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争鸣:站在市场震荡的行情下哪些方向值得投资?

  • 2020-12-24
  • John Dowson

近期的医药股荣昌生物-B(9995.HK)成为港股打新中的一匹黑马,超额认购52.4倍,一手中签率90%,上市首日达到33.97%涨幅,每手盈利8849.97港元。那么,在近期Biotech公司上市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荣昌钢材趋势

私募争鸣:站在市场震荡的行情下哪些方向值得投资?钢材趋势

知名机构周观点

朴石投资(1220):

对于后市,在年末新旧交替之际,我们判断市场大概率仍将维持箱体震荡态势。

本周我们持续看好的创新药龙头企业的股价表现亮眼,盘中一度涨停,创出历史新高。

据悉这主要是PD-1创新药国家医保谈判结束,国内创新药企收获很大。这恰恰印证了我们对医药行业政策的判断。近年来医药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去产能,这实际上是个出清医药行业中低端产能的过程,那些非常具有创新优势的龙头企业一定会逐渐胜出。

医药行业,过去百分之六七十的企业都聚焦在仿制药,这是中低端的重复建设,而且药价也虚高。从医药行业未来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把虚高的药价降下去。

我们认为,仿制药的支付比例,未来预计可能会从目前医保支付的50%-60%降到20%-30%,同时,创新药的医保支付比例可能会从现在的10%-20%提高到50%以上,这长期有利于那些具有核心研发优势龙头企业产品的创新发展。

我们判断整个医药行业长期逻辑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是需求侧没变!

以前医药行业供给侧可以说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而现在如果经过持续出清,会像家电行业一样,形成一个有序的寡头竞争局面,行业的投资价值就会大幅提升,这非常有利于中国医药行业的长期有序发展。

林园投资(1221):

说说大盘吧,上周市场上涨得最好的几个板块,一个白酒、一个新能源汽车,这些强势的股票价格普遍在高位,当他们的股价持续大涨时看上去‘很美、很炫酷’,但已经高企的估值却很难得到增量资金的认同,这意味着当这些强势股继续‘表演’时跟进的资金会因为‘恐高情绪’不敢追进。而低估值的煤炭、有色、电力则不同,在经济回暖的刺激下,这些顺周期品种业绩回升的确定性更大,也更容易吸引到场外资金,对于市场整体突破显然是更有帮助的。

本周解禁市值环比减少1100多亿元,相对来说没有大的解禁压力,对市场表现来说还是利好的,但是本周进入了12月的下旬,同时本周还是2021年的年底,月底一般资金面会相对紧张,并且不光是月底,所以资金面确实会较为紧张,如果市场量能不能明显放大的话,变现的压力会使得市场供求关系不利于多头,为本周的流动性带来一定的考验。

技术分析:沪指在退守60日均线之后,上周展开了小幅反弹。不过,除了上周四涨幅较大、沪指一度重返3400点上方外,整体还是处于震荡格局。本周继续关注能否重返3400点,如果大盘维持在3400点上方运行则还会呈现相对强势,等待上跳机会,反之无力站稳3400点,则可能再度向下折返,继续考验3330-3300点区域的支撑。但由于四季度整体补库存的带动比较明显,因此周期板块在四季度的业绩有望进一步走强,这也是近一段时间周期股调整但不破位的主要因素。预计周期股的轮动行情还有继续延续的动能,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紧跟盘面热点,不追涨不杀跌,逢低布局,总体仓位控制在半仓左右,回避白酒、食品饮料、光伏风电等板块中短期涨幅较大个股的回调风险。

保银投资(1221):

上周市场的反弹并没有伴随放量,存量博弈下题材切换范围逐步缩小,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高位抱团的行为。美元的持续下行以及国内经济的改善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上周北向资金继续保持加速净流入共计84.84亿。

白酒企业陆续发布十四五规划和明年的目标。整体而言, 白酒行业明年一季度的同比压力不大,尤其明年的春节较晚使得一季度旺季时间较长。业绩增长的压力主要在二季度。

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地产销售数据,从住宅层面来看,销售依旧保持强势,单月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20.7%,累计1-11月增长9.5%,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增长1.9%。

根据国家能源局,1-11月风电累计新增并网装机24.62GW,其中11月达6.33GW,达到年内单月最高装机量。此前,市场对2020年风电新增装机量的预测为30-35GW,12月新增装机超过11月,达到31GW大概率问题不大,但达到35GW的预测上限可能会有压力。

