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季度调查 2022年四季度经济学人问卷调查:经济修复面临内外压力 投资和消费

  • 2023-02-01
  • John Dowson

经观季度调查 2022年四季度经济学人问卷调查:经济修复面临内外压力 投资和消费

  消费和投资仍旧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但这次需要消费与投资双侧发力。“稳增长”仍是首要任务,三年疫情之后如何修复经济?本期调查显示:对于疫情之后的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走势,40%的经济学家认为将呈现✔型(年初有所下滑,再增长发力),36%认为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将逐步回升,24%认为是N型。

  对于当前的经济“稳增长”,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关注:就业问题(占比59%),投资(27%),外部风险(5%),债务(9%)。但对当前债务问题最大风险的调查则显示:地方债务风险最大,占比72%,;52%的经济学家认为地方债务会对2023年的经济复苏造成拖累。

  在改善经济方面,消费和投资更多地将向好预期建立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宽松,具体而言则是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财政政策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同时将继续为经济稳步复苏提供更多支撑。此外,2023年中国还要对美联储加息引发的衰退风险,以及出口回落做好准备。

  经济学人调查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季度进行一次。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5份。

  本期调查显示,54%的经济学家认为2022年四季度GDP增速为2%~3%,35%认为在3%~4%这一区间。对于2023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则显示,51%的经济学家认为会达到5.1%~5.5%,18%认为是5.6%~6.0%,还有13%认为在4.6%~5.0%这一区间,5%的经济学家认为有可能达到6.1%~6.5%。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预测,2023年经济出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全年经济在5%略高一些的水平上。

  祝宝良表示,2022年以来,经济运行经历了好转、下行、恢复三个阶段。2022年1-2月经济好转,随着疫情加剧和俄乌冲突爆发,3月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回落,4月触底后,5月开始缓慢恢复,但经济复苏速度明显慢于市场预期。11-12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中国从动态清零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疫情进入流行期,经济又出现放缓。

  “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长3%左右,一季度增长4.8%,二季度为0.4%,三季度为3.9%,全年经济预计增长3%左右,低于确定的5.5%左右的目标。今年我们有两点做得不错,一是就业基本保持总体稳定;二是物价基本稳定,保粮食能源供给取得成效。”祝宝良说。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测,中国2023年的GDP增速将反弹至4.9%,出口可能下跌,而尽管政策继续支持,基建投资增速或将放缓,预计2023年CPI通胀将升至3%,202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 6.8。

  在汪涛看来,当下最重要的宏观主题就是消费复苏和房地产企稳。汪涛的预测是,随着疫情后经济重启和此前累计的超额储蓄释放,经济活动和消费将从2023年3月至4月开始强劲反弹,由于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收入和消费补贴,这可能会抑制消费反弹力度,受房地产市场宽松政策和经济复苏的推动,预计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将在未来几个月触底企稳,并从春季后开始环比反弹。

  本期调查显示,对于疫情之后的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走势,40%的经济学家认为将呈现✔型(年初有所下滑,再增长发力),36%认为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将逐步回升,24%认为是N型。

  “可能的变数主要来自于新冠疫情、居民及市场信心和宏观政策。”汪涛表示,虽然本轮疫情高峰似乎正在过去,但未来是否会出现新一轮疫情、或产生新的毒株变种依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和房地产市场情绪既可能好于也可能差于我们的基准假设;此外,如果政府出台大规模的消费刺激措施、或进一步放宽货币和信贷政策,整体政策支持力度也可能强于预期。

  世界银行1月10日公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低于2022年6月预计的3%。2023年1.7%的经济增长预期将是近30年来经济增速的第三低数据,仅高于发生全球衰退的2009年和2020年。

  报告指出,受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以及俄乌冲突对经济活动扰乱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急剧放缓。世行预计,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1.7%和2.7%,较此前预期分别下调1.3和0.3个百分点。95%的发达经济体和近7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都较此前预测有所下调,下调中国2023年增长率预期至4.3%。

  祝宝良认为,世行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应该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的调整,4.3%的增速会低于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速。

  全球经济的分化和调整愈加明显,本期调查显示,48%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仍然需要10年的时间,33%认为是5年~10年,17%表示“不好说”。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疫情期间收入锐减和债务增加使得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国际来看,着力于财政补贴家庭且明显降息的经济体,其居民资产负债表受到的负向冲击较小,甚至有的还改善。此外,疫情持续时间越长,资产负债表的损耗自然也越大,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受损程度相对大于欧美。

