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一文读懂股灾以来A股重构的困境与希望

  • 2022-10-29
  • John Dowson

干货满满!一文读懂股灾以来A股重构的困境与希望

  7月8日,由金融界网站、金融界爱投顾主办的“中国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论坛-2016夏季专场”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邀请来自监管机构、金融证券研究者以及投资者代表共聚一堂,热议A股反思与前行之路,前瞻投资热点。

  中国金融在线集团副总裁马勇致辞时表示,去年此刻,A股陷在股灾和救市之中,这场无论监管层还是市场人士都没有预料到的系统性风险影响至今,我们也从上半年一系列从严监管的举措和震荡的市场行情中感受到重构的艰难。马勇特别谈到,去年的所长论坛上,吴晓求等诸多学者和分析师对风险的提醒体现了坚守专业性和独立性的可贵和重要。而在后股灾时代的A场重构中,投资者教育影响广泛而长远,具备专业性、持有相关牌照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看来,金融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要创造一种金融风险能够有序释放的机制,而非完全覆盖风险。他认为,在所有的金融形态中,不可以接受的是银行的流动性危机,而只要是透明度高、非欺诈基础上的波动都是可以接受的,“资本市场制度上的灵魂是透明度,这个一定不能偏离,一切的法律监管都要维护市场透明度。在透明度的基础上,这就涉及到金融一系列制度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你要给投资者提供管理风险的机制和工具,很多人知道这里有风险,但是找不到办法,这就是我们的问题。”

  吴晓求认为,有五方面反思是应该做的:一,反思当前法律监管的重点是否维护了市场的透明度?二,反思资本市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可不是说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做,赋予它巨大的功能,恨不得中国经济走出这样一个低迷就靠它了,它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它没有这么大的规模,虽然资本市场发展在构建金融体系的过程中,起着核心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很多问题靠它来解决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也会歪曲了它的功能。”吴晓求认为,要凸显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风险定价的机制和融资功能。三,反思监管的职责是什么?“我们过去对监管赋予了太多的职能,一方面既要保持市场的透明度,又要让它推动市场化,实际上指数高低跟监管没有关系的,监管职责的核心在于:保持市场的透明度;依据法律打击一切违规违法行为。” 四,反思市场成长的逻辑是什么?“市场成长的逻辑不是外部来控制的,是内生决定的,取决于这个国家整个经济的周期,取决于产业的周期性,取决于管理团队,取决于资本结构的安全,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的变化。我们任何市场以外的力量牵引这个市场走,最终会给这个市场带来灾难,深刻的牢记明白市场的逻辑在哪里。” 五,反思市场规则的核心内涵是什么?“这个市场要发展起来,我们要构建一个非常完整的市场规则,除了A股的具体规则,我们在相关商业规则的基础上要有内在的关系,比如说万科事件,这是没有理解规则本质的内涵。一定要理解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是利益均衡体系,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不可以利用你现在掌控的权力或者说资本的权力去让公司治理受到损害,一切都在妥协和协商之中,这是基本的原则,要深度在现代公司治理架构理念基础上思考问题。”

  证监会研究中心正局级研究员黄运成认为,201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水岭,这一期间,规模达成空前水平,市场参与者结构发生变化,杠杆问题凸显,同时,监管的思路和相关的政策没有跟上市场发展。他建议,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讨论资本市场的监管改革和一些改进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政府治理水平”,这两个目标是有机联系的,如果没有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的落地是很难达到的。所以说要把政府治理水平提高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讨论资本市场的问题,讨论监管改革的问题。“现在谈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的问题谈的太多,一些制度上、本质上的问题没有谈到,加上披露、公开都不够,使得大家的认识很受局限。”