电动车产业链企业普遍对2021年出货量保持乐观,预计1Q排产环比也仅下滑10%左右,且全年订单预估增长在80%左右。

磐耀资产(1220):

上周A股迎来反弹,一定程度修复了上周跌幅,但市场结构性分化十分明显。板块细分来看,以白酒、新能源板块持续爆发,创出新高。大部分板块和个股表现一般,明显跑输指数。

值得关注的是海外持续宽松带动后半周顺周期爆发。我们看好的大金融本周表现较弱,但在经过近期调整后有望受益于顺周期板块回升。军工方面,部分龙头公司已经开始走强。我们持续看好银行和军工的矛盾组合在未来的表现。

再论通胀逻辑:

任何通胀都是货币现象,货币超发出来基本上不会再收回去,现在我们摁住房价的环境里,一定会传导到物价或权益上,正常这个节奏是6-12个月,然而近期二师兄以一猪之力,硬是给我们创造了一幅通缩的假象,但是二师兄能力再强,也拧不过大势,物价终会涨,我们终会迎来通胀。

现在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但是通胀还没起,我们的权益该不该清仓?笔者现在的判断是不该,因为后面还要通胀,没有了权益资产拿什么抵御通胀;另外参考2006-2007,货币政策转向并不意味着权益立马转向,后面甚至还有很大的一段疯狂,因为通胀起来时本来就是疯狂的。

政治局会议指引下的投资方向:

强调需求侧改革,抑制资产快速涨价,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房子已经很明显被摁住了,资本市场一再强调慢牛,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提升整体上市公司质量,为资本市场的慢牛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大搞反垄断,先富要带动后富,贫富分化要进行控制,毕竟只有贫苦劳动大众的需求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向前的有效需求。

笔者认为直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八大重点任务就好了,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芯片半导体军工补齐短板

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芯片半导体军工需提高自主可控,新能源(车)基本已基本自主可控

坚定扩大内需——汽车家电等的顺周期需求侧改革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暂不清楚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暂不清楚

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限扩张——平台垄断型企业阶段性最好先避一避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房地产依然房地惨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能源(车)

翼虎投资(1220):

一周焦点:

车企大乱斗,丰田掌门人炮轰电动车

本月初有消息称,日本经济产业省已朝着2030年代中期在日本国内停止销售汽油车新车的方向启动调整,未来日本的新车销售将全部转变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

换句话说就是,日本将从2035年起全面禁售燃油汽车,但不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型。

众所诸知,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各个国家都在加速发展纯电动汽车,可是日本一直对此漫不经心。丰田更愿意在混动系统及氢燃料电池项目投入精力,马自达痴迷内燃机技术,三菱和铃木等则没有太多动静。

遥想当年炮轰苹果的诺基亚,科技之树总需慢慢点亮!

2020年IPO募资突破4500亿元 创近10年之最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69家企业首发上市,合计募资资金4504.48亿元。上市家数较2019年增长超八成,仅次于2017年;募资总额较2019年增长近八成,创出A股2011年以来IPO募资规模之最。

展望2021年,IPO储备项目充足,融资规模将保持高位,预计2021年科创板和创业板融资总规模在2280-4200亿元,打新红利预期延续。

一周焦点:

资金流向方面,沪深港通资金继续大幅流入,融资融券余额亦稳步提升。

整体来看:疫苗继续有序推进,但短期疫情的反弹超预期,全球各大经济体受制于经济恢复缓慢,刺激政策继续持续加码,全球市场应声上涨接连创出新高。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加大对逆回购的投放对冲年末资金紧张的局面,但中长期逐步收紧仍是趋势。

展望未来,较长时间全球的政策依旧维持宽松,继续关注新能源、军工、AI和国产品牌出海等方向。

于翼资产(1218):

后期看好的可选消费包括白酒、家电、汽车等是市场共识度最高的领域,表现也较优异。我们认为,无论从业绩确定性亦或前期疫情受损后续加速恢复的逻辑上,可选消费依然是要坚守的领域;此外,我们非常关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部分中游制造业,受益国内供应链的完整及成本优势,在明年全球复苏共振中业绩具有较大弹性空间。

