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知识锦囊 除了口红效应压力之下人们的消费行为还会有哪些特征?

  • 2023-02-13
  • John Dowson

1分钟知识锦囊 除了口红效应压力之下人们的消费行为还会有哪些特征?

  洋酒行业流传着一套外界不得而知的规律总结:每当洋酒销售出现整体下滑时,三个月之后的一定会下跌。这个近乎段子的规律总结,作为一种预估经济趋势的手段,其乐趣已经远超于对它所包含的科学性的验证。

  类似学说较为流行的版本还有著名的“口红效应”、“短裙效应”,以及经济学界都会用的“方便面指数”、“挖掘机指数”、“发电指数”等。都是从具体生活消费现象,来反馈经济总体状况的常见统计模型。

  这符合社会大众的心理感知规律,人们总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每个人应该都会锁紧口袋,减少消费,以此尽可能的抵御大环境带来的不利。

  人们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表现出对投资型、大宗消费品的需求减少,并非简单出自资金紧张的考虑。反过来说,经济不利期间,人们在娱乐消费方面(演唱会爆棚、电影票房上涨、KTV消费等)的加大投入,也并非出于麻痹自己的需要。

  更接近实际的情况是,当经济走势在上行和下行的坡道过程中,社会大众的总体消费行为,才会出现明显的群体性转移。

  即人们在长期的潜行焦虑状态下,会呈现对以往舒适行为的感知不足。尤其对于需要发挥思维主动性的事物,缺乏充足的感知能力和兴趣。社会经济状况从好向坏的转移期间,人们对娱乐消费需求的加大,更多来自对被动刺激型的精神事物,身心更容易感受其内在的乐趣。

  反过来说,当经济状况呈现总体回暖的上行期间,人们则在教育学习、投资信心、强社交商品(类似洋酒)上,会有更多消费投入。

  很多人对如下两个同期现象从未有过联系分析:中国电影票房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经历一次增长缓慢的周期。同一时期,以“分答”、“得到”、“喜马拉雅”为首的知识付费平台,却得到井喷式增长。

  每个人的消费支出类型有变化的背后,是总消费时间的确定不变。人在固定的7*24小时里面,如果投入对主动学习型产品有所加大,从时间上就会减少对被动刺激性娱乐的支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