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

  • 2023-04-20
  • John Dowson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为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今年全省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的相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惠银安先生,省国资委副主任胡洋女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丁广军先生,省工商联吴秋菊女士,省商务厅副厅长王昱萍女士。以上发言人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宣传推介辽宁市场监管工作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确保实现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的重点任务、工作举措等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市场主体是辽宁振兴的微观基础。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促进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市场主体超过550万户”的总体目标。省市场监管局作为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专项推进组办公室,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等省直部门,制定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023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将聚焦“市场主体超过550万户”三年任务,统筹数量和质量、活力和秩序、纾困和培育、当前和长远,坚持系统发力,突出精准施策,完善服务体系,举全系统之力,构建“23N1”工作支撑体系(开展两项专项行动、优化三个发展环境、厚植N个培育载体、建立一套服务体系),确保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实现总量多起来,到2023年底,全省市场主体预期数量达到500万户左右,其中企业预期数量达到128万户左右,个体工商户预期数量达到366万户左右。实现个体活起来,到2023年底,全省企业活跃度与全国企业活跃度差距收窄1个百分点。实现特色树起来,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形成量质双升发展格局。

  围绕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开展提质行动,解决重点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围绕“吃穿住行用”,开展产品质量合规行动,提升行业企业质量水平。围绕区域主打产品和产业,开展外贸企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企业扩大出口和内销。2023年,服务企业1500户以上。

  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上线运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手机APP系统,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掌上办”。提升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水平,实现市场主体多项注销业务“一次办”。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决避免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改革完善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制度,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简易便捷的年报服务,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年报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允许自行网上补报,实现年报信用修复“零跑腿”。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净源”行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政策措施,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整治,确保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强重点领域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示范性强的标准化试点项目,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推动提升行业企业整体标准化水平。2023年,新增标准化试点项目15个,新增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80项、省地方标准120项。

  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综合运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揽子的“一站式”服务,解决质量管理痛点问题。2023年,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达到55个以上。

  组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落实计量惠企政策,提供计量技术服务,提升企业计量水平。2023年服务企业400户以上。

  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举办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帮扶培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帮扶试点,树立中小微企业质量认证典型。2023年服务企业300户以上。

  加快建设综合性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专业化一站式服务。2023年,辽宁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一期上线运行。

  依托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基层市场监管所建立800个“个体工商户服务站”,畅通问题沟通渠道,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咨询服务,受理个体工商户反映的具体问题,依托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回应合理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集中进行政策宣传、走访调研、困难帮扶。充分发挥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作用,建立“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专栏,助力个体工商户提升市场活跃度。

  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大数据和职能优势,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打造“百亿送贷”平台升级版,开展“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活动。加强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夯实个体工商户服务基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等情况,精准开展“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等主题送贷活动,促进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有效对接,力争2023年投放达到300亿元。

  建立完善全省市场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小个专”党组织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广告、食品安全等政策指导,帮助解决党建工作和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发挥个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各类服务,维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结合“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联系服务工作,切实解难题、增信心、强后劲。

  开展企业活跃度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跟踪个体工商户经营形势变化,对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面临困难问题、政策期盼等进行定点监测,为制定各项促进发展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截至3月17日,全省市场主体总量已经发展到477.9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6.06%,比上年底净增6.55万户,与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主体预期数量相比,提前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下一步,我们将细化实化年度工作安排,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拼抢争实”抓落实,做到按图施工、挂图作战,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通堵点,确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时间、节点内完成,全力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振兴辽宁首先要振兴企业,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必须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积极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央地合作,以首战即决战的决心和超常规举措,做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做优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做大国有经济规模,在历史新起点、辽宁全面振兴新征程上履行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末,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5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37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控制力、科技创新力、安全支撑力的国有大型企业,推进中央企业总投资超1.5万亿元的200个以上项目在辽落地。今年,我们将推动省市联动、央地协同,优存量、做增量,整体推进辽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依托重点骨干企业、链长企业,在全省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同原则,围绕能源资源、重大基础设施、海洋经济、文化旅游、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化推进央、省、市、县(区)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今年我们将推进省属企业间重组整合,新组建1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与沈阳市开展国资“一盘棋”试点,省市改革联动,推动国有资本、资源向优势产业、链长企业集中。

