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宏观环境、商业银行观点、资产管理公司观点、信托公司观点、中介机构(含投资人)观点和不良资产市场分析与预测,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从业者等相关人士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整理,归纳出他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形势的观点与判断。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受访者单位所在区域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报告的发布对于业界深入了解不良资产市场、准确把握市场走势、促进市场共识的形成、推动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报告也将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了解不良资产状况的有效参考,以及从事不良资产研究与处置的机构和人员的必备资料。
2021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减弱,金融领域风险进入易发期,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局部风险事件明显增多。资产管理公司全面贯彻“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风险化解工作方针,持续加大对房地产、信托、企业重组与破产重整、违约债券、个贷类不良处置等风险突出领域的业务拓展力度,有效发挥了金融体系“清道夫”和困境企业“手术师”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盘活问题存量资产的质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年以来,中国东方已连续15年公开发布《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商业化转型以来,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由探索到逐步推广、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由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生态圈的成长壮大。2022年的调查报告同样聚焦不良资产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展现了其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实践认知和思考。
从外部专家学者、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中介机构五类受访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2022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可控,但中小银行、信托公司、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突出领域风险仍存在小幅上行压力。推动房地产行业兼并重组和增强房地产调控政策协调,将是稳妥有序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处置化解工作的关键举措。
商业银行受访者普遍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随着“双碳”目标和支持政策的落地,商业银行对节能环保等绿色信贷领域的投放规模将显著增加。2021年个别房地产企业信用违约事件对房地产行业再融资能力的冲击仍将持续显现,2022年房地产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将有小幅上升。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面临的不良资产下迁压力较为突出,不良资产处置紧迫性也更高。从中长期来看,规范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是防范和化解中小银行风险最有效的措施。
资产管理公司受访者普遍认为,2021年不良资产处置面临融资成本上升和处置难度增加的双重挑战,不良资产市场参与者收购意愿有所下降,资产包价格分化明显。东部地区一级市场推出资产包规模明显萎缩,资产包价格相对稳定,甚至少数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而西部和东北等地区一级市场供给规模有所增加,资产包价格则延续稳中有降态势。未来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供需双方对未来资产包内在价值判断的分化,2022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买卖双方市场地位将维持在大致均衡的水平。就个贷类不良资产而言,其试点规模相对有限且成本投入高和回收预期低,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参与处置的意愿有待提升。
信托业受访者普遍认为,2022年信托业回归本源、转型升级步伐将加快,新增信托业务规模或进一步压缩。从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对信托公司展业构成重大挑战。信托公司应充分利用信托牌照、专业能力与股东背景等自身优势,持续提升投研、资产配置等主动管理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资管服务机构或特色服务信托机构。具体而言,未来信托公司应聚焦集合资金信托、投资类业务、证券市场业务和家族信托等特色业务领域。
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不良资产服务商(含投资人)等第三方机构受访者普遍认为,随着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扩容,叠加同类机构之间的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中介服务市场的竞争有所加剧,单个机构参与的项目数量和业务规模小幅收缩。从二级市场投资机构的参与情况来看,资金成本是影响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控制经营风险水平、压降资金成本和资金占用规模是投资机构加快推进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22年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将积极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收购不良资产的价格将小幅下降,收购规模将小幅扩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