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悲情”在集团发表的“呼吁”和“声明”中被描述得淋漓尽致,他们自己是“焦虑”、“同情”、“悲伤”、“忧虑”;中国政府则是“逮捕”、“酷刑”、“殴打”、“”。
上最可怜、最无辜的人――与“3?14”事件无关,却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谴责”;没想中国,却被“毫无根据”地批判;“一开始”就支持奥运会,却遭到了无端的怀疑。
然而,如果没有策划煽动暴力事件,那为什么自首的人都招认是受集团指使?如果不追求“西立”,那为什么还一直在组织政府?如果真是支持奥运会,那为什么“”分子会破坏奥运火炬传递?
实际上,集团的目的,是通过显示“悲情”,“向全世界证明问题不容漠视”。他们有着自己的打算:打“悲情牌”,可以转移视线,推脱责任,自己是“受害者”,究责自然无从谈起;可以博取同情,捞取资本,把自己扮成“弱者”,国际社会一同情,就有了向中国政府施压的资本;可以制造对立,引发对抗,既扮演“受害者”,又充当“代言人”,以此挑起汉藏矛盾。如此“悲情牌”,真可谓“一石三鸟”。
集团打“悲情牌”,已不是一天两天。早在1960年,在与人合著的《我的故土和我的人民》中,就在极力塑造一个深受“外来压迫”的民族形象;在2007年的“支援组织国际大会”上,集团“”欧洲女负责人次仁强巴大打“悲情牌”,面对电视台的镜头啼哭诉苦,然而大会刚结束,该女士就和同事开怀大笑,手舞足蹈。
这些“悲情”表演,也得到了配合。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对集团的暴行装聋作哑,对他们的图谋视而不见;相反,却把集团的活动美化为争取、反抗压迫,不断强化集团“弱者”、“受害者”的形象。
法国中国同学会会长何跃一针见血地指出,集团在以“悲情宣传”博取同情、欺骗世界。德国《明星》周刊盖格斯也说“并非无辜天使,而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而就在集团表演“悲情”的地方,许多海外同胞开始,并围绕“反暴力、反失实报道”,全方位向国际社会介绍一个真实的。
其实,不管是装“悲情”也好,扮“弱者”也罢,人们最终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事实。正如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专家克利曼所说,与强大的美国比起来,制造了“9?11”事件的本?也是“弱者”,可谁又能说“弱者”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所以,奉劝集团一句话:与其打“悲情牌”,不如放弃祖国的行为。只有这样,才会获得人们起码的尊重,才不至遭世人谴责、被历史抛弃。(何振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