  通过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产业集团功能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国家出资企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围绕结构调整、布局新兴产业、盘活资产等,打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过央地合作、项目投资、设立基金等方式,在做增量上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采取资产注入、增发配股、收购兼并等方式,推动新能源等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提高控股上市公司运营质量,加强市值管理。同时,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种资本工具,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围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科学制订省属企业战略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完善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制度。大力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实施扁平化管理,提升管控效能。健全市场化退出路径,稳妥处置“两非”“两资”,推进资源向企业主业集中。

  强化省属企业财务预算硬约束,实现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省属企业利润总额总体上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争取同比增长10%以上。我们将加强省属企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加强企业负债规模和负债率双约束,全面加强预算、投资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推动国有企业积极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我省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按照“进”的原则做加法,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布局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借3月1日深化央地合作座谈会的东风,在下半年举办“中央企业进辽宁活动”,加强央地国企对接,谋划推动一批新兴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基金在国资布局结构调整中的功能作用,依托新组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积极协调中央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辽宁国资国企振兴发展投资基金,积极孵化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引领作用。

  省属企业将积极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持续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2023年,省属企业计划安排投资项目82个,投资37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6个,投资59.9亿元。重点推进阜奈高速、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等20个省级以上重大投资项目。

  绘制驻辽央企产业地图,梳理供应链图谱,策划推动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带动性的合作项目,促进央企加强在辽产业配套、延伸拉长地方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大连船舶和大连石化搬迁、沈飞局部搬迁、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及原料工程、航空工业沈阳航空城、招商局集团高端装备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辽宁,在辽设立区域总部,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我们将加快建立央地合作“两库一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切实解决中央企业在配套政策、产业支持、要素保障等困难和诉求,确保央地合作项目加快落地见效。

  持续深化“振兴东北央地百对协作行动”,在巩固提升协作企业成果的基础上,扩面推进“一对一”帮扶合作。2023年,推动中建集团、中交集团等与能源控股集团、辽水集团、城乡建设集团、辽粮集团等省属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合作,借助央企资源、管理等优势,对辽宁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拓、资源配置、管理提升等全方位帮扶,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保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取得实效,省国资委将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精干力量推进相关工作。

  ,尽快制定省属企业一企一策重组整合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在布局新兴产业方面,与有关中央企业对接,形成基金组建方案,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发展。在央地合作方面,成立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辽宁省央地合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专班,加强顶层谋划和统筹协调。借此机会,衷心希望和竭诚欢迎广大新闻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宣传报道,共同营造支持国企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对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工作部署,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作为省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积极会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和落实《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及具体举措。

  截至2022年末,全省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51.6万户,同比增长6.3%,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5.8%,全年新设63.2万户。其中:企业109.9万户,同比增长6.4%,新设15.2万户;个体工商户341.7万户,同比增长6.3%,新设48万户。规上工业中小企业8446户,同比增长9.1%,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97.7%。

  截至2022年末,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7户,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59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4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1户、“专精特新”产品(技术)5248项、创新型中小企业1898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1937户,同比增长39.7%;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0680户,同比增长27.9%;民营雏鹰企业3411户,同比增长32.6%;民营瞪羚企业675户,同比增长45.5%;民营潜在独角兽企业19户,同比增长26.7%。

  截至2022年末,小微企业余额12663.4亿元,普惠小微企业余额3291.8亿元。境内上市民营公司54家,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62.8%。2022年新增6家,分别是中触媒股份、何氏眼科、鼎际得、信德新材、富创精密、春光药装。

  习总在3月6日看望参加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指示精神,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今年,省工信厅将深入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00户、“专精特新”企业300户、制造业单项冠军40户,培育10家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加快落实“一件事”集成服务,综合运用各项便利化措施,为企业准入、准营、退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二是依法保护企业权益,全面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逾期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信息披露制度,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对无分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实现动态清零。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建言献策,及时听取市场主体的反映和诉求,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完善我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能力,分级分类挖掘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企业与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协同创新,实现主导产品关键领域“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国内(国际)空白,让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国家队行列。二是强化“小升规”企业培育,坚持目标导向,建立全省“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动态监测具有“升规”潜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持续抓好企业增量,推动企业“应统尽统”,全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550户以上。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开展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支持民营企业优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加快公司制改革,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广精益管理方式,开展精益管理进千企、对标游学等活动,将精益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服务机构,汇集政策宣传、专精特新、数字化赋能等服务手段,开展技术、金融、人才、管理、创业等服务活动。全年计划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家,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5家。二是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接服务、咨询诊断等活动,结合项目需求征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普惠性的数字化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绿色、安全发展”目标。三是强化融资信贷支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完善优质中小企业白名单推送机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增量扩面”。落实《辽宁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行动方案》,建立企业培育库,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落实国家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

