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丑角,也是一个邀功献媚的反面人物。从出场开始,蔡瑁就没干过一件不缺德的事:先是暗害刘备不成,又作反诗嫁祸于刘备;到后来趁刘表病重,他勾结张允、蔡夫人等伪造刘表遗胡玉贵
陕西屠夫家有块磨刀石,上面刻有神秘文字,专家大喜:终于找到了胡玉贵
历史应该怎么记录?口口相传会有缺失或神话,记载在竹简或书上会有腐朽或丢失,文明的传承是如此的艰难。以至于整个世界仅有中华文明还有着千年未曾断绝的传承,至于其他文明,大多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
但这些文明并不是没有留下一丝丝痕迹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零星的遗迹出现在世界上。而这保留的最完整的,莫过于远古时期婴儿时代的先民们,将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刻在石头上,如刻在黑色玄武岩上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如此,数千年不忘。
自然从未断过传承的中华文明也有这样可以传世的石头,两千多年前的秦国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花岗岩上刻下了十首关于游猎的诗句,应该是兴起所做。但现在这十首诗,却成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成为了国宝。
这十首诗共刻在十块石头身上,而每一块石头看起来外形都像是一个鼓,又因为他们是先秦时期所做,所以这十块石头合起来又叫做“秦石鼓”。而这秦石鼓的作为一个石鼓的生涯,也算的上是命运多舛了。
这石鼓虽说是造于秦国时期,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并不为人所知。直到唐初贞观元年(627)的时候,他才自陕西境内的陈仓山中被挖掘而出,被当做是神物给祭祀了百余年。而后天下文人墨客得知石鼓一事,莫不心向往之。
不为别的,只为了石鼓上的那些“书法”。石鼓文上的书法浑古朴貌,每字方寸大小,字体整齐统一,且用笔精妙。后世学篆者都以石鼓文为正宗,皆临石鼓文,不少的文人墨客也都拓印下石鼓文上的文字,带回家临摹学习。
而石鼓的珍贵几乎就代表了它必定要接受颠沛流离的命运,石鼓出土百年后。“安史之乱爆发”,肃宗命官员将石鼓迁移保护,但仓促间哪能保护的那么好?官员只得就地掩埋,直到几年之后才将其自掩埋之地挖出送到附近的孔庙之中保存。
自掩埋之地挖出的石鼓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上面的字迹已经残缺不全。甚至十座石鼓仅挖出了九座,还有一座不知所踪。一代书法大家韩愈十分不满朝廷这样敷衍的态度,愤而怒做《石鼓歌》。
后唐朝覆灭,历史上的那段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登上了舞台。剩余的石鼓也都自孔庙中遗失,实在是憾事。后宋朝建立,宋文人气息浓厚的大宋自然早已耳闻石鼓的大名。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经宋仁宗的命令多方寻找石鼓,终于找到了孔庙中遗失的九座。
但可惜自安史之乱便消失的那一座依旧还是没有找到,直到公元1052年之时,一代金石专家向传师为了寻找石鼓的下落专门前往当年掩埋石鼓所在的凤翔寻找。突然发现一屠户中磨刀的磨刀石,上面刻有神秘的字体。
他立刻抢过人家的磨刀石就仔细研究,看着看着就不禁泪如雨下,这果真就是已经失踪了两百多年,令无数文人墨客皆魂牵梦萦的“作原石鼓”。终于找到了,这块石鼓只是这块石鼓早已面目全非。
上部分被乡民们给削掉,做磨刀之用。底部给乡民们掏成了凹状,做捣米之用。石鼓上的文字都已经被磨去大半,仅剩四行。但不管怎么样,他终于找到了这块石鼓,十座“秦石鼓”终于完整了。
后来这石鼓都被移到了都城,并由宋徽宗在上面填上了黄金,减缓他们自然风化的可能。但秦石鼓的命运显然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世间多动乱。秦石鼓作为一代国宝总是被抢来抢去,直至如今,他们被放在了故宫博物院中安享余生。
而现今的秦石鼓上,文字大多都因为多年的辗转被磨灭过多。原始的书法欣赏意义不剩多少,但现今的秦石鼓早已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命途多舛的秦石鼓,见证了中华民族自秦开始发生了一切,成为了我们文化传承的载体。
胡玉贵 ↑与金鱼结缘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渔业协会金鱼分会名誉会长叶其昌(左一),大力发展福州观赏鱼培育技术和推广金鱼文化,引领福州金鱼游向世界。 ↑面对今年疫情,当地税务部门将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