受一些流动性预期影响,市场可能仍会有波折,但全球资金继续加配中国资产是不可逆的趋势;从业绩层面看,国内优质公司在行业整合、边界拓展上仍然具有较大成长空间,这是投资价值的源泉。当前位置,结构性投资机会依然确定。具体策略上,一方面继续关注可选消费,另一方面中长期方向上关注十四五规划支持的方向,包括高端制造业及新能源与科技创新等。

青骊投资(1219):

本周市场顺周期行情回归,验证我们上周在市场回调时鼓舞信心的判断。我们上周周报也提到对流动性的判断比市场更为乐观,对顺周期的持续性和强度也更有信心。而市场本周的上游顺周期反弹验证我们的认知:1、结构性市场的机会从2017年就已经开始,未来市场就是机构投资人的舞台,价值只会迟到从未缺席;2、市场整体资金支持仍然很充裕,我们预期大部分优秀企业的盈利会超市场预期,用成长消化估值的态势比较明显;3、低估值偏周期类资产未来仍具有吸引力。比如我们关注到铜和铝的市场情况,两个行业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都有望出现高景气。行业景气也体现在价格上,符合我们7月以来上游市场将会出现机会的判断。

我们的长期重仓选择集中在人力资源服务业,物业服务业等成长领域,符合十四五发展的方向,未来也拥有稳定的ROE和现金流,更是内循环的长坡雪道。我们确信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换的步伐确实明显开始,和我们的判断一致。

明泽资本(1221):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中央层面提“需求侧改革”还是首次。

需求侧改革以及需求侧管理并不是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当前应更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和投资需求,充分发挥内循环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尽快疏通供给和需求间的渠道,实现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在此基础上,重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不断扩大国内总需求,并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持久性力量,不是短期趋势!所以本次需求侧改革,要重视、要重视、要重视!!!具体投资上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板块、后疫情时代的航空、旅游等板块将受益于未来的需求侧改革。

一线投资大咖周观点:

查理·芒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

“长远来看,美国公司的运作可以类比生物学,而不是其他的东西。而生物学,所有个体、物种都会消亡,这只是时间问题。经济发展也是如此。

新事物会不断出现,同时一些事物开始死亡。当我年轻的时候,新的事情已经出现了,其中一些开始消亡。这就是长期的投资环境使它确实变得非常有趣的原因。看看现在有哪些消亡的事物:所有百货公司、所有的报纸,真的就和生物学一样,企业也只有很小的力量、很少的存活时间。”

“我不通过这样的方式赚钱——通过准确预测宏观经济的变化来比别人更好。但是我和鲍勃(Bob)做的是买我们允诺的东西,(然后我们就)有时候我们遇到了经济上的逆风,有时候遇到了经济上的顺风,无论哪种,我们都是一直游下去,那就是我们的系统。

凯尔特人的系统也是这样的。凯尔特人就是早上起床然后一直游着,凯尔特人不是试着在繁荣和萧条中玩游戏冒险。

我们真心希望我们可以做到我们所承诺的,而不是成为现在流行风向的受害者。我们有自己的决定,关于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研究。”

“我对世界已经发展得很远了这一事实感兴趣。而且,我也对让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有兴趣。相比之下,尽管印度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言论,但其经济表现却差很多。

我认为现代世界的经济发展非常有趣。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我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经济学家喜欢它,因为它是如此令人困惑和有趣,并且成就如此之大。而且我认为许多技术都是以同样有趣的方式在发展。谁能想到整个世界都会在Zoom上进行沟通合作呢?我们一年半以前都没有想到要这样做,现在发生的一切真是太神奇了。谁会猜到呢?这非常有趣。”

但斌,东方港湾投资董事长:

“实际上我在《时间的玫瑰》里面曾经写过一句话,我说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是在于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美金的财富,而是在于,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很多道理,并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我想,如果中国的未来是像美国一样的一个大时代,未来30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的话,我们也会像美国一样,出现一大批伟大的投资家,中国投资史也一定是群星璀璨的。如果我能活到100岁,大概率也能够看到这个时代所诞生的一批企业家会取得辉煌成就。”

“中国为什么有未来?

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人一样,十四亿人都把挣钱当信仰。我们过春节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恭喜发财”,我想恭喜发财这句话只有我们中国人会说,是吧?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是很频繁的,改朝换代也是常事,但只要有几十年的太平岁月,中国人集聚财富不是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二。”

“投资比的是思考的远见,是比谁看得远、看得准、敢重仓、能坚持。

看得远的前提是什么?