  4月8-9日将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举办202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中小企业节,期间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展览会,全国近1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参展。借此契机,我们将充分展示辽宁亲商、重商、助商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来辽投资兴业,推动我省企业与外省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对接交流。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参会,宣传报道大会盛况,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组织企业参会参展,择优推荐优质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展会等活动,助推省内中小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三是推进创新创业,举办“创客中国”辽宁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提高企业和创客的参与度,遴选优秀企业和创客参加全国总决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3月6日,习总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表明了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充分体现了习总对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殷切关怀,对工商联工作的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

  省工商联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助手的职责,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锚定三年行动目标和任务,制定《辽宁省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确定实施“九项行动”,强化思想引领,持续加强“四个撮合”服务和“直通车”机制建设,全力促进“两个健康”,大干三年、奋斗三年,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新突破。今年是首战之年,全省工商联系统将坚持“首战即决战”要求,确保首战告捷,力争从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发挥全省工商联系统1000家商协会阵地作用、1万名执委企业家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同心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上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创业、诚信守法、勇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示范典型,着力营造亲商重商护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实施“政策贯通”行动。与省政府各部门、各媒体配合,搭建“政企面对面”平台,传递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声音,推动政策精准落实,引导良好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与省税务局开展500场(次)以上的政策培训辅导活动,推动税费优惠政策更加精准落实。打造“链上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让中小微市场主体更加精准地获取各方面政策信息、得到便捷服务。三是实施“回报社会”行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自觉担起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深入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到乡村投资兴业、发展产业。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援藏援疆”活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光彩行活动,组织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服务共享发展。与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专项行动,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就业。引导民营企业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

  依托全国工商联的组织优势,发挥省外辽宁商会、省内异地商会作用,汇集广大民营企业力量,为各地政府招商引资搭建平台。6月,举办“知名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高端峰会”,开展先进制造、半导体装备、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七个专场招商活动。9月,举办首届全球辽商大会,计划组织500名国内外知名辽商共谋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计。9月同期,举办中日韩数字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国际论坛,邀请日韩企业考察辽宁数字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全年,还将开展“异地民企辽宁行”“民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活动,促进各县(市、区)对接资本要素和企业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二是实施“提质升级”行动。深化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大型“科技成果与民企对接撮合”活动、30场次以上“民企与高校院所双向进入”活动,服务民营企业科技赋能发展。搭建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对接服务平台,推动国有头部企业培育产业链配套企业,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三是实施“融资助企”行动。携手国有、股份制、地方等银行,深化金融撮合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会同省金融局、省证监局,联合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服务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四是实施“组团出海”行动。充分发挥工商联(总商会)的组织作用,加强与150家国外重点工商社团、港澳台工商社团的合作,服务民营企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组织各级商会和民营龙头企业组建20个以上经贸考察团,赴日韩、蒙俄、欧洲等国家开展经贸考察活动。深化与商务部门合作,组织商协会及民营企业参与海外重点展销活动,参加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香港一带一路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

  完善民营企业维权制度,强化法律服务,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深化与各级纪委监委、政法委及法院、检察院、门的民营企业维权“五个直通车”机制建设,开展100场次以上的“企业维权直通车”活动。与省营商局共建“企业政务诉求直通车”平台,推动“放管服”改革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的解决。实现县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与律师事务所服务合作机制建立的全覆盖,开展100场次以上的“万所联万会”法律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涉案企业合规考察工作,推动形成法务、政务、商务、税务合力解决民企诉求的工作格局。开展100场次以上的“专家”“进法庭听法”“检察官面对面”等活动,加强民营企业家诚信守法教育。二是实施“畅言聚智”行动。发挥民营经济研究会作用,组织企业家建言献策,畅通向省委省政府反映社情“直通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快速有效解决。加强民营企业调查点建设,开展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工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出台“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搭建执委服务“两个健康”工作载体,成立各级工商联执委工作委员会,建立全系统万名执委企业家分级分组服务民营企业的工作机制,让企业家站前台、当主角、抓服务、促发展。二是全面推进商会改革发展,规范发展商会组织,扩大行业商会覆盖面,增强商会组织服务经济发展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三是打造全球辽商之家,强化辽商总会建设,完善辽商数据库,建立“辽商云”数字化平台,构建起全球辽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兴共赢的服务工作格局,推动辽商经济与辽宁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四是锚定“四个一流”机关建设目标,扎实开展市级工商联工作评价,建立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闭环式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提升全省工商联系统服务“两个健康”的本领和效能。谢谢大家!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辽宁省商务厅,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宣传推介辽宁商务工作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就全省商务系统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积极引进外资企业这项工作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外资企业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积极引进外资企业,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部署,全省商务系统知责知重、勠力同心,以超常规举措谋划、推进此项工作。

