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个超越(达到)欧美的顶尖技术

  • 2022-09-01
  • John Dowson

中国二十个超越(达到)欧美的顶尖技术

  中国传统的安防巨头海康威视之前近九年来营收规模增长14倍,市值近3000亿元,连续八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曾经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位于第二位的,中国的大华股份,市场份额17.02%。国内视频监控前三龙头企业均以保持高研发投入、坚持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以及完善全球营销网络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防前端芯片方面,中国国产芯片实力非常强大,处于全球绝对领先的地位。比如华为海思、寒武纪、深鉴、紫光、国科微、中科曙光、中星微、景嘉微、北京君正、富瀚微等很多中国芯片厂家都有深度布局。因为安防前端芯片更加重要,决定着整个安防体系的功能、技术指标和成本等,海康威视基本上全部用的是国产芯片,数量最大的是华为芯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各地使用的摄像头中,海康威视的产品占据了一半以上,海康威视的产品具有先发优势,摄像头技术比竞争对手领先两年。海康威视提出的安防AI Cloud理念,独家定义了AI Cloud“边缘点、边缘域、云中心”的三个层级架构和“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的核心原则,

  中国研制出世界首台自主运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所谓液态金属,在科学家眼中,它是流动的软体生命,是未来医疗、制造、新材料等行业变革的核心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之前曾经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Omega上刊发了一篇论文,描述了他们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可实现超大尺度膨胀变形的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中国团队很多年前就提出了液态金属冷却芯片技术。重要的是,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曾经于2014年将“液态金属冷却”列为未来前沿技术,如今液态金属研究被誉为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二次。

  中国液态金属研究领先世界,央视二台之前专门展示了这种神奇的自驱动能力”。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其他金属后以可变形,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让未来“飞碟动力”成为可能。液态金属具有自驱动和变形能力”,液态金属在科学家眼里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材料,它更代表着未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液态金属具有的自驱动能力”,能够吞食金属获得能量,不停地发生旋转运动。专家说,如果利用此特性,未来也许会产生划时代的动力系统。早在2015年3月,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双聘研究员刘静带领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了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

  中国曾经对外J运的KBBT晶体,无疑就是让美国宣称打破中国技术封锁的晶体。就是经过了15年的努力,为美激光武器开发晶体的“先进光子晶体公司” (Advanced Photonic Crystals,APC)。之前它们在2016年宣称他们开发出了KBBF晶体,打破中国技术封锁,填补了美国国内空白,是美国国内唯一能够生产这种战略性物质的唯一厂家。事实上,中国早已经研制出了下一代晶体,该晶体是高端激光器的核心部件。

  值得一提的是,KBe2BO3F2(KBBF)是唯一能实际输出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NLO)晶体,但KBBF含剧毒铍元素且其晶体层状生长习性严重,因此,急需探索新型深紫外NLO晶体材料。报道称,中国福建物构所发现新型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LSBO晶体有望成为下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优秀候选材料。而中国的福晶科技已是全球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晶体龙头。

  中国光纤通信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全球能演示传输100 Tbit/s光纤通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美国(1 Tbit/s=1 000 Gbit/s)。武汉是中国光纤通信的发源地,被称为光谷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早在80年代末,中国的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华裔科学家高琨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取代铜,作为导体用于长距离的通讯。高琨也被称为“光纤通讯之父”,并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如全球海底光缆市场上,中国的亨通是目前能提供最长海底光缆的中国企业,单根长度打破世界纪录。早在2010年,亨通自主创新研发的光纤预制棒面世,成为中国唯一掌握光棒尖端技术的民族企业。

  中国是全球生物技术领先的强国之一。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技术专利申请、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均超越美国等发达国家,位居世界首位,在该领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大国。之前记者从科技部和中科院了解到,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的干细胞、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等正在培养领跑世界的技术与产业。

  早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猴)的体细胞克隆。生物学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称,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已跃居世界前列,个别方向处于“领跑”地位,在细胞重编程、多能性建立及其调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尤其在特色动物资源平台、疾病动物模型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中国在该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及专利申请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二,且拥有了一批自主研发的技术,例如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的多能诱导干细胞,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详尽图谱绘制等。

  新冠疫情,中国已向16国出口新冠疫苗,据悉还有40多国希望购买。中国已拿到16国5亿剂的疫苗订单。土耳其、印尼、埃及,菲律宾,泰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巴西,阿联酋、巴林等国已采购中国疫苗。

  中国无人机在世界属于先进和世界一流水平。尤其在民用领域,中国目是当之无愧的无人机制造大国了,在民用领域几乎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曾经占到了全球市场85的份额。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民用无人机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国大约有400个无人机制造商,供应全球80%的无人机需求市场。