有些是来源于自己的洞察力、判断、学习,有些远见是来自生活的阅历。一个人适不适合做投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看他能不能把曾经犯过的错误屏蔽掉,让这些错误变成宝贵的财富,能够不断迭代。”

“在过去28年,总体而言我们东方港湾投资两类公司,一类是改变世界的公司,比如智能汽车。另外一类是世界改变不了的公司,类似白酒这样的。

白酒是个非常好的行业。最近有人开玩笑说,明年的投资策略只有这样一个词,还是白酒;问一个所谓大师,这几年怎么样发财?‘白酒加杠杆。’每一年都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行业被很多人很诟病,但这恰恰也是非常好的一个行业。”

“我个人认为,A股市场最伟大的时代很可能即将来临,而且这个时间会持续个二三十年,如果没有战争等等这些事件的影响的话。 因为只有注册制才能够导致真正的长牛慢牛,才能改变A股市场、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

王一平,进化论资产创始人、总经理:

“严格来说我从来不赌博,我只做套利。”

“量化大家现在都认为是广度的覆盖,主动大家都认为是一种深度的挖掘,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的去融合的,主动为什么它是强调与深度的挖掘?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覆盖,而量化它有足够的算力;而量化为什么做不到深度的挖掘,那是因为它的逻辑强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挖得不够深,但是到未来并不是这样。”

“就像研究生物体,可能最好从单细胞生物去研究,然后渐渐再到多细胞,再到组织,再到器官,再到个体的一个研究过程。一个最简单的逻辑,a到b特别简单。但实际上这个东西可以延展的更多。

举个例子,ABC都卖奶茶的,但ABC三个人的业务有所区别,奶茶都是只占A、B的营收的10%、占C的90%,这个时候A、B发布三季度财报,业绩增长只有10%,其中AB的奶茶业务增长了50%,那你会找到还没有发财报的C,他的财报有可能会超预期。这个链条不断延伸、升级。他介绍,这在人工智能里面就叫“知识图谱”,把所有的逻辑链都牵起来,然后一根一根线一样搭起来,就支撑了一块布,就有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这就是未来的股票的逻辑链。”

王强,保银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

“互联网行业是赢家通吃,很多子赛道都是赢家通吃的,当你看清楚了以后,什么时候买都不太晚,没有买错的,只有买的暂时贵一点的。”

“做投资不要跟公司领导者走得太近。这些大领导往往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你会被他所感染,那做评估的时候就会不太客观,这也是我学到的教训。

我们更多还是要去站在客观立场上去评估它,多去了解公司竞争对手对他的评价,包括去上下游了解一些公司的情况,还有公司内部员工的忠诚度。特别是看公司中层对公司本身的评价,因为中层他既接触到上层,也接触到下层,比较接地气。竞争对手也是,我们要去了解它的竞争对手。

我们是希望领导层能够全心全意在公司上,毕竟(很多公司)商业模式还没有好到你可以躺着赚钱的程度,大多数公司还是需要管理层兢兢业业不断努力的。”

“大家看美国,1970年后也是经济放缓,(股市)就进入所谓漂亮50的一个时代。我觉得过去两三年,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这个时代,用我的话讲就叫缩容。现在4000多只股票,慢慢市场就只关注其中400个股票,最后就关注到里面的100只股票,我觉得是这么一个趋势。”

“我们其他私募机构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可能一般的股票多头类私募只做多,不做空,但我们是既有多头也有空头,而且我们是做个股对冲。我们平台上有20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这20多个人分成不同的行业,每一个人只能在自己分到的行业里面操作,做多的同时也要做空,组合净仓位只有±10%左右。

很多对冲基金你赌的是行业的贝塔,但是我们想要的是行业的阿尔法,所有基金经理只能做个股对冲,不能用指数对冲。”

张帆,磐泽资产基金经理:

“这个社会最本源的价值就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创造,挑选出优秀甚至伟大的公司,与他们同行,把仓位更审慎地集中到能穿越周期的行业和个股上。”

“像格力、茅台这些传统行业的公司,长期资本市场回报率就等于它们的ROE,生意的本质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但看对、做对、赚到、赚饱,中间每一步都隔着千山万水,是知识架构、人性理解、自身心性、三观还有运气的综合体现。”

“最好的选择是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次好的选择是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没有第三种选择。”

“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没恶化,大幅下跌后不愿意加仓,那一开始就不应该买。”