  到2025年,全省当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要达到1200家,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超过全省外资规模的50%,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总量在全国排名前10位。2023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要达到800家,实际使用外资完成62亿美元,规模总量排名全国前10位。为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2023年我们重点要完成四项任务:

  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全面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项目依法享受进口设备税收优惠待遇。二是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完善《辽宁省优质外商投资项目奖励实施细则》,及时发布新版《辽宁省外商投资指引》。三是强化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及外资企业培训,加大外资政策宣介解读力度。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问题台账,对在辽外资企业要素保障、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全流程、全天候服务。二是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制度,提升投诉受理效率,提高外资企业服务水平。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服务。落实省稳外资工作专班制度,及时协助企业纾困解难。四是提升外资企业扎根辽宁、服务辽宁能动性。落实外资企业评价激励政策,发挥优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五是着力提升国际人才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沈阳、大连、沈抚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建立境外职业资格单向认可清单,为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医疗等领域符合条件专业人才提供相应服务,便捷提供相关社保服务。加强全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切实提高我省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水平,对包括外资企业人员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发挥沈阳、大连、盘锦等引资大市带动作用,推动华晨宝马、SK海力士、华锦阿美、利安德巴赛尔等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投产。二是梳理行业龙头、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外资企业清单,提供优质服务,稳住重点产业链上拥有关键技术和关键生产环节的外资企业。三是聚焦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等我省2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和133家头部企业,围绕日韩、欧洲等重点国别地区,坚持省市县联动开展外资招商活动。邀请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及境外商协会到访辽宁,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投资辽宁,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利用外资规模实现新突破。高质量举办“2023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德国企业辽宁行”等招商活动。四是搭建巩固交流合作平台。依托中日韩泛黄海会议、辽宁—德国巴符州混委会、新辽经贸理事会等经贸合作机制,拓展与重点国别地区经贸合作。

  高标准推进沈阳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任务,支持沈阳市拓宽利用外资新领域。二是落实有关外资研发中心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深化科技创新。三是发挥自贸试验区、省级以上经开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作用,跟踪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万科中日产业园、沈阳启迪中韩科技园等一批国际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四是稳定和扩大引资规模,今年实际使用外资完成62亿美元,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超过全省外资规模的50%。为保证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工作举措高效落地,省商务厅将在“双稳”机制的框架内,建立压力传导、逐级跟踪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按图施工、挂图作战,动态跟踪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部署要求和预期目标。

  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外资重点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加强纵向联动和横向协作,强化工作调度,实现引进外资企业重点任务有力推进、达标。二是加强跟踪调度,强化督导考核。对在谈重点外资项目、重点招商活动对接、签约及在建重点外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推动,特别重大项目列入省政府工作督考。推行外资稳增长“月通报、季点评、全年考核”工作机制,对完成目标落后的地区进行约谈督导,有效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外商投资的积极作用,为外资工作营造更好的氛围。加强创新经验、典型案例的归纳总结,加强宣传推广。我们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积极引进培育外资企业,高质高效服务外资企业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在全省营造引资工作向好,营商环境优良的生动场景。也欢迎新闻媒体朋友们帮助扩大宣传。

  2022年,我们看到省属国有企业推进了一系列投资项目,请问有哪些具体成效?今年在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方面有哪些新的计划和安排?

