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年度论坛( 2022~2023) (总第

  • 2023-02-25
  • John Dowson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年度论坛( 2022~2023) (总第

  :压力加大;4)俄乌冲突长期化进一步地催生缘风险;5)产业链结构性变化引发出口增速超预期下滑;6)汇率宽幅波动已发金融市场震荡;7)青年劳动就业问题长期化;8)低收入群体保障不足,社会风险加剧;9)极端天气风险加剧;10)行政性宏观政策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导致原有短期问题长期化和新的结构性。”

  1.摘要在超预期的疫情、俄乌冲突和高温干旱冲击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局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对疫情的进一步精准防控、积极有效的政策托底和国内完整的产业链与超大市场的支撑,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深度下行后,三季度完成底部回升,四季度延续趋稳态势,完成全年就业和价格目标,三四季度后经济增长正在逐渐回归合理区间。

  2.纵观全年经济运行的变化,2022年经济运行的大逻辑是“三重压力”周期性下行因素为主线,超预期因素,尤其是疫情冲击,成为了重要的放大器,在政策对冲和经济内生韧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弱企稳态势。

  4.在总需求收缩中,房地产深度调整是今年的核心特征,上游延伸到钢铁、建材等行业,下游延伸到地产后周期消费。

  6.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逻辑是,在不断优化疫情精准防控措施,提升防控效率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结构性因素正在加速进入变化的临界点,处在关键的转换期,同时,总需求收缩和信心不足等周期性下行因素延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不断再平衡的复杂局面。

  7.结构性因素调整近年来一直在发生,但是在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因为应急政策,部分结构性调整迟滞。

  9.综合判断结构性、周期性和疫情等因素,2023年经济将实现温和复苏,在基准情形下预计实际增长4.8%,名义增长6.3%。

  11.为了更好地回归“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衔接“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稳定就业和政府、企业与居民收入,稳定信心,避免欧洲出现过的低增长导致长期“后遗症”效应,在基准预测的情形下努力进取,建议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

  12.为实现此目标,2023年需要抓住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根据疫情发展不断优化精准防控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系统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核心,旗帜鲜明以积极的总量宏观政策对冲周期性下行因素,财政赤字率设定为3%,明确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将中国经济加速引入新发展格局。

  13.世界和中国经济一直在进行着缓慢的结构性变化,2023年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进入临界点,会加剧显现。

  14.在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市场环境等常规性慢变量的结构性因素变化之外,2023年,中国经济处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动能同时加速进入结构性转换的临界期。

  15.首先,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增长、低贸易、低投资,高债务、高通胀、高风险的“三低三高”为特征的调整期。

  16.这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主要经济体经济循环模式逐步重构,从目前灵活型的供给和需求模式逐渐回归到“灵活版”的罗斯福新政模式,国家的力量不断强化,形成军事、民用基础设施、新能源技术和资源的全球争夺战,深刻影响未来的世界经济走向。

  19.但是,欧美各国循环模式重构产生成本上升,带动核心通货膨胀持续高位运行,使得通货膨胀粘性加大,通货膨胀持续时间延长并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22.同时,欧美央行减缓缩表速度,在传统的加息周期中采用一定的量化宽松政策,市场收益率曲线.

  新发展格局加速落地表现为:1)国内统一大市场助力内需接力外需;2)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补短板;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将进入快车道;4)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入加速形成期;5)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不断改善;6)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入加速融合期;7)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深化落实;8)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会不断开花结果;9)军民融合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助力统筹安全与发展。

  与之对照的是,2023年也将同时面对六方面抑制性因素:1)结构性因素制约下消费恢复还需要时日,依然主要依靠汽车消费支撑;2)出口下行压力加大,成为主要拖累因素,但是幅度温和;3)企业和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脆弱,去杠杆动机增强;4)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市场信心没有完全恢复,民营企业投资受到制约;5)经济运行效率持续下滑;6)高成本约束进一步增强。

  2023年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十方面的风险:1)土地资产的非流动性和房地产销售低迷在资产侧延迟房地产市场企稳;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收入低增长,债务风险加剧;3)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保运转和保民生压力加大;4)俄乌冲突长期化进一步地催生缘风险;5)产业链结构性变化引发出口增速超预期下滑;6)汇率宽幅波动已发金融市场震荡;7)青年劳动就业问题长期化;8)低收入群体保障不足,社会风险加剧;9)极端天气风险加剧;10)行政性宏观政策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导致原有短期问题长期化和新的结构性扭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