“最近一年最大的改变是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聚焦收敛,左手加法不断学习新的行业拓展新的边界,右手减法不断砍掉糟糕的生意模式舍弃平庸的管理层。”

“后来15年开始做香港市场,16年接触美股,中间阶段性地贪图便宜买过烟蒂股,但后来越来越理解芒格说的“投资于脆弱的企业等同于犯罪”。这个社会最本源的价值就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创造,挑选出优秀甚至伟大的公司,与他们同行,把仓位更审慎地集中到能穿越周期的行业和个股上。

“17年到19年地产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涨幅?主要是这三年他们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是十年一遇的机会,属于超低估值+超级成长的机会。

当时叠加了很多因素:一是2016年地产行业销售跟股价表现严重背离,其实当时北京、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轮番上涨,16年全年地产公司的销售数据非常好,当期报表利润很低,反映到2年后的报表利润,估值就更低;第二个更大的逻辑就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所以17年1月份开始,市场发现龙头房企的销售增速和利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7-19年整个行业都在演绎头部房企市占率大幅提升的逻辑;同时17年之前很多头部房企囤的便宜地在这几年集中变现高利润率,这是它前三年涨的好的根本原因。

后面就是我管理私募期间,大概2019年下半年,我们买了很多物业管理公司仓位,包括今年布局的电子烟、新能源汽车、光伏、医药医疗等,这些对组合贡献都比较大。”

“选股我们会看生意模式、赛道、行业格局、公司竞争优势、管理团队,最后是价格。我们偏好于高能见度的高增长,高能见度是确定性,反应了赛道和公司竞争优势。抛开茅台这种生意模式,我们很看重优秀的管理团队,因为我们相信在大部分行业超额价值都是由牛逼的管理团队创造的。

比如我们拿下了一家电子烟制造商企业3500万美金的基石投资,这单目前也给我们带来了超过1亿美金的账面盈利。这个案例非常能代表我们的选股偏好:电子烟赛道--成瘾性消费品,行业低渗透率,确定性的行业高速增长,公司是ODM全球龙头,并且市占率持续提升,18年的10%提高到19年16%到今年预计超过20%,远超行业增速,随着监管加强,公司壁垒越来越深,管理团队工程师文化,诚信靠谱,说过的历来都是超预期做到。”

“我们其实是有一级思维,只是在确定性上要求更高,更倾向于参与Pre-IPO阶段。在所有美股、港股、A股IPO公司,尤其是国内大的新经济公司,在它们上市之前我们都会做系统性梳理,尽量在市场没有充分认知的时候介入。比如我们大量参与海外新经济公司的IPO,这是我们的错位竞争优势。”

“是我们发现的早,认知比较充分,研究前瞻,认准之后我们拿项目时也非常坚决。前面提到我们会系统性梳理所有美股、港股、A股IPO公司情况,在它们上市之前就研究清楚。方法就是挨个梳理、整理招股说明书的内容,有的不在能力圈范畴或质地一般的公司会快速筛掉。

当梳理到这个公司时,就知道它一定是超级大牛股,当天就决定让负责的研究员集所有资源和精力去研究这只个股。从行业上看,它是替代烟草的,超低渗透率,属于新兴行业,刚起来2-3年;公司壁垒高,全球前几个龙头公司都是他的客户,市占率从18年10%提到19年16%,2020年它的几个大客户增长态势迅猛;ROE超过100%,生意太好了。

我们就调用各种业内资源,让投行安排会议,也约了很多业内人去了解行业和公司情况,做了大量研究之后进一步加深认知。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5月份北京一解禁我们就去深圳见了公司管理层,当时我们非常坚定,就是去表诚意要份额的。对方也比较喜欢我们的做事风格,他们是工程师文化,很讲诚信,不喜欢忽悠,我们当时确实也是诚意十足,在公司交流时碰到他们研究院院长,也是我们清华学长。最后,各方面也比较匹配,才有这样的表现。”

“我们对核心股票池里的公司都有一个正面负面清单,会研究市场对它的定价模型,哪些是关键要素/核心变量,买点买在估值进入合理区间或者定价模型的关键要素发生变化;反之卖点卖在高估/定价模型关键要素发生反向变化,或者有更好的其他投资机会。”

“根据我们自己的长期股票池,核心仓位分布在我们长期关注的5-6个大行业,每个行业布局2-3家龙头公司或者逻辑最犀利的具备爆发力的公司,核心持仓在15家公司左右。阶段性根据估值和爆发点调整不同行业和公司的比例,但避免单一行业和公司过度集中,防范黑天鹅风险。”

