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5年后九成宫遗址考古重启,出土遗物五百余件

  • 2020-12-26
  • John Dowson

海报设计:郁斐 25日,全世界召唤师期盼已久的2020英雄联盟S10全球总决赛将在中国上海拉开大幕。 从16时开始,参加入围赛的各支战队将作对厮杀,LPL赛区的中国战队LGD将在19时对阵PSG。接吻门

时隔25年后九成宫遗址考古重启,出土遗物五百余件接吻门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城,是隋唐时期皇帝避暑离宫遗址。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在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隋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春林介绍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形制布局、殿基结构、保存状况、出土文物标本,研究表明,新发掘的4号殿基址保存完好、结构完整、石刻精美、工艺精湛、可视性强,代表了隋唐建筑的高超艺术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4号殿发掘的考古学价值和社会意义非凡。时隔二十五年后,重启九成宫遗址考古获得重要学术价值。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发布会现场 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龚国强介绍,隋仁寿宫唐九成宫是隋唐两朝前后共用的一处避暑行宫,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麟游县城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配合九成宫文化广场规划项目,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对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实际发掘约2300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500余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隋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春林在现场向媒体和会议代表介绍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  记者 陆航/摄

李春林介绍,4号殿遗址位处九成宫遗址的西南隅,东北距天台山脚3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7.7891度,北纬34.67684度。发掘显示,4号殿遗址地层堆积保存较好,由现地表到隋代殿基散水深约5.4—6.2米,自东北往西南渐趋增厚,基本可反映遗址的沿用、废弃和变迁过程。

李春林说,因东北部被城区九成宫路和停车场占压,4号殿殿址已揭露出来的部分仅是殿基的西半部。发掘表明:4号殿址坐北朝南,方向为354°。初建于隋代,唐代沿用隋代殿基并整体有所增高抬升,外围且有增建和扩建。殿体由殿阶基、西慢道、殿面础石和殿基周匝散水四部分构成。因4号殿是依托天台山南面阶梯台地而建,殿北地平比南面要高。以西慢道北侧为界,殿基台南部外突凸,散水面低于殿北散水约3米。

李春林介绍,殿基主体现揭露东西最长27米、南北宽25米,自南面石砌散水至殿面高4.2米。从建筑构材、夯土层理和殿西、南两面破损裸露的断茬等观察分析,4号殿基明显可分隋唐两期,其中唐代部分叠压在隋代的之上。隋代殿基主要由散水、基台台壁和内里夯土组成,散水和台壁皆为石材砌筑,石材为当地所产的麻绿色砂岩。同类石材皆切割整齐划一,外表打磨光滑平整,体现了工程的严格管理和要求。自西慢道南壁、绕殿西、殿南台壁自下往上皆以四层地袱石、陡板石、隔身版柱和压栏石相间拼合包砌。其中最上层地袱石、隔身版柱和压栏石外表皆以隐地起突和线刻兼施的手法,雕刻有精美繁缛的缠枝唐草纹图案,由严谨对称的叶蔓为构图单元,上下或左右相连,线条流畅活泼,规整而不显单调。因唐代增建部分的包蔽和叠压,隋代西慢道北侧、殿基台壁以及殿面柱网布局等结构暂不明确。

4号殿唐代增建部分,包括垫高抬升的基台、殿面、西慢道,慢道西端往西、南、北三面皆出有平台,其中平台南北东侧皆以砖包砌,显示殿西或有相关配属建筑。

李春林说,唐代以隋代石构殿基为基础,对殿基和慢道整体抬升加高,增筑的部分高约1. 5米,主要由夯土构成,起夯自隋代压栏石(殿北面为地袱石)同高水平的旧夯茬。发掘显示,唐代增高的基台外壁是以条砖包砌而成,现存殿基台北壁高2.2米,台壁包砖磨砖对缝,残高1.2米,砌筑非常整齐。殿基台西侧、南侧因宋代人采石挖砖受损严重,后又遭洪水侵蚀,局部淤有泥沙,保存状况不佳。殿面柱础石尚存有14块,皆为方座覆盆式,其中8块尚处于原位,南侧6块皆已因洪水冲刷移位而呈现出倾斜、陷落等状态,其中一件上刻“杜”字。从现存柱础分析,唐代殿面大致可复原为东西38米、南北25米,面阔九间,进深三间,是一座殿基高达4.2米的高等级台式殿堂建筑。

考古现场 记者 陆航/摄

考古现场 记者 陆航/摄

考古现场 记者 陆航/摄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航拍照片 记者 陆航/摄

唐代殿基外倒塌堆积中还发现大量散落白灰墙皮残块,南侧基台所砌陡版石上尚黏附有白灰皮3—4层,表明唐代殿基陡板石面都是以白灰装饰的。这可能是唐太宗矫正隋室奢华弊政在建筑上的反映,是魏征《醴泉铭碑》中所言“粉壁、涂泥”的历史见证。

李春林认为,自发掘区西北绕经殿南,4号殿外唐代地面下潜埋有两道排水陶管道,部分叠压于散水石上,应是唐代宫内增加的重要的引水设施。

李春林说,本次发掘是时隔二十五年后重启九成宫遗址考古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殿周四围堆积和晚期遗迹对了解认识九成宫的形制布局、历史沿革和废弃变迁等过程提供了确切的信息;隋代殿基部分周匝各类石构材体量之高大、厚重,保存之完好,当中的压栏石、隔身版柱和地袱石所雕缠枝忍冬纹,枝条屈曲缠绕,叶瓣典雅华美,这些都是以往古代殿堂建筑考古中所罕见,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石作制度的流变,为研究同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4号殿基夯土中所夹杂的卵石层、暗柱等技法为考察隋唐高台式建筑技术的提供了素材。殿址尤其是四围出土的完好砖、瓦、石类遗物应是最后废弃塌落的所形成,对这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是4号殿的整体复原重要元素;另外4号殿中出土的石香炉、银簪子、玻璃质残渣、鎏金乳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铜钱和陶瓷器等也是多方面研究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的历史内涵和宫廷生活等的珍贵资料。

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麟游县委书记孙敬虎说,九成宫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由宇文恺设计与营造,尚书右仆射(宰相)杨素为总监,于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竣工。离宫初名“仁寿宫”。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复修仁寿宫,改名为“九成宫”。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下令维修九成宫,并更名为“万年宫”。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恢复“九成宫”原名。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麟游遭暴雨,洪水和泥石流,冲毁了九成宫大部分宫殿。九成宫从营建到水毁至沦为废墟,共历时了三百多年时间。

麟游县县长李武发告诉记者,九成宫是镶嵌在隋唐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宏伟的建筑、独特的山水胜景、凉爽宜人的气候吸引了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20年(次)驾幸避暑议政。这里一度曾成为全国政治、文化、宗教、军事指挥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号称“离宫之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78年起对九成宫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发现其缭城城垣、内皇城城垣、诸多宫殿、亭台楼榭、寺庙、道观及生活设施等众多遗存。有国宝级文物《九成宫醴泉铭碑》、国家一级文物《万年宫铭碑》、唐宫廷水井、点将台、梳妆台、缭墙城门,天台山1号、2号殿址、醴泉水渠遗址,尤其是37号大殿遗址,该遗址被评为“九四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20日,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主办,麟游县文体局协办。

接吻门 2021年伊始,不少毕业生都开始考虑去哪里工作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观察近几年就业质量报告发现,毕业生们不再扎堆“北上广”,不少“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或者留在大学所在省市,或选择去临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