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死”和“亡”意思一样都表示生命终结内在含义有何不同

  • 2022-07-16
  • John Dowson

汉字“死”和“亡”意思一样都表示生命终结内在含义有何不同

  汉语以博大精深闻名于世,“博大”是因为词汇量非常丰富,同一种意思可以有许多词汇来表示,并能强化语境效果,“精深”则是说明不同的词汇能表达出微妙而精确的含义,有助于读者加深印象,激发形象思维。

  比如,表示高兴,有眉开眼笑,心花怒放,得意洋洋,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心旷神怡等词汇,虽然意思都差不多,但有细微的语境效果。

  这些词汇常常用在不同的对象上以及场合下,读者看到立马就能明白逝者的身份、地位、职业,乃至年龄和贡献,这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

  当然,表示生命终结最常用的单个字无疑就是“死”和“亡”这两个字,人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的频率很高。那么,这两个字的词性和用法怎么区分,它们的内在含义又有什么不同?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古人根据世间万物的造型,以及对一些抽象事物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进而创造出甲骨文,成为人们记事、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好工具。甲骨文里边的每个汉字,都保留了汉字最初的含义,分析甲骨文后,基本上能搞懂这些问题。

  “死”字是典型的会意字,在甲骨文里,“死”字造型是:一个人跪在一把匕首和一堆骸骨旁边,似乎在默哀和凭吊,表示生者缅怀已经消失的生命。

  从创造出来到现在,“死”字的含义没有发生变化,几千年前的古人到现代人,对它的理解都是一样的。

  “亡”字也是典型的会意字,造型是:一把匕首的刀刃上黏连着几滴血液,表示“血溅到刀刃”。这种情况并没有明确说明生命是否终结,它也可能是受伤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恐惧而逃离了,所以,“亡”字的本意是逃离、出走,跟生命消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先秦时期的古籍里,绝大多数沿用了这个意思,尤其在“国别体史书”《国语》(也称《春秋外传》)里多次用到,比如,《国语·晋语四》里说: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楚语上》里说:子牟有罪而亡。“亡”字都是“逃离”之意。

  《国语》的作者相传是左丘明,跟孔子是同时代人,左丘明根据本时期各国史官的记录资料,再把这些资料分类整理和加工润色,创作而成了《国语》。

  春秋末期大大小小的国家有100多个,各地的方言不太一样,同一个字词,在齐国是一种意思,在晋国、楚国、吴国、楚国可能又是另外的意思。

  《国语·晋语八》里有一个《叔向贺贫》的故事,讲述了韩宣子因为贫穷整天愁眉苦脸,他的好朋友叔向给他分析贫穷的好处,并用真实事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在乱世,贫穷可以明哲保身。

  爷爷栾武子德才兼备,受人尊敬,并给家族积累下许多财富,但儿子栾桓子不学无术,仗着家族有权有势而狂妄自大,并且胡作非为,让周围人对他恨之入骨,但人们看在栾武子的面子上,不得不对栾桓子隐忍。栾武子死后,没有人再罩着栾桓子,人们开始对反击栾桓子,他一个人的罪孽给整个家族带来了灾难。栾怀子因为受到父亲栾桓子的连累,只能从晋国逃亡至楚国。

  为了深化这个故事的启示作用,《国语·晋语八》里就把“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这句话里的“亡”字,引申为在“逃亡后毁灭”的意思,最终形成“灭亡”之意。

  自此后,“亡”字便具有了多义性,以“逃离”和“灭亡”最常见。但在一些古籍里,“亡”字的含义常常含混不清,很容易引起阅读障碍。

  直到1600多年后的北宋初期,《广韵》一书横空出世,在《广韵·阳韵》有这样一句话:亡,灭也。这句话等于是从官方层面正式把“亡”字的含义确定为“灭亡”,并拿出《韩非子·喻老》一文中“虞君欲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不听宫之奇,故邦亡身死”一句来举证,证明古人早已这样用过。

  《广韵》又叫《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学者陈彭年和丘雍耗时10多年,根据前人的《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扩充而成,是非常重要的韵文字典,极大地提高了韵文写作者的创作效率。

  从词性来看,“死”和“亡”并没有隐含鲜明的感彩,它们都属于中性词,但在用法上,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三点。

  其一,“死”字表达的程度更决绝,通常表示绝望,彻底完了。比如说“心死了”,表明某人对某个事物不抱任何希望了。

  “亡”字表示某些事情还有一些挽救的余地。比如说“”,表示国家虽然灭亡了但民众还在,仍存在复国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