  湘财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康直言不讳:去年的股灾尚有很多不清晰的方面,第一,去年的大跌如何定性?是不是股灾?第二,如果出现了股灾该不该救呢?第三,在那个点位该不该救市?第四,应当是哪个部门来组织?第五,钱从哪儿来?第六,下次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怎么办?这六个问题现在没有共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常识性的问题,我们缺乏认真的讨论,充斥着大量的伪命题。”李康很奇怪为何讨论救市是否应该,他认为,当时政府及时出手完全正确,“那是抗震救灾的事,先救人,至于说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我们以后再处理,把长期的问题跟短期的问题扯在一起,大家没有讨论的空间,现在讨论的是往往事后讨论事前,用长期的观点来掩盖短期的观点,治病跟救命本身就是两个概念。”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也认为反思不够,他直接开出的药方就是呼吁监管者彻底改变,实行联合监管、统一监管,“去年暴涨、暴跌可以看得出来,仅仅证监会一家,不可能把这么复杂,规模这么大的管好了。证监会在3000点是要降两融的,但场外配资它管不了。而且场外配资合理不合理、合法不合法,应该通过什么渠道来配资,配资的杠杆需不需要控制,说实在到现在没有人认真研究和思考。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金融管理,早就进入了混业经营、混业管理,而我们还特立独行,搞分业经营,问题是,现在全世界金融机构都在混业经营,我们的金融机构也如此,可是我们监管没有跟上,还是铁路各自监管一段。所以去年暴涨暴跌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我认为我们应该痛下决心,让金融尽快进入混业经营、混业监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监管确实是一个难题,证监会的监管权力有多大,监管职责、范围,监管的模式,不是一个单边的监管模式的变量,而是跟市场化、法制化程度息息相关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去行政化就越有成效,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越低的话,市场不管不行。

  如何推进监管的市场化?在黄运成看来,“我们现在很大的问题是部门立法,原来的法律有很多问题,如果还在采取过去的立法形式,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一部分的利益,带来的问题可能比想象的要大,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一些重要机构去行政化如何快速推进,也是能优化监管市场化的重要方面。

  张远忠建议,从证券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能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做推动?他举例说,当下证监会的很多规范性文件可以进行总结提炼,向国务院法制局提出上升为行政法规,这会增强证监会的执法权限,最终若干总结的行政法规可以参与形成新《证券法》。他对比英、美等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对A场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一元化改革是必须的,如果像现在这样分业监管,将来的问题还会重复出现;第二、证监会加强独立性建设,实行委员制;第三,取消预算制,改为向监管对象收取会员费。

  而什么应该是证券法规的核心?贺强和张远忠都不约而同呼吁,重中之重需是投资者保护!在论坛上同时进行的“问计A股振兴之路”征文的颁奖仪式上,获奖代表张新恕在发言时表示,他是一个中学老师,作为普通的股民,他把对的建设性建议,如分红解禁原始股份和增发股份、对大股东增设缩股处罚追究其失职、成立证券司法系统等观点,汇集文章投稿给征文活动。“后来得知我的文章累计数万人浏览阅读,并且最终获奖,我深感荣幸和惊喜,也希望国家管理层能倾听亿万股民的心声,锐意改革和创新,使中国完成制度上的蜕变,变圈钱市为融资市,化市为投资市,掀起真正的改革牛、制度牛。 ”

  在“中国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论坛-2016夏季专场”现场,谈及最近愈演愈热的万科事件,吴晓求表示,万科事件的核心是透明度不够,相关的各方都没有深刻理解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本质。“大股东说,什么都得听我的,这是土豪的思想;管理层也不能说我不喜欢谁谁就不能来,这也是不对的。”吴晓求补充道,利益多方都需要反思,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则应该是利益均衡体系,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对大股东来说,不可以利用现在掌控的权力或者说资本的权力去让公司治理受到损害。“在我国,大股东说了算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对上市公司来说,大股东控制和管理层控制,并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一切都要在遵守现有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反思。”

  张远忠也举例万科事件暴露了分业监管在穿透性方面的弊端,“我们看到监管部门从不同角度对这个事情有回应,但说实在的,一行三会在各自的职权调查到最后的时候无法深入下去,因为无法穿透、无法交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调查资金的合法性,是不可能的,和欧美地区证明对私募基金的调查是非常困难的,司法净值调查都非常困难,去年调查私募事件都没有结论,调查私募基金的穿透很难,在国外来讲,一个私募基金在银行开户的时候必须披露所有的股东,股东必须穿透到里面去,必须披露社会信托,所以说穿透性的审查是非常重要的。”

  宝能买入万科股份的时候引用了大量的杠杆资金,这些资金运作是否合规?在贺强看来,并购是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功能,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并购是应该鼓励和支持的。但对于使用杠杆资金来并购,则最起码监管者和相关监管方,应该了解资金来源,掌握杠杆有多大,风险有多大。

  张远忠认为,宝能并购万科是典型的西方国家的并购套利,由于我国监管套利有很大的空间,目前看宝能的行为应该说是合规的,都是宝能的关系和客户进行融资的。对于杠杆,目前为止,国家没有对杠杆进行限制,如果要进行风险的匹配,对投资者进行适当的告知,把合格产品推广给合格投资者,投资者如果从这方面了解应该没问题。“我也看到很多人质疑其资金合法性的问题,商业前提上,宝能没有义务主动的澄清资金的合法性,监管者要调查,我接受调查,没问题,而且更何况宝能这个产品的资料应该说都在保监会、银监会有备案的,相关的文件加上银行的资金流,尽管在各自的范围之内没有进行交叉,但是应该还是合法合规的。”

  投资离不开大环境,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如何投资,当然是需要冷静的偷拿和敏锐的慧眼,此次“中国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论坛-2016夏季专场”上,邀请了判断策略的大牛、行业分析的明星还有实际操盘的冠军。他们如何看待下半年策略?

