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金融去杠杆的监管方向下,A股可用的杠杆工具越来越少。不过,有的券商却利用“沪港通”,借助香港低廉的融资成本变相加杠杆,再绕道“沪港通”北上参与A股投资。
眼下,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买入A股正成为一些机构业务新模式。这些券商提供的跨境业务,可以通过香港实现最高2.33倍的杠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杠杆比例已经超过了资管新规对杠杆比例的上限,也高于国内融资融券最高1倍杠杆的上限。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这实际上是场外融资的灰色地带。场外配资一直都存在。对于从港股过来的资金,配资的源头在香港市场或者香港与深圳之间的地下市场。对于这个灰色地带,也有明确的法律监管。但目前的场外配资仍然有一种力,场内的投资者、场外配资的资金提供方都愿意冒风险,所以这样的地下交易很难清理干净。
2017年开始,监管层推进金融去杠杆,传统的杠杆模式风光不再。与此同时,自2017年以来,内地的资金成本持续走高,相比之下,香港的融资成本更低廉。在这个背景下,通过香港市场完成低成本高杠杆的操作,变得有利可图。此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操作还能逃过监管视线。董登新指出,这种操作隐蔽性非常大,不利于监管层监管。场外监管已经经过多轮整治。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如果要打击场外配资,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比如要有举证,还要有检举者。这种灰色地带、地下交易如果监管方没有足够的证据,是很难查处的。
有业内人士坦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部分原因是两地市场有着不同的监管制度——内地开户实行实名制,香港的开户采用券商制,也就是投资者账户挂在券商下,上市公司无法查询到投资者明细。
面对一些中介机构绕道陆港通的新套路,两地监管部门也在调整监管方式。“此前证监会曾表示,将对沪深港通投资者也采取实名制的注册方式,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这一工作。”业内分析认为,此举实施后有望消除这种加杠杆通过“沪港通”买卖A股所潜藏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