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经济全景图

  • 2023-02-23
  • John Dowson

2017年中国经济全景图

  中国2017年GDP同比增长6.9%,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8%,增速双双高于预期。这是自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首次加速,意义非凡。纵观2017年,经济向好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需求端,全球经济同步复苏扩大了外部需求,进而拉动我国净出口;生产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大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产能去化叠加工业补库存扭转了价格通缩,改善了企业利润面。同时,经济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超半壁江山(51.6%)。

  经济发展中其他若干积极变化还包括:1)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缓解了资本外流,外储规模“十一连升”;2)制造业回暖带动民间投资温和复苏,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增速差显著收敛;3)楼市去库存加快,商品房销售创历史新高;4)宏观审慎监管发力,金融投机活动减弱,M2增速创历史新低;资金脱虚向实,人民币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回升;5)金融去杠杆始见成效,政府、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回落,宏观杠杆率稳中趋降。

  每个类目,都有不同的测款方式,而老顾客的测款比较适合复购率高的店铺,比如:包包、女装、鞋子、饰品

  从去年初的市场分歧到今年初的一致看多,中国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线中不断提升增长质量。从工业去产能到环保督查,从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官方正以超预期的力度和速度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历史经验表明,监管失效和监管缺乏执行力是历次金融危机的祸根。面对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突出矛盾,新一届领导集体整肃吏治,上下一心,在改革中逐步化解风险隐患。

  展望2018年,去杠杆防风险将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也呼唤服务业和消费进一步升级。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叠加主要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推动通胀压力继续上升,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有望加快,全球流动性从边际收紧转为全面收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地缘风险也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国须谨防各类外部冲击对经济的扰动。

  2017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较2016年加快0.2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首次加速,“L型”增长形态的底部得以确认。

  从需求结构来看,GDP的回升主要来自净出口(外需)的贡献。2017年世界经济首度迎来同步复苏,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PMI迭创新高,拉动我国外需增长。年末外储31399.5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207亿美元,实现环比11连升,外储回升和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进一步提振了人民币汇率。截至2018年1月19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4169元,较去年同期上涨6.86%。

  去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8%、32.1%、9.1%,净出口贡献率由负转正。6.9%的实际增长率中,净出口拉动GDP 0.6个百分点,来自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合力是6.3个百分点。而2016年净出口拖累了0.5个百分点,消费和投资实际贡献了7.2个百分点。所以剔除净出口因素,2017年的内需实际上还是回落的。

  消费内需方面,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0.2%,较2016年回落0.2个百分点。若扣除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速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去年家庭部门快速加杠杆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没有出现大幅回落得益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7.3%)跑赢了GDP增速(6.9%)。

  新兴消费业态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同比增长28.0%,较整体零售增速高出17.8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销售额5480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

  按商品分类,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增速均高于全体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约为559亿元,比上年增长超过13%。体现出蓬勃的消费升级趋势。

  投资内需方面,民间投资温和复苏,主要得益于2017年企业盈利向好、制造业投资回暖。受基建投资高位回落的影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下降,和民间投资的增速差显著收敛。但投资方面的“国进民退”依然存在:201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达36.9%,比3年前上升了4.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则降至60.4%,较2015年5月的高点跌落5个百分点。

  自中央于2015年12月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煤炭、钢铁等上中业产能去化显著。在行政限产和市场自发去产能的合力下,从2016年9月开始工业出厂价格(PPI)由负转正,终结了连续54个月的工业价格通缩。2017年起工业利润增速明显抬升,前11个月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9%,全年保持两位数扩张。

  行业层面,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上中业盈利能力大幅增强。1-11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507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2.8%。在利润好转的同时,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成本继续下降,企业基本面总体向好,这支撑了2017年以来的“结构牛”。

  工业生产方面,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受供给侧限产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1.5%;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制造业PMI已连续13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方,显示制造业的持续复苏。

  制造业回升的同时,也正加速向中高端升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整体工业增加值快6.8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8%)、医药制造业(+ 12.4%)、通用设备制造业(+10.5%)和专用设备制造业(+11.8%)等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远高于整体制造业增速,显示工业升级速度较快。

  2017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8923万平米,较上年减少15.3%,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锐减达25.1%。房地产库存的显著去化盘活了房企现金流、极大增强其财务健康度,也降低了银行坏账和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

  在地产调控的紧箍咒下,商品房销售热度由一二线扩展至三线月才迎来拐点。在由一二三线城市渐次接棒地产销售的过程中,2017年房地产销售维持较强的韧性: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7%,增速逐月温和回落。自2015年以来的房地产上涨周期中,家庭部门负债显著增加。截至2017年末,家庭杠杆率攀升至54.4%,较2014年末上涨14.5个百分点。

  2017年宏观审慎监管发力,大幅削弱了金融投机活动。金融体系派生存款、非标投资和同业业务减少,12月M2增速同比仅增8.2%,创历史新低。另一方面,资金脱虚向实,全年新增人民币138432.4亿元,人民币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回升至71.2%。去年,政府和企业部门负债水平显著下降,止住了宏观债务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

  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在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显著的当下,去杠杆防风险势必将被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去年,政府和企业部门负债水平下降使宏观债务杠杆率降了4.6个百分点;但由于2015年以来房地产繁荣令家庭部门成为加杠杆主力,且家庭加杠杆速度过快,使宏观杠杆率但依旧处于高位。故去杠杆防风险将是持久战。

  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结构有望继续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也呼唤服务业和消费进一步升级。目前从各行业的投资情况来看,国有资本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民间资本渗透力不足,而这些恰恰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领域,有望成为未来进一步开放、引入市场竞争的重点。2017年末,整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51.6%,和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比重仍有不小距离。所以,我国服务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适度放开管制、引入竞争,不仅可以增加服务产品的供给,还能提高服务质量。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叠加主要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推动通胀压力继续上升,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有望加快,全球流动性从边际收紧转为全面收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地缘风险也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国须谨防各类外部冲击对经济的扰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