  加快项目投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省国资委推动省属企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2年,省属企业加大交通运输、水利设施、能源电力等生产基础保障行业投资力度,全年共完成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72%。

  2022年,除巩固提高传统产业投资外,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年度总投资比重首次超过10%,达到13.7%。其中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增速显著,共投资24亿元,是上年的2.3倍。

  一批重大工程落地落实,比如交投集团沈山改扩建、本桓宽和凌绥高速公路全面开工;辽水集团辽干防洪提升工程实现全线开工,省重点输水二期工程已完成24条支线供水工程的主体建设任务,并实现供水。能源控股集团加速布局清洁能源产业,开展7个光伏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870兆瓦,已实现2个项目并网发电。2023年,省国资委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密结合国资国企实际,继续推动省属企业扩大有效投资。

  按照“推动实施一批、谋划新增一批、研究储备一批”的机制,推动落实省属企业年度投资计划。2023年,计划安排投资项目82个,投资额37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同比增长14%。

  目前省属企业共承担省级以上重大投资项目20个,2023年计划安排投资262亿元。目前,续建重大投资项目已全部开工,将按进度持续推进。

  今年省属企业将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6个,投资59.9亿元,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属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功能,担当进取、积极作为,以高质量投资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请问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我省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又有哪些工作安排?

  谢谢您的提问。我省作为最早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省份之一,多年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企业服务等工作,全省累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4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1户、“专精特新”产品5248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7户,重点“小巨人”企业59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

  今年,我们将深入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相关要求,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利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兑现奖励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优质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贴息政策,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贴息资金支持。三是提升企业管理,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普及精益管理理念,开展精益管理高峰论坛、精益管理进千企等活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四是助力对外合作,利用中博会、APEC技展会等平台,着重介绍我省优质企业和产品,推动省内中小企业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刚才,惠银安副局长在介绍开展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工作时,谈到了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我想请惠局长进一步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个体工商户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的个体工商户从1979年底的2万户,发展到去年底的341.7万户,增长了170多倍,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72.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发展。去年10月1日,国务院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明确由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提出了各领域帮扶具体措施,对个体工商户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问题进行集中回应,释放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明确信号。

  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既有养家糊口的“小商户”,也有颇具规模的“大个体”。《条例》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

  刚才我谈到的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就是鼓励个体工商户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实际,走创新发展的路子,加大对执着坚守、特色鲜明、新产业新业态等个体工商户的选优和“拔尖”培养,提升区域内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总体水平。根据我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文化资源、地理标志产品、民俗文化旅游等,统筹培育特色农业县、生态旅游县、特色小镇等,分类建立全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库,提供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服务,支持和培育一批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的知名小店,打造和扶持一批民俗旅游接待、土特产品销售、特色餐饮服务等领域经营样板,挖掘和培养一批弘扬民间传统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工匠”、“老艺人”,鼓励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

  今年,我们将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制定“名特优新”分类标准,建立全省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名录库。明年,在全省全面推广。谢谢。

  我们将构建辽宁各高校与民营企业的对接服务平台,三年组织“民企高校院所双向进入”活动100场;同时深化与科技、工信等有关部门合作,依托东北科技大市场、沈阳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组织科技成果与民企对接撮合系列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民营企业生产力。二是聚焦“企业撮合”,重点是大小企业之间的撮合,主要是企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抓好延链补链强链的配套服务工作,与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合作,推动国有头部重点企业培育产业链配套企业,搭建国有、民营头部企业与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对接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携手融通发展。三是聚焦“金融撮合”,我们将组织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各级工商联执委工作委员会,强化与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全力服务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对接,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重点携手国有、股份制、地方等银行,持续深化金融撮合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力争每年开展30场以上的“金融撮合”服务活动,多层次、全方位、面对面为银企搭建融合发展的“高速路”“连心桥”。四是聚焦“资本撮合”,将会同省金融局、省证监局,联合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广泛开展资本融资培训、上市政策宣传、对接企业融资诉求等服务工作,组织企业走进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对接资本融资资源,服务民营企业上市融资。

  谢谢辽报记者对辽宁外资企业的关注。为更好服务外资企业,增加外资企业在辽投资的信心、增强获得感和归属感,更好留住外资企业,2021年以来,我省首创了外资企业商务服务员制度,将服务外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目前,我省已为8105家外资企业配备了482名商务服务员,

