烈,其资金必然大部分投向那些利 润高、投资规模不大而回收又快的部分。消费品生产部门(有其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及某些投 资少的加工工业部门最明显地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地方,企业的投资资金大部分进入了加工 工业部门(包括消费品生产部门和一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如果仅仅是投资的投向不合理,那么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会使众多的投资逐渐从加工 部门转移出来,通过优胜劣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但是,在地区割据存在的条件下,这一 过程却不可能实现。

  改革的目标是发展商品经济,这就要打破地区、部门封锁,扩大商品交换范围。改革的 推进也确实使我国的商品交换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一势头很快被地方经济权力的 强化所控制。在政企不分的基础上实行的中央权力的过分下放,使地方和“包干”部门都 成了政企合一的实体。1980年实行的财政“分灶吃饭”体制,促使各地竞相铺摊子,建立 自己的独立经济体系。而且利用行政权力垄断定价过低的原材料,兴办自己的加工工业,使 各个地方经济“同构化”,恶化了地区经济结构。同时,这种体制促使或迫使各地区和各部 门采取地区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政策,对别的地区和部门实行封锁,给予自己的企业特 殊优惠,支持他们进行不公平竞争。当企业处于劣势、生存不下去时,又千方百计“输血” 、不惜代价保其生存。

  随着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措施的实施,原来计划体制所统管的范围大幅度缩小,中 央政府管理方式的转换又没能很好地实现,这样,中央政府对整个经济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大 大减弱。与此同时,改革所努力推动的市场发育却进展迟缓,很不平衡,市场组织还十分不 健全,市场运行的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以市场协调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系统 还远没有形成。这是近些年我国经济生活发生混乱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以行政协调为基本 特征的计划体制解体过快,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作为替代调控系统的 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双向弱调节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两个失衡。一是利益机制与制约机制失衡。任何社会要 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这两个机制必须平衡。而现实中的我国却普遍地存在利益机制与制 约机制的失衡,仅有利益机制的驱动、无制约机制的约束。因此,就可以为追求自身利益而 去投资、去搞重复建设,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来规范其行为。二是竞争机制与风机制的失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的经济主体都面临着盈利、亏损、破产的可能性,都必须承 担相应的利益风险。因此,竞争机制必须与风险机制平衡,方能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而我 国参与竞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只有盈利之喜,无破产之虞。以上两个失衡必然不断地再生着重 复建设一类的经济顽症。

  上面是宏观经济学案例解析,希望通过上面的案例,大家能够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做题当中,争取2015考研取得好成绩,加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2考研备考已过半,你还在为哪些问题困扰?160天科学规划,分阶段逐个突破得分点;拒做低分族,备考从有效的复习方案开始GO

  眨眼时间过半,复习效果还是惨淡?进度落后,需要争分夺秒赶进度。200天火力全开,针对不同人群打造个人速学计划GO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