  疫情之后亚洲经济体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艰难历程,剔除基数效应后,2023年下半年中国消费动力可能有所趋缓,居民购房意愿的恢复也将是缓慢过程,尽管政策仍将不断加码。

  在本期调查中,经济学家将消费作为当前经济复苏最关键的点,同时投资也被看作是经济保底的重要手段。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目前需要正确理解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经济复苏做关注三件事:重启消费、恢复居民收入增长、化解外部衰退风险。

  滕泰指出,考虑到国民收入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短期稳增长的政策至少不要扭曲正常的经济增长结构;在当前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收入增速持续下行、人口增速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23年扩大内需、稳增长的财政预算安排中,用于促消费的预算安排要与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和基础作用、发展趋势相适应;目前中国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5%,在扩大内需、稳增长的财政资源配置上,至少应当与这一比重相适应。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从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层面来看,当前的经济复苏需要经济保持在中高速经济增长这样一个合理的增速,政策层面则是要管理好流动性,并形成稳定的预期;从微观层面来看,则是要消费复苏、就业稳定,并且循环畅通。

  刘元春在2022年11月25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举办的“宏观经济论坛暨领航年会”上表示,当下是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时点,随着一系列的超预期因素冲击,年初所制订的一些政策方案必须通过提前实施、加码实施来对冲相应的三大下行压力;因此,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部分稳增长举措可能面临政策力度不足、政策库存不够的困境。

  刘元春指出,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正在逐步释放政策红利,要在关键性制度改革设计上要有所作为,全面树立改革提升信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也表示,稳定经济复苏态势需要稳定预期,并且坚定改革开放。

  本期调查显示,49%的经济学家认为2022年四季度消费同比增速-2.0~-1.0%,对居民消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收入,占比65%;其次是对经济的预期,占比25%,通胀率仅占比2%。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发放消费券能否起到预期效果,44%的经济学家认为可以起到效果,28%认为不能够刺激消费,还有28%表示无法判断。在保就业问题上,需要被重点关注的群体分别是高校毕业生,占比43%,农民工(34%),社会无就业人员(13%),下岗人(10%)。

  “2022年中国整体消费形势受国内疫情局部规模性反弹、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汽车消费波动明显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急降缓升趋于平稳的走势,其中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规模性反弹使得服务类消费持续承压,疫情反复导致失业率上升,同时降低了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居民收入下滑以及消费预期转弱致使消费需求减少,从而拉低了消费增速。”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2023年尽管在低基数效应、防疫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商品零售渠道多样化发展以及多项促消费政策落地等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消费大概率扭转疲软态势,实现持续恢复,但国内总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进程加快均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张,同时疫情防控政策的突然转向短期内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扰动,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压低未来消费增速,预计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自然同比增速会逐步走高,然后趋于平稳,累计同比增速在6.1%左右。

  苏剑认为,当前经济需要将消费和投资统筹考虑,具体有三个建议:第一,重点关注房地产行业复苏的实现路径。重视房地产领域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第二,在如光伏、新能源等相关行业重点支持一批高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大力支持发展新基建、平台经济及数字经济等发展方向,激发其内在创新力;第三,在外需下行的背景下,重点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内循环经济的活力,改善市场预期,让居民敢消费、企业敢投资。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表示,扩大内需是2023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短期来看消费的关键是提高收入,提高收入要求增加就业,短期内应该发消费券,对拉动经济有用。

  但对于2023年房地产投资,边泉水认为,在财政和准财政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于总体经济增速的增长,房地产政策依旧延续“托而不举”,强调防范化解风险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本期调查显示,房地产投资回升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住房购买意愿降低(占比80%),限购政策(9%),信贷受阻(9%)。对于2022年底房地产“三支箭”政策,59%的经济学家认为要在2023年二季度才能显现效果,21%认为是2023年三季度,仅有18%认为是在2023年一季度。

  祝宝良表示,从政府投资来讲,财政政策过去主要保市场主体,让企业生产,现在要保扩大内需,财政政策里面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障政府投资的力度不减,除了中央预算投资、政策性银行之外,还要通过财政贴息的办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在向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倾斜,比如对设备投资进行财政贴息还可以延续下来,这样能够稳定制造业投资。

