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新:当前宏观经济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2022-12-10
  • John Dowson

刘日新:当前宏观经济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二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媒体纷纷在作良好解读。三月初,召开,代表委员在畅谈大好形势。我作为一个老经济工作者,在看了这些报刊材料后,感到经济形势一方面的确是好,但另一方面喜中有忧。好的方面与大家的看法基本上相同,就不重复;忧的方面,与别人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这是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2003年为1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2%).,这在当今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前两年有人说,这种高速度,是我国步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表现。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不能用西方经济学的这种周期理论为我国经济中的问题辩护。现在这种说道虽然销声匿迹了,但经济仍然是沿着这条快车道加速度地向前滑行。

  去年计划原订经济增长速度为8%,实际完成超过33.8%,原来安排的相互衔接的有关方面的指标就不适应了,于是经济生活中出现许多不平衡、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

  总三年前讲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当年安排的增长速度为7%。现在的实际增长速度比那时的要求超过50%以上,仍照样说这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合适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和九十年代前期,两次经济过热,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造成经济紧张,困难重重,结果党中央和国务院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和宏观调控。现在会不会历史重演?

  1、投资率,也称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两者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叫资本形成率。存货增加,指原材料和产成品等流动资产的增加。前几年这一项在资本形成中占比重5%左右,去年下降至2.6%,这是进步,但仍然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运行良好时的1%。

  2、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者的比例大体为3/4和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们最关心居民消费率,这要从消费率中扣除政府消费那一块。政府消费,主要是行政费用,应当尽可能的精简,数字越小越好。目前我国的政府消费占26.8%,所占比重偏大,比奢侈豪华的美国的20%大许多。

  根据2006年公报(要等2007年统计年鉴出来后,才有2006年详细的统计数据)计算,当年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重)为52.5%,同上年的46.8%相比,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有了详细的统计数据,把存货增加这一快再加进去,组成资本形成率,比这个数字还要大。)这就是说,目前全国一年生产的成果有一半以上用来搞建设了。

  与投资率不断上升相对应的,就是消费率、主要是居民消费率进一步下降。根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2005年的居民消费率为38%,国家发改委原订计划这个指标为50%。这就是说,“十五”计划没有完成这一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指标。根据“十五”期间居民消费率每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的趋势估计,2006年居民消费率可能只有36%左右。我们记得,几届政府都宣告过,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甚至说宁可少上几个基本建设大项目,也要把消费的比例搞上去,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可实际结果是,改革开放后,五个五年计划的居民消费率,除“六五”时期外,总的趋势是不断降低,每况愈下,这是值得严重关注的。(美国的居民消费率,近年来大体稳定在67%左右。)

  在2005年,我曾上书国家发改委和中央领导,指出“老百姓分享的蛋糕现在比改革开放前小了”,应当高度重视,在编制“十一五”计划时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统计资料显示,居民消费率连续三年不断下降,2004年大幅度下降为39.8%,2005年下降为38%,2006年可能进一步下降为36%。而1978年为48.8%。过去批那时搞“洋跃进”,大上基本建设,积累挤消费,不顾人民生活。现在的居民消费率,比那时还要少十几个百分点,这怎么说得过去呢?特别是提出科学发展观,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些数据表明,经济的实际运行与总的指示不是恰好背道而驰吗?

  2006年进出口额17607亿美元(合人民币13748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6%,这就是外贸依存率;其中出口依存率为36.1%,进口依在率为29.%。同外国对比一下,就可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依赖外国的程度,高得太离谱了。2005年,世界上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外贸依存率也只有21.1%;其中出口依存率为7.2%,进口依存率为13.9%。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靠内需,靠国内市场。美国如此,以贸易立国的日本,也是如此。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依赖外国的程度如此之高,值得认真考虑。前些年有些经济学者提出搞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要外向化(现在外向化的程度已经够高的了,超过了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要警惕新自由主义误导我国经济陷入殖民地化的歧途。现在这个问题,不是尖锐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吗?

  由于多年大规模引进外资的结果,现在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许多行业中却占有重要地位。2006他们所主产的产品占全国出口额的58.2%,占全国进口额的59.7%。这就是说,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靠外资企业来进行,内资企业已处于次要地位,其中国有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占比重只有19.7%。

  应当看到,外资是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他们到中国来是要利用我们的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占领我们的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有外商说:“把GDP留给中国,把利润都带走。”这是一句值得认真考虑的话。它告诉我们,实际上留下的是在我们这个地盘上生产的徒有虚名的GDP,还留下了生态破坏,环绕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带走的是他们追求的实惠-利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周总理要陈云同志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陈云通过许多现象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没有过时。陈云、李先念等几位中央根据他们几十年的经验,都说过:利用外资,是为了增强我自力更生的能力。“独立自主,争取外援”这个方针,我们必须坚持。现在不是到了我们应当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吗?

