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互联网消费金融概述

  • 2022-11-20
  • John Dowson

【干货】互联网消费金融概述

  消费金融是消费信贷,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卡、各种消费品和服务性消费(包括一次性的和分期的)等,同时少量涉及住房按揭和车辆按揭。提供消费信贷的目的是支持个人或家庭进行目的明确的消费,不包括范围不明的纯粹个人信用。

  住房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如果不计算个人住房消费,截至2015年年末,消费总额为47720亿元,仅占整体消费信贷余额的25%。47720亿元中,信用卡占比达到64.8%,远高于其他非住房消费。(数据截止2015年)

  如上图所示,剔除住房类消费后,2015年,中国非住房类消费占GDP比重为7.1%,仅为美国的1/3,也低于英国2.5个百分点,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提供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模式。其主要体现为传统消费金融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业务流程、模式等方面的改进与创新

  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较为广泛,既包括纯线上的消费场景,也包括O2O场景,因此我们采用互联网对消费信贷的渗透率来简单估算一下未来的市场规模。2015年央行统计的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余额为18.95万亿元,剔除个人住房消费后为4.77万亿元,假设未来五年消费金融的平均增长率为20%(2011—2015年平均增速为28%,2014年、2015年分别为21.2%、23.8%,考虑到经济放缓的影响,假设未来五年平均增长20%),到2020年剔除个人住房消费后的消费余额可达11.87万亿元,如果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占比达到10%,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可到1.19万亿元。

  目前的消费金融市场以房贷、车贷、信用卡为主,传统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不过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也在设法应对,积极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公司的兴起正好赶上互联网时代,在产品设计、交易系统和风控技术等方面可以直接实现“互联网+”的跨越。相对于传统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消费金融公司在组织架构的灵活性、信贷审批效率等方面也更具优势。目前一些互联网化程度比较高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直接实现了小额支付信用申请的全程线上化,如兴业消费金融的网络贷,以及招联金融的零零花等。

  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产品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蚂蚁金服的花呗、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条,苏宁金融的任性付等。电商平台借助于用户流量和互联网消费场景优势,短期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除此之外,电商平台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为其进行大数据风控提供了条件。例如阿里推出的芝麻信用,京东推出的白热度等信用评估产品。这也是电商消费金融服务能够迅速增长的重要基础。

  这一类别包括了众多的创业公司,例如P2P网贷平台、第三方助贷平台等居间服务平台,也包括网络小贷、保理等类金融机构平台网络小贷等,这类平台大多侧重于一些垂直领域或细分人群。

  1、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成本较低,实力雄厚,能提供利率较低、额度较大的消费金融产品。同时,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还能围绕用户提供除消费信贷外的其他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其主要问题在于服务门槛较高,大量无资产、信用水平较低或者缺乏信用记录的人群则无法覆盖,造成服务人群的断层。并且授信、定价、风控等仍然主要围绕用户综合信用水平展开,与消费场景结合的紧密度以及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不高。

  2、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牌照优势;二是股东资源优势。相对于银行来说,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存款,在经营限制上相对宽松一些。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信贷产品一般较银行申请手续简单,审批时间更短,用户门槛也有所降低。

  3、电商平台一是可以利用既有用户数据解决部分用户的征信问题,基于自有场景生态能够更好地控制资金流向以及用户状态,管理信用风险;二是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快速获客;三是消费金融产品与消费场景可以无缝融合,用户体验更好。

  4、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体量小,往往更加灵活、决策效率更高、调整更快,对新的技术、模式接受程度更高,并且更加注重产品创新。这类机构特点决定了其通常专注于某个垂直细分领域,做深做透并达到一定业务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后,再逐步进行产品业务的扩展。

  比较典型的是电商平台或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代付类消费金融产品,例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苏宁任性付等,不过许多大的电商平台商品品类较为丰富,消费用途限定的意义并不明显;还有些只为某一类人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金融平台,比如大学生分期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人群在同一消费场景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

  消费金融公司或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垂直类消费金融产品,有特定消费场景和用途,不能用作其他消费品类,例如特定为装修用途、教育用途、租房用途、旅游用户等。

  从特定、半特定到非特定类消费信贷产品,由于资金用途范围逐步扩大,信贷风险也逐级上升,同时风控难度相应增加。特别是现金类消费,由于用途很难限定,借款人极有可能隐瞒真实借款用途从而掩盖实际面临的风险。同时,非特定类产品也面临更大的欺诈风险,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为了控制信贷风险,非特定和半特定类消费信贷产品的授信、定价、风控等基本都是围绕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进行的,与具体的消费场景结合得并不十分紧密,在差异化定价、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所不足。

  而特定类消费信贷产品由于资金用途单一且特定,因此能够充分结合借款人、消费场景等因素,进行差异化的授信、定价、风控等,也能结合具体场景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过反过来看,特定类消费信贷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通常只能适用于单一场景,无法在不同场景之间进行批量复制。半特定类消费信贷产品一般在某一范围类(例如某个电商平台)都能适用,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非特定类消费信贷产品资金用途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几乎能适用于任何消费场景,可以迅速进行批量复制推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