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文言文”讨生活费俏皮中带着无奈母亲的回复扎心了

  • 2022-09-01
  • John Dowson

大学生用“文言文”讨生活费俏皮中带着无奈母亲的回复扎心了

  春季开学的日子即将到来,在众家长吐槽中小学生在家狂补作业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大学生调侃的声音。不过大学生别忘了,中小学生可不需要面对生活费不够花的问题。

  虽然在家长的教育观中,仍旧秉承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执念,但毕竟大学生已经成年,总不能他们要钱就给,而大学生也不好意思没钱就要,是在没钱花时,也得用点小心思。

  大学生讨要生活费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到了打生活费的时间,但是父母给忙忘了;一种是需要缴纳比赛和考试费用,自己的钱不够。对于这两种情况,大学生大可以直接说。

  不过如果是第三种情况:花多了。那大学生则会小心翼翼,既怕被父母拒绝,又怕被父母责怪。以这位大学生为例,委婉地表达自己已经过上了吃土的日子,还特意在开头写上:别被爸妈点开。

  另外一位大学生同样是小心翼翼的讨要生活费,她先是很肉麻的说了一句“亲爱的老妈”,然后又装作不在意的提醒妈妈:天气凉了,要多穿衣服。而妈妈其实已经感到她不对劲了。

  接下来大学生继续为了五斗米折腰:“妈,看我头像”。原来她特意将头像换成了一个哭泣的女孩,还配上了“好饿”两个字,很明显就是在说自己生活费不够了,找妈妈要钱来了。

  还有些文采不错的大学生用“文言文”讨要生活费,比如这位大学生,上来就称呼父亲为父皇,还用前线吃紧来形容自己已经没有生活费了,最后又用发放补给,来提醒父亲给生活费。

  而这位父亲也是十分配合的,回了一句“父皇晓得了”。看来这位大学生的计谋是得逞了,是文言文这招管用、还是父亲比较好说话呢?再来看一位大学生用文言文跟母亲讨要生活费的例子。

  这位女生的文言文写的可谓是俏皮中带着无奈,最后担心母亲没看到,还特意又问了一句。而本来知子莫若母,这大学生又表达得这么明白,母亲怎么会不了解呢。

  母亲先是转了一个红包过去,然后同样回作的一篇文言文,意思就是:寒冬飘雪,母亲盼着女儿早日回家,听到手机响了很开心,却是女儿在跟自己讨债呢。母亲的回复扎心了,让人瞬间泪目。

  看完这些大学生因为生活费和父母见招拆招的例子,让人既心酸又想笑。想笑是因为大学生和父母之前沟通基本无代沟,相互调侃很欢乐,而心酸的是一些大学生并不能体谅父母赚钱的不容易。而且如果不是要生活费,平常很少会主动找父母聊天,更不会想着多关心父母的身体。与此相反的,一些大学生每天和父母联系、懂得合理消费、可以自己赚钱给父母买礼物、学习成绩还特别好。

  大学生已经成年,应该学会分担家庭经济负担的责任,是因为父母更希望大学生可以专心接受教育,才会乐意承担生活费用,并拼尽所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但是大学生不能习惯了接受就不去回馈,不能认为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要给自己提供生活费。建议经常生活费不够花的大学生收起自己的虚荣之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开销,注意勤俭节约,充满感恩和回馈之心。

  当大学生表示自己生活费不够用时,家长先别急着拒绝,要避免大学生养成跟同学借钱的习惯,更要避免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好是从她下个月的生活费中“提前支出”一部分。

  如果大学生生活费经常不够用,多半是因为大学生并没有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建议家长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去引导。但还有一种可能:大学生已经习惯超前消费。这时家长一定要避免大学生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大学生偶尔出现生活费不够用是比较正常的,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忧,稍加引导之后,大学生就一定可以改正。相信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可以将生活费这点小事,规划好的。

  同时温馨提醒大学生,生活费多少、穿的衣服有多贵,并不会影响你大学生活的质量,反倒是你对待教育的认重视程度、你为学习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但影响你大学生活,还影响日后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