  去年粮食产量达到49746万吨(合9949亿多斤),比上年增产1344万吨(约269亿斤),增长2.8%。媒体上的宣传,图、文、表并获,指出这是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连续三年增长,是持续增长。显然,这样说有点报喜不报忧。事实上,去年粮食虽然的确丰收了,但还没有恢复到历史较高水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三年(1996、1998、1999年)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其中1998年最高达到51230万吨(合10246亿斤),去年比这一年少297亿斤。人均粮食产量,最高的1996年达到828斤,去年只有759斤,少于最高年近70斤。须知目前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700万,人均粮食产量超过800斤是必要的,但那是很不容易达到的。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总的来说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基本上已变成了一个粮食净进口国,因之多数年份要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以弥补缺口。所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十几年前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说,中国每年人口大量增加,而耕地不断减少。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至16亿,由于耕地减少,粮食不够吃,必然到国际市场去抢购粮食,会引起粮价上涨,造成粮食恐慌,引起世界性的粮危机。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我当时虽然较早在学术会上发过言,写过文章驳斥布朗,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证明中国能够自己活自己。(所载文章的刊物用五国文字出版,向世界发行,打入了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但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认为有必要重提布朗的话。中国人口,现在实行计划生育,每车净增约700万,一些地方存在为数不少的超生现象。中国现在公布的耕地面积,是用投影仪从天上摄影测算出来的数字,同过去的得到农民承认的耕地面积统计数字相差甚大。这几年虽然政府在加强对占用土地的监控,但“圈地”之风,特别是乱占耕地、侵占高产粮田之风并未刹住。目前国家的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进口粮食的本钱更足了。但世界粮食市场的容量,并没有相应大幅度增多,而非洲等缺粮国家的需求量有增无已。因此重提布朗的话,作为长鸣的警钟,可能是有益无害的。

  公布的去年消费物价指数只上涨1.5%,数字不算高,但老百姓普遍反映他们的切身感受与此有距离。可目前媒体似乎过分宣染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陶醉于两年来物价一直在低位运行的状况,并且告诉居民莫担忧,政论积累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丰富经验,预言通货膨胀不会起来。但愿事态果然如此,老百姓真是谢天谢地了。

  客观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四年的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为2.1%,去年全年为1.5%,四个季度分别为1.2%,1.4%,1.3%和2%,其中12月份达到2.8%。看来目前通货膨胀似乎总的呈上升的态势。有位老经济工作者对去年消费物价上涨1.5%,算了一笔账:对居民财富缩水的影响,包括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手持现金,以及银行储蓄存款等,都打个折扣。这样,损失的总金额按全国人口平均,每约损失300元。在当前我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情况下,这对那些高收入者算不了什么,但对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对亿万低收入者,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的年收入或者最低生活保障金才几百元,这么大的损失,叫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啊?明年通货膨胀率的安排,这次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说,要控制在3%以内。这就是说比今年的消费物价指数1.5%要翻一番,相应的从居民手中拿走的钱也可能翻一番,将达到600元。居民收入特别中低收入者首先是那些低保群体,他们的收入能翻一番吗?因此,他们的贫穷生活将比今年更加困难,这不是使人不寒而栗吗?

  一位在大报上宣传低通胀的官员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目前的价格状况很正常,对今后的走势莫担忧,对粮价上涨也要不慌张。通货膨胀虽然主要是粮价上涨造成的,但现在粮食连续三年大丰收,目前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今年粮价将会由上涨转为趋稳,不会出现因粮价走高而导致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个人认为,这种说法表面上似乎有理有据,实际上不符合经济学的道理和我国的实际。经济学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粮价的升降,对食品类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影响较大,但决定不了整个消费物价总水平的波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多寡,而不取决于粮价的涨跌。这是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发展都证明了的定律。

  例如,我国上个世纪十年代三次通货膨胀,就是如此。1984年农业大丰收,粮食比上年猛增400多亿,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但通货膨胀还是爆发了。这是由于当年四行争贷,多发行了货币49.5%,经过一个滞后期,使1985年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了9.3%,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通货膨胀。第二次通货膨胀,1988年和1989年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上涨19.8%和18%,这是由于在1987年货币发行19.4%的基础上,1988年猛增46.7%,1994年上涨24.1%(接近恶性通货膨胀),1995年又上涨了17.1%。这是由于当时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放开货币,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连续三年增长在30%以上(1992年增长31.3%,1993年增长37.3%,1994年增长34.5%,1995年仍在继续增长29.5%)的缘故。三次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是靠紧缩货币供应量,促使经济降温,基本建设规模缩小,从而取得成效的。当然,粮食的增产对稳定食品价格是有重要意义的。

  目前货币供应的态势是:2006年末M2比上年增长16.9%,各项增长14.7%。去年外汇增加2475亿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购买这些外汇需投入人民币1.9万多亿元。尽管明年安排经济增长率8%,粮食产量也将增加,但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是客观存在的。明年计划安排消费物价指数控制在3%以内,就是说比今年的1.5%估计要翻一番,这不是预测通货膨胀率将走高吗?面对人代会透露的这些数字,宣传上硬说通货膨胀不会出现,群众的生活水平不会受到影响,是不是有一点勉强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