  如是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则指出,在间接融资端,中小微企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间接融资同样阻力较大。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中长期经营压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清友表示,首先应该寻求切实可行的独立融资渠道;其次要重视融资担保制度建设,民营中小微企业天然存在抵押物不足的问题,需要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和体系来提供融资保障,为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资金,应加快担保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促进担保行业的稳步发展,以逐步解决信用担保行业中存在的中小企业困难、融资困难等问题;第三,要持续完善个人破产制度,在实际经营中,中小企业经营者常以个人名义申请个人经营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传统企业破产制度难以满足对于经营者的基础性保障,而个人破产制度则是对于诚信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隔离风险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助于焕发中小企业经营活力,让企业经营者敢经营、敢。

  对于当前的经济“稳增长”,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关注:就业问题(占比59%),投资(27%),外部风险(5%),债务(9%)。但对当前债务问题最大风险的调查则显示:地方债务风险最大,占比72%,其后依次是民营企业债务(26%),居民负债(2%)。在地方债务方面,52%的经济学家认为地方债务会对2023年的经济复苏造成拖累,28%认为不会,20%则表示“不好说”。

  国联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樊磊表示,第一,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第二,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坚持分类审慎处置;第三,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严禁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

  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总经理范为的建议是:第一,发行置换专项债,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第二,标准化债券按省统筹处置,银行借款可协商度高,非标债务由各市场主体自负,合理合法协商违约处置方法,可处置相关资产偿还、展期、分期偿还等;第三,细心呵护债券市场流动性,出现今年银行理财资金赎回类似对流动性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

  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建议,要深化投融资改革,同时深化财税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上述债务问题和财税改革需要财政政策有空间进行调整,在2023年哪项财税措施的空间较大?本期调查显示:发行特别债券(占比49%),中央转移支付(30%),发行地方债(21%)。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表示,2023年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进行更加紧密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释放足够的稳增长信号,适当提高赤字率,地方债发行保持一定规模等,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财政政策的作用应更加突出,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对于宽信用的引导;加大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政策。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指出,可以把地方债的一大部分转成低利率的国债,并将其他地方债通过中央的债务化解机制加以化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财政继续发力,扩大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同时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则提醒,当前形势下改革不能,已取得的改革成果需要坚持也要避免财政政策货币化。

  祝宝良表示,2022年7月28日中央局讨论下半年经济的时候,就提出要在继续保住市场主体的同时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已经转向了既保市场主体又要稳定需求这样一个政策框架,2023年会延续这样的宏观政策框架。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年的疫情期间,中国的宏观政策着力点发生哪些变化?祝宝良进一步解释,从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主要着力点放到了保市场主体上,到今年下半年,开始转向既保市场主体又扩大内需上,2023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延续这一取向,进一步转向扩大内需。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的建议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要力提效,保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要够,结构要准。

  相对于国内的债务风险,2023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将更为复杂,本期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外部影响(金融和外贸等,占比30%),债务风险(24%),经济政策推出的时点和力度(18%),全球疫情反复(14%),房价大幅下跌(12%),过快调整(2%)。

  对于国内的金融风险,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要关注三个风险:地产领域资金链风险、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以及个别中小银行风险。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2023年中国所面临的经济风险还叠加了外部金融风险,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地方政府收支压力有增无减、融资平台再融资压力较大、地方产业类国企风险犹存的背景下,需要警惕三者之间风险交织带来的区域财政金融风险问题;此外,还要警惕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传导。

  本期调查就显示,60%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会在2023年出现衰退;如果出现衰退,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是制造业(占比77%),房地产行业(14%),金融业(9%)。

  与此同时,41%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2023年会降息1次,32%认为会降息2次,9%认为会降息3次;49%认为美联储会在2023年加息2次,37%认为加息3次,20%认为加息1次。

  对于国内外货币政策松紧的反向操作,管涛认为,应该保持汇率灵活性,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同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做好应对预案,还要积极扩大内需应对外需回落。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应对之策可以是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还要减少对汇率的干预。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则建议,要坚持汇率市场化导向,强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信心;增强国内市场活力,尽可能利用市场的作用实现快速复苏,减少对货币政策刺激的依赖与预期;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认为应该首先要明确美联储加息只是短期扰动,中国的政策依然要坚持“以我为主”的节奏,继续以“稳增长”为导向,重心在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短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流动性的扩张将是结构性、有针对性的;适度抬升宏观杠杆率;进一步的降息降准,叠加抵押补充的进一步放量和对房地产行业的有力支持应都可期。长期来看,长期看,中国的政策取向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续性。此外,对美联储加息引发的衰退风险和中国出口压力要有充分政策前瞻性,并做出相应准备。”洪灝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