  中国非民用无人机曾出口13国,民用大疆无人机占有世界八成市场份额。中国出口的无人机有两款,即“彩虹”无人机和“翼龙”无人机。已出口埃及,巴基斯坦,沙特,尼日利亚,阿联酋,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等13国。值得一提的是,大疆曾经被美国权威媒体评价为“首个在全球主要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中国的煤制油技术及产业化全球第一。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当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因此发展煤制油以及煤制乙醇就成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先是投产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制油示范项目,随后又投产了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的这两项世界第一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利用煤生产乙醇一直是全世界努力的目标,但传统制备路线采用的催化剂要用到贵金属铑,它比白金还贵几倍,但催化效率依然较低,还会造成设备腐蚀,因此无法实现工业化。如今这个世界性难题被中国人解决了。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先河,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奠定了我国煤制乙醇技术及工业化的国际领先地位。

  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全球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而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预计还可开采30~40年。粗略估计,中国这两项世界领先技术的发明,相当于为全世界发现了足够开采100年的超级大油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采用液氧煤基航天煤油的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成功,这是全世界首次将煤基的煤制油作为燃料应用于航天领域。专家告诉,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煤制油完全可以代替石油作为航天燃料使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刘红军曾经说:从各项性能来看,它和石油级煤油的话性能相当,煤质油体积是可以达到在火箭发射意义上适应这个水平了。

  中国的造船技术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2020年,中国新船接单量占全球份额48.8%,世界第一,韩国位居第二,日本获得7%的份额,排名第三。

  据之前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数据,中国在最近的5年来,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稳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有4年位居世界第一、1年居第二。另外,中国的民用造船在世界也是排名第一的。

  在驱逐舰上,中国已下水的大型驱逐舰就已经达到13万吨级别,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的第二把交椅。在核潜艇方面,中国在70年代就已经解决了从无到有问题。

  世界首创潮流能LHD海洋发电站。也就是世界唯一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为中国原创!这个总成平台有28米高、2500吨重。它立起来相当于一栋9层楼高的房子,现在它绝大部分在水下。平台的潮流能发电容量为3.4兆瓦。之前已投运并网发电1.7兆瓦。

  它是国际能源署认定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要获得国际能源署认定的前提是,它必须能持续并网发电一年以上。迄今为止,它已经连续发电超过31个月了。LHD海洋发电项目自2016年首期1兆瓦机组在舟山顺利下海发电以来,从二、三代千瓦级机组的成功试用到创造“世界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从机组成功并入国家电网到如今连续发电并网运行27个月,打破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根据欧盟制定的海洋能支持政策“欧洲战略能源技术规划”,按照欧盟目前在海洋能领域的科技研发水平,欧盟计划“到2025年实现潮流能均化发电成本达到约人民币11.9元/千瓦时,到2030年实现均化成本达到约人民币7.9元/千瓦时”。对比之下,LHD海洋发电技术在可靠运行、稳定发电并网以及成本优势等关键指标方面远远领先世界。

  海洋潮流能在中国是一个全新能种,LHD项目不仅率先实现了中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重大突破,同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在海洋潮流能电价政策方面填空白及补短板。

  中国石油化工技术世界领先水平。比如中国石化科技创新五项重大突破分别是:一是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了从无到有的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技术系列;二是国五清洁油品技术成功开发并推广应用,实现汽柴油质量升级;新型煤化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产业链技术系列;三是完全国产化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实现工业转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是采用自主开发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建成世界级规模工业化装置,中国的化工就是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再比如中国昌元化工公司。高锰酸钾年产量曾经占据国内90%和国际55%的市场份额。比如中国青岛科海生物公司201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66%。再比如万华化学公司MDI产能曾经占全球总产能的36%,名列全球第一。

  中国的激光直接制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快速成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激光熔覆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模快速制造技术。与立体光刻成形(SL)等只能进行有机材料成形的传统工艺不同,激光直接制造技术在对3D-CAD模型切片分层和截面填充以后,能够借助激光熔覆方法快速制造出致密的近净形金属零件。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激光直接技术在航空、航天、造船、模具等关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工业领域内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中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的国家。在解决了材料变形和缺陷控制的难题后,中国生产的钛合金结构部件迅速成为中国航空力量的一项独特优势。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也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在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的激光制造工程中心,通过激光立体成型技术为将于2014年投产、2016年投入运营的国产客机C-919制造了钛合金翼梁,长度超过5米。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激光钛合金成形技术,中国在航空材料科学领域第一次走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前列。

  中国拥有三代核电新技术。重要的是,中国的核电是第三代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技术。作为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其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新技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100倍,助推设备国产化率提高至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主流的三代核电技术主要包括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设计的AP1000技术、俄罗斯的VVER-1200技术、法国的EPR技术、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华龙一号”技术,以及现在提到的中国的“国和一号”技术。