  Upright CApital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刘陈杰做了《经济新格局 投资新对策》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下应审视新格局、重视新风险,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高度重视,国内的风险主要是四部分:非金融企业的高负债、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高库存、P2P等新兴金融业态。国内金融风险主要在于担忧高债务压力对于金融机构产生的压力,52%左右的当期新增广义信贷用于的还本付息。国外金融风险:短期资本流动;海外货币政策不协调;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

  刘陈杰建议关注不寻常的几点细节:1)2014年之前,上证综指与经济基本面之间正相关(+57%);2014年之后,与经济基本面之间负相关(-52%);2)2014年,全国整体房地产供需比值指标达到顶点,今后五年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不再那么稀缺;3)2013-2014年之后,单位GDP的资金密度(比例的加速度部分)开始显著升高,这意味着维持一定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放水力度在增加。

  为何2014年出现很多不寻常的现象: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开始持续低于实际融资成本,经济逐渐陷入“旁氏增长”阶段。我国金融风险的深层本质在于不断下行的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与居高不下的实际融资成本之间的矛盾。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资金不愿意进入传统实体经济; 结构性分化,“旧经济”行业(煤炭、有色、钢铁、基建等)逐渐陷入债务困境;“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行业泡沫化;资本市场主要受到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推动,而不是基本面;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

  刘陈杰建议,用供给侧改革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回到经济基本面,从供给侧改革出发。现阶段,仅仅从金融风险考虑金融风险可能还不够,开出的药方也绵软无力。只有通盘考虑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经济发展的角度,从供给侧改革出发,才可能治标治本,扭转纠结的局面;守正出奇,呼唤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守正就是要回到尊重市场规律的正路上,这样才能重新调整好全社会的激励相容体制。出奇,就是在个性条件下寻求通盘考虑的方略和对策,寻求超常规的发展;担忧不会马上转变为危机,家底留下的余地给出了改革的时间。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风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很快出现金融危机。现阶段我们要谨慎的与1998-2002年相比,也不能简单的和1994年以后相比。现阶段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期,新供给论坛提供的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各个领域都指明了方向。

  在这个大背景下,他认为短期经济方面,人民币汇率缓慢稳步贬值,资本管制更加严格,但贬值压力依旧存在;房地产投资短期问题不大,明年压力较大,房地产去库存还需要持续2-3年;我国2016年下半年GDP同比增速为6.5%,略显压力; 短期追踪经济变化的领先指标:宏观桥指标,目前显示2016年二季度形势稳定,3-4季度经济增长略显压力,2017年宏观经济压力显现。

  中投证券研究所资深策略分析师黄君杰对全球经济看法悲观,他认为,“如果往后看,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是处在一个衰退跟箫条之间的一个门槛期。类似的情况来看,这个时期往往是非常动荡,黑天鹅频出,而且整个时期,未来十年下来才很有可能估值达到比较低的位置。全球央行如果要打破这个环境,比如靠发信用货币,则会引发货币危机,导致这个周期延后为新的周期。”

  黄君杰认为,中国经济当前有三个重要变量:效率的改进情况、资本的增长情况、人口的增长情况。效率的改进是很慢的,依赖于大的技术周期;资本的增长方面,整个金融收益率高于实体的收益率,整个状态是资本的空转,回报率是下行的;而人口,大家知道中国现在中长期都是一个逐步老龄化的一部分。另外一面,人民币汇率是存在贬值压力的,“所以我个人没有很乐观的预期。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负责人洪灝建议做投资时,千万不要用长周期,比如10年、20年衡量,尤其A股短期的波动性很强,更不适用。他指出,市场投资者并不是特别关心和在意经济走势,遇到有风险时,首先想到的是降低仓位自保。但他认为,中国经济走势与一点不相关是不正确的,“中国从90年启到现在,一直领先中国经济的走势,至少6到12个月。”对于经济L型,他称,“经济就是一个L型,这个L型是最好的、最乐观的情况。”对于英国脱欧,洪灏认为,脱欧反映出的今年最重要的交易原则就是市场是错的。“在英国脱欧公投的前一个小时,公司下注的脱欧赢面的概率还是90%,结果最后公投数据慢慢显示出来之后,6月23号,在几乎所有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汇率市场、黄金以及大宗商品,我们看到那个盘面波动是我们做金融的人这辈子所遇到的史无前例。我认为,英国脱欧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很简单,因为我们中国是欧洲最大的直接投资国,同时我们中国准备开人民币离岸中心,我们各大商业银行都在那里有做,对我们影响肯定是有的。”他认为,今年投资交易要与市场共识反着做就对了。

