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为我们比较详尽的展示了消费社会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透视消费社会铺造了前行的阶石。作者在书中提出,“人类的历史不仅仅是生产的历史,也是消费的历史,是以消费的方式来追求价值和意义的历史。”作者超越了一些理论家将文化消费研究作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弊端,而将文化消费的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上升到关注人生存的问题上来。
就现实层面来讲,发展经济,促进消费的发展方式已经在全世界达成了共识,但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人类的精神世界并没有跟随物质丰富而获得相应的发展,反而被物质所俘虏,成为商品拜物教的“虔诚”信徒。尤其是在信仰泯灭,非理性盛行的后现代社会,人们更是找不到心灵的支撑,只好将自己在物质消费的战车上,在商品迅速的更新换代中麻木自己,成为具有失去批判理性思维的“单向度的人”。
《幻象》在陈述理论家的观点时,始终关注两个问题,即消费视角下,人如何存在,艺术如何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终极问题当然不能轻易给出答案,但是却为人们思考当下的生存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消费下的生存状态视角。
《幻象》作者认同马尔库塞的消费社会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但是不同意把拯救人类的重担交到艺术家身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消费文化研究中保持了谨慎客观的态度,认识到了消费主义盛行背景下,文化消费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从而提醒我们看待消费社会,不能以偏概全,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消费主义。文化消费背后更多的是事关人类生存的问题,而消费本身只是人类自身利用的对象而已,文化消费的形成是人类自己选择消费方式的结果。
在《幻象》的最后,作者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肯的意见。消费社会环境下,很多事情与利益直接挂钩,事物的两面性愈加凸显。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执着于物质享乐的追求当中,也是艺术灵韵丧失。但是,消费主义在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选择自身喜欢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便利。因此,我们不是要全面否定消费主义,而是用更加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它更加为我们所用。这种态度,对于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避免经济发展后消费主义带来的弊端,又能够促进物质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这个角度来讲,《幻象》对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