  让这些服务员进入企业宣传国家和省里相关外资政策,让企业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二是加强业务指导,我们抽调的482名商务服务员都是外资工作的专家,熟悉外资政策和制度,能更好的为外资企业服务。三是我们能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反映企业问题,更好的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省482名商务服务员及时为企业服务,建立外资企业“白名单”制度,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员工返岗,包括零部件供应等提供帮助,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仅用2天协调多部门,为宝马和沈阳通用解决零部件进口通关问题,体现了辽宁温度和辽宁速度,也减少了企业损失。2022年,我们一共接到并处理了150项外商投资企业提出的问题,今年1-2月,全省商务服务员共累计收集外企反映问题105项,到目前已经成功解决了100项,剩余5项问题正在推进解决中。商务服务员制度通过覆盖全面化、人员固定化、渠道畅通化为全省外资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成为倾听外资企业合理诉求,反应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提振外资企业在辽经营信心的重要机制,为我省培育壮大外资企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月1日,我省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央地合作座谈会,请问央地合作对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有什么意义?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安排?

  央企是辽宁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截至2021年末,央企在辽宁共有各级企业1798户,资产总额3.3万亿元。央企在辽宁的发展,既是辽宁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我省较其他省份具备的独有优势。深化央地合作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举措。

  央企肩负着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使命,与辽宁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使命高度契合。深化央地合作,将更好发挥各自优势,融入新发展格局,携手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

  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有着深厚的产业底蕴和创新资源,与央企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场景。央企扩大在辽投资,有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实现央地共赢发展。

  辽宁国企有一些好的产品、好的资源,但比较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当前,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一对一”央地合作,借助央企优势,对辽宁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开拓、资源配置、管理提升等全方位帮扶,改出好结构、改出好机制,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大型企业。3月1日召开的座谈会拉开了我省央地合作新的序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3方面工作。

  强化要素保障,研究支持央企在辽投资发展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项目问题;做好央地重大合作项目政策支持指导和全流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央企困难和诉求。

  建立重点驻辽央企信息库,畅通与央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央企在辽重点项目库,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建立央企在辽项目重大服务事项清单,形成问题汇总、甄别分类、推动解决、验收销号等工作闭环机制。

  围绕我省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及22个重点产业集群谋篇布局、互补合作,寻找央企所能与辽宁所需的契合点,推动央地互利共赢,融合发展。谢谢。

  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着眼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放宽市场主体准入。一是持续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持续推进企业登记、公章制作、申领和税控设备、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医保登记和银行预约开户等高频开办事项在线上一次身份验证、一表填报申请、相关信息实时共享交换、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全省范围半日内办结。二是推行登记注册“掌上办”。3月底前上线全程电子化登记手机APP系统,推出企业开办掌上办服务,实现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等全流程登记业务手机端办理,一般性企业开办高频事项掌上同步办理,为申请人提供掌上办、指尖办、随时办服务。三是拓宽“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市场主体电子印章和电子营业执照的同步发放及应用,建立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和应用统一模式。有序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市场监管领域电子证照在市场准入、纳税、金融、招投标等各类高频服务领域应用,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域、跨部门互认互信,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

  贯彻落实全国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会议和全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持续加大“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力度。一是严格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坚持清单化管理制度,清单外不得进行审批或变相审批;坚持按照四种方式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防止以备案之名行审批之实等不良现象发生。二是持续优化“证照联办”服务。持续推进市场监管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以“一次办好”为标准,运用全省市场监管“证照联办”平台,对市场监管部门涉及的证照许可事项集成化办理。三是广泛开展改革创新探索。鼓励各地积极运用一网通办、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数字赋能等手段模式,简化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努力实现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新突破。

  持续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注销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退出难、退出慢的问题。一是规范市场主体注销登记业务。持续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统一市场主体形式审查标准,简化注销登记材料和办事流程,规范市场主体注销登记程序。同时,加强歇业备案制度的宣传引导,让歇业备案等各项创新制度有效发挥稳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作用。二是升级改造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强化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企业注销指引》,增强注销指引、平台申报、发起联办、进程查询、一网办结等功能,全面实现企业普通注销、简易注销、税务注销、社保注销、海关注销、公章注销、公积金注销等市场主体多项注销业务网上办、一次办,有效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三是全省全面推行简易注销。将简易注销登记的适用范围拓展至上市股份公司除外的所有市场主体类型,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的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通过简易注销程序便捷退出市场,充分发挥简易注销在市场退出中的主渠道作用。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发言人对相关情况的介绍,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和支持。本场发布会内容丰富,请大家积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