  中国曾经向英国,阿根廷,巴基斯坦出口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中国核电市占率排俄后世界第二。

  尽管全球导航广泛运用的是美国的GPS,但未来中国北斗必然后来居上。比如中国的北斗系统目前已经有了超过六万件专利,位居全球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系统的建成不仅消除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还让中国走在了全球导航技术的领先位置。事实上,北斗卫星要比GPS更先进。在亚太地区,北斗系统声称定位精度可达10厘米,而GPS定位精度仅为30厘米。美国于1997年开始升级GPS系统,并于同年部署了新一代卫星GPS-3,所有卫星完全部署完成可能还要15年。而中国仅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新一轮30个北斗卫星的部署,其使用的技术与升级版GPS-3相当。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北斗整个产业链已全部打通,芯片、板卡、天线、终端、软件和服务等,中国企业已经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生态链。

  综合电力系统被誉为船舶动力的第三次。综合电力系统技术也是交通行业的通用技术。由于综合电力系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使船舶动力从机械化走向电气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还被推广应用于全电化特种车辆、多电飞机、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等军民通用技术领域。大力发展综合电力系统,将带来巨大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已经构建了综合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先后攻克了系统网络结构、集成化发电、先进感应推进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中国在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方面更是取得巨大进展。比如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提出一二代混合的综合电力系统技术方案,牵头并联合国内船电行业优势单位,构建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同时完成全系统联调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

  中国2020年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的承诺,中国能源战略以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为核心,在加快建设坚强实体电网的同时大力提升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即电网智能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交直流特高压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成功运行一年多,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电网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建成了特高压直流、交流、杆塔、高海拔试验基地和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形成了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研究试验体系。

  中国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强预研和基础技术研究,特种所下发了《关于加强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决定》,推进体制与机制改革,成立了专门的预研中心和总师办,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作为电磁窗研制国家队的领航人,张明习把握机遇,聚焦世界前沿,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带领技术团队开展超材料技术研究,并编著了《超材料概论》一书。该书的出版,实现了特种所在超材料技术专著方面的突破,奠定了特种所在超材料研制方面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对我国超材料技术研究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基于元器件的电能计量设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项目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计量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电能计量设备是智能电网与客户的交互接口,电能计量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交易的公平公正、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和用电服务的优质高效。元器件质量是电能计量设备质量的基础。

  基于元器件的电能计量设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项目历时7年,比对正确率达到97%,抽检元器件合格率从79.4%提升至89.2%,电能计量设备年故障率降低至0.15%。项目建立了电能表用元器件标准体系,涵盖了17类关键元器件及其195种验收检验方法,建立了电力行业首个具有CNAS/CMA资质的计量设备元器件性能评价实验室,提高了检测效率,推动了元器件检测技术升级。

  据美国盖瑞特公司官网:中国汽车制造商潍柴集团在Garrett先进的柴油废栅涡轮增压器技术的支持下,正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制动热效率在50%以上的商用汽车柴油机。潍柴12.9升发动机上的涡轮发动机取得了最佳效果,是基于Garrett在中国开发的第三代平台。2021年8月,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公司Cummins在SuperTruck II计划中从一台发动机上获得55%的制动热效率(BTE) 。而早在2015年,Cummins在SuperTruck I计划中仅仅获得50%的BTE。无疑中国柴油机技术全球领先。

  历史上,之前被称为世界柴油机领域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项核心技术——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经过一汽集团科研人员的努力攻关并且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A6DL电控共轨柴油机研制成功。此次CA6DL自主电控共轨发动机的成功启动使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后第4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中国光伏产业曾经创造三个世界第一。中国已向全世界作出重大承诺—— 2030 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这意味着,风电加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太阳能发电也将跑出加速度。硅是太阳能电池板最为重要的材料,硅的纯度直接影响着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比如中国四川的一家新能源公司提纯硅的纯度高达 11 个 9(99.%)。从硅料到一片可以真正用来发电的光伏电池,还需要历经很多个环节。升级后的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高达 24%,这是新的世界纪录。

  仅十多年前,中国还无法自己生产高纯度多晶硅,制造的光伏电池也主要出口供国外使用。如今,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让中国拥有了光伏电池世界第一的产能,光伏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一,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国再次领先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建成光热电站,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上的空间站机械臂是中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规模与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经介绍称:机械臂的作用在于空间站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等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如果横向对比世界其他国家机械臂,中国空间站机械臂操控精度、负载自重比和扩展性等指标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全部核心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另外,世界上第一套空间机械臂系统由加拿大Spar公司于1981年设计研制,名为 Canadarm1,安装在美国航天飞机上。

  另外,中国在载人航天、空间站、导航、高超音速飞行器,激光,反导反卫星技术,空间探测某些领域技术都位居世界前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