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历史(中国股市历史走势图)

  • 2022-09-08
  • John Dowson

中国股市历史(中国股市历史走势图)

 

这一轮市场快速下跌的原因探讨

自沪深300指数在2021年3月见顶之后,到底部下跌了28%,在历史上虽然说跌幅并不算太高,但也排得上名次,关于这一轮下跌,很多投资者表示跌的有些莫名其妙,但风起于青萍之末,我们在之前的很多次场合都表达了对于今年A股走势的担忧,认为市场可能会出现一轮比较大的压力,总结下来有如下原因:

海外流动性收紧。3月FOMC会议宣布加息25bp, 散点图显示2022年加息7次,2023年加息3次。与此同时,美联储提示将于下次(5月份)会议开始缩表。美联储是全球的央行,美联储收缩流动性意味着全球资本市场面临流动性萎缩,中国也不能幸免。

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剧是已经到来的事情。俄乌冲突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美国为首的传统势力对于威胁势力的打压,进而导致局势的紧张,本轮地缘政治紧张还有一点不同在于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政治冲突对于原油造成巨大的冲击,进而引发通胀。祸不单行,在这个时候,又恰逢美国证监会出台对于中概股的退市消息,导致市场将担心俄罗斯资产危机复制到中国资产,引发中概股的抛售。

经济增长前景黯淡。事实上,本轮经济周期由于疫情引发的时间不同,中国最早复苏也最早进入下行周期,美国随后复苏预计今年也将进入下行周期,根据机构给出的测算,中国的企业盈利增速将从2021年双位数逐季度下滑至负数区间,由于盈利上的巨大压力,股价将可能面临到戴维斯双杀,进而引起股价的压力。美国的情况也不理想,从重要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已经连续下滑了几个月,目前已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低点附近,意味着随后美国消费数据将出现巨大压力,进而影响企业盈利。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市场利空重叠,触发了一轮快速的下跌。

市场底部特征看当前市场机会

过去20年里,A股市场出现过多次大幅调整或者长时间调整。这种大幅调整后见底的点位是历史底部。从历史角度去看, 2005年以来跌20%进入熊市,随后反弹的一共是五次,分别是2005年7月18日,2008年11月4日,2012年11月1日,2016年1月28日,2019年1月2日。站在当下这轮大跌,我们旗帜鲜明地认为,如果能在这个位置大幅加大股票仓位,在未来一年收益率很高。

我们观察历史底部可以发现以下结论,市场底部往往伴随着流动性回升或者流动性预期回升,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市场成交低迷。然而,历史复盘绝不是刻舟求剑,我们必须考虑到本轮行情和历史行情的不同。

股票投资小常识:没有一直增长的企业。如果有一直增长的企业,那么未来一定有一个很大的坑在等着他。

本轮行情与历史行情相比至少有两点不同,第一、结构性贯穿行情始终,历史上极少出现如此极致的板块差异,赛道股收益远远超过普通股票。正因为如此,市场下跌时,赛道股的调整幅度也会较大。第二、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行情,本轮行情,散户的投资热情始终没有被充分调动,长期投资资金平滑了市场,我们测算,按照2015年和2008年的杠杆资金测算,本轮牛市的高点大约为4300点左右,而实际上本轮的行情高点始终没有能够有效突破3700点,因此调整也相对温和,市场的缩量也相对不极端。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的底部应该就在3000点附近。

此外,仍然有一些指标帮助我们去判断本轮行情的底部,例如风险溢价指标,现代金融市场理论将股票价格蕴含的收益分解为无风险收益和风险收益,通过风险收益可以推出蕴含的风险溢价,通过历史参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市场处于历史风险溢价较低的位置,意味着市场的投资者避险情绪过重,情绪过于担心,意味着未来修复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复盘历史,可以统计这个底部前后,到底哪些板块涨了,哪些板块跌了。整体而言的话,涨得多的和跌得多的是有一定的反转特征,就是底部左侧跌得少的,在反弹的过程中涨幅就相对较少,这个背后的逻辑也很清楚,在形成底部的过程中,相对比较抗跌的,在反弹的过程中就存在资金流出的问题,前期之所以不抗跌很大程度上是预期太差,一旦预期反转就会有资金重新流入,从而造成反弹时候的动能也比较强。

关于今年整体的市场来看,交易上还是要降低收益预期,首先,全球流动性收缩的拐点刚刚到来,通胀可能比预期要更长;其次,国内疫情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封锁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成本和不确定性,从交易时机上看,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年报和一季报超预期的个股。

(管伟,投顾执业编号:S0350621080007)

注册金融分析师(CFA),9年证券从业经历,具备深厚的产业经验,专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领域,长期从事科技行业的研究工作,秉承基本面价值投资。实战经验丰富。成功运作了股票类组合等投资咨询产品,深受客户欢迎和好评。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投资顾问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所涉及的股票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价历史走势不能代表未来趋势。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票投资小常识:小资金如果没有小到无法选择两支股票,也要尽可能的选择多一支股票。

股票投资小常识:高抛低吸远比买入持有更具逻辑上的诱惑力,特别是期望每年投资回报率高于20%时,尤其如此。但华尔街有实证表明,高卖低买策略并不优于buy and hol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