  刘陈杰认为A股大概念还是区间震荡,沪指2800点就是一个重要底部,再往上必须有一些超出预料的东西出现。他建议下半年寻找基本面改善的子行业,如医药、小金属、化工子行业、军工、食品饮料等,在他看来,在经济往下走的情况下,上司公司基本面有改善非常难能可贵了。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由滞胀向通缩过渡时,还有一轮反弹的机会。“但看多有个限度,至少这一轮的上涨不会20%的,因为我们处于弱市当中,所有弱市振荡不会超过20%,今年3月份反弹17%。20%从哪儿算起?经常有人从今天算起,那不对,结构上任何市场别指望大小通吃,一说大盘先涨买大盘,后来小盘涨,买小盘,有部分灵活的思路是可以的,但对于几乎所有投资者来说,只能吃到一段,有买小盘股盈利的,不过这儿还有误区,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小盘股弹性更大涨的多,实际上,小盘股不卖掉出现的问题更多。大家炒股票一定要知道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多赚钱多买小盘股,如果少赚钱要稳定就买证券股。”

  爱投顾2016实盘邀请赛冠军叶智华也来到了现场。在4,5月份震荡的情况下取得了40%以上的超高收益的他,如何看待下半年的机会与行情?他认为,下半年市场类似2012年到2014年时期,不太可能单边大幅上涨和下跌,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板块的机会。“”围绕政策支持和市场成长空间、板块股价适中这三个角度来说,主要看好今年下半年有三个方面,第一条主线是军工,下半年伴随着太空占领建设等等一些事件的发生,军工板块处于比较大的投资机会。在具体投资上可以关注一下导航战略,国防信息化、以及量子信息这方面细分板块。第二条主线可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通过《中国制造2025》这个行业来看,可以说受到国家未来的重视。从市场空间来说,我们现在看到无人驾驶、智能穿戴、虚拟与现实,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服务机器人(25.65 +0.20%,买入),五到十年之后,很多装备都是一些智能产品,这个市场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第三个重点看好是新型消费板块,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些新型的消费板块进入了快速的发展周期。”

  2015年所长论坛精准提出将面临大的震荡以及大宗商品会有机会的黄君杰,今年从三方面建议规避实质性风险,寻找机构机会。“第一,一些稳定增长,而且风险环境较好的行业,如医药和传媒、电子可以重点关注的。第二个,整个物价的方向是中长期通胀,所以大家会发现市场上通胀概念的相关股票是非常强的,我觉得可以持续的拿,这里面比较稳的是食品、饮料、黄金,也可以关注一下煤炭、有色、化工行业。第三个,上半年主题是很强的,锂电池、特斯拉、物联网。但是在下半年这个可能不是很好的标的,我现在比较看好的是军工,因为全球的地缘事件会明显的上升。现在经济不好PPP相关的比较看好海绵城市。”

  洪灝认为,黄金、大宗商品以及今年上半年表现出色的医疗、军工、电子、汽车都是非常好的标的。他建议关注外汇市场的变化。“有人说美国特别安全,我觉得美国特别危险,我认为当美国出现回调的时候,A股会是比较好的地方,因为我们离底部的距离更近。”

  张仕元提醒,今年的行情应该是在6月底开始到10月上旬结束。“往上不敢看太多,因为我们有太多问题还待大家去解决。当然,这个里面能走到3400点,有些确定性的因素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有些周期性的收益标的一定要及时的来做好,有些成长性比较好的新兴行业,如果企业确实不错,可以相应的关注。” 张仕元同时补充了农国企改革的机会,由于国企改革必须继续大力度推进,所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再不改真不行了,中国会发生大问题,必须要破釜沉舟。所以,三季度我们期待在国企改革方面有新的大的动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