冯超,煜德投资总经理:

“我们自己的股票池只有不到100只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只有30只。涵盖了TMT、先进制造、医药医疗、新兴消费服务等行业。当前,消费是一个巨大的经济稳定器,我国现在100万亿的经济总量中,消费占比刚刚过半,相比之下,美国消费在GDP占比达到70%。所以中国也将慢慢形成以消费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模式。在这个方向上,中国经济结构也在逐步转型,最初的人口红利会变成工程师红利、都市圈形成会提升产业效率、简单加工会变成技术创新、投资拉动会变成消费升级。

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成熟,未来与美国市场的相似度可能会越来越高,消费、医药和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市值一定还会继续增加。长期来看,几个领域未来还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财富本质是企业家背后的股权,贝索斯千亿美元的身价的载体是亚马逊的股权。而企业价值的本质是在某个领域极大地提高效率、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最终表现为公司的股权价值。当前中国很可能正处于从重资产阶段向股权阶段转型的过程中,从长期看,居民财富配置也会发生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我国目前居民财富中,有70%还在房产中,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益于过去几十年的养老金计划,居民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更高,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将是我国居民资产配置未来的长期趋势。”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是不断创造价值增长。我们并不是做茅台个股的推荐,仅看茅台的数据:2000年,茅台只有11亿收入、2亿多利润;而按照推算,明年茅台大约能实现超过1000亿营业收入和500亿利润。茅台的股价反映的就是公司的成长。”

“我主要沿着基本面的景气度来进行板块配置。

顺着景气周期来找,明年上半年还有很多机会可挖掘,例如汽车产业链、半导体和5G相关的公司、消费电子、化工以及新能源等行业。

我们的组合延续此前景气周期的配置思路。其一,把握景气度持续改善的机械、化工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游企业,同时配置经济复苏带来的上游资源行业的价格弹性;其二,配置预期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金融股,把握估值修复的机会;其三,坚守寻找更长期的趋势,在优质的消费、医药和科技板块中选择估值与基本面相匹配的公司,长期布局。”

一线机构年度策略观点:

清和泉资本2021年度策略会:

展望2021年的市场,我们必须要回答四个关键问题:

一是A股历史上“牛不过三”,这次会不会不一样?

长期来看,A股牛市周期已经在拉长;短期来看,政策周期能否被熨平是最关键的因素。

二是明年政策走向到底是“全面紧信用”还是“跨周期调节”?

这关系到政策收缩的节奏和力度。

三是市场哪些是确定性趋势,哪些是不确定性因素?

市场盈利驱动和风格再平衡是确定性趋势,估值收缩的力度具有不确定性。

四是具体到明年,我们的应对?

以长期景气、格局稳定和盈利向上的线索来对冲估值收缩的压力。看好高端制造中的新能源、出口链的家电和玻纤、互联网平台公司、传统消费中的白酒和调味品、新兴消费中的电子烟和医美、医疗服务中的口腔医疗、在线医疗和CXO。

鑫然投资2021年度策略展望:

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从全球看,A股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从A股内在结构而言,有可能行业性的、板块的趋势性机会变弱,但是自下而上的个股机会,则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都会有分布。

明年策略:

中游环节,继续坚定看好制造业升级中的优秀赛道,尤其是新能源(光伏、新能车)这种历史性的产业变革。

下游环节,高度重视“需求侧改革”(核心是制度改革配套,畅通内循环,扩大内需)。行业分两条主线:一是需求复苏,白酒、啤酒、家电、家居等可选消费的需求将逐步恢复;二是成本变动带来的提价,大众品相关的包材、原奶、大豆、大麦等原材料,价格有上涨趋势,短期对企业成本造成不利影响,但有望催化行业龙头提价。此外,猪肉价格下跌,肉制品加工企业利润将逐步释放。

上游环节,客观认知但并不高估全球需求复苏带来的上游资源品价格上升趋势,对在供给侧已经形成良好格局,低估值高ROE的企业,关注其价值持续修复的机会,涵盖的行业包含了矿产、石化、乃至农业。

钢材趋势 尽管机构投资者四季度的具体持仓情况尚未揭晓,但从调研数据分析统计,也可以对岁末年初的机构持仓提前有所判断。 从去年12月以来,机构投资者共对426家公司进行了调研,论被调研次数最多的,鸿路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