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募资活动整体放缓。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金额为1,92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融资金额6,046亿港元减少68.18%。前三季度仅有55家企业成功IPO上市,较去年同期的73家减少24.66%;IPO募集金额仅为7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85亿大幅缩减74.63%。募资超过1亿美元(约7.84亿港元)的IPO项目仅有18家,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但第三季度港股IPO市场有所回暖,并且随着港交所即将出台的利于科技型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四季度港股融资活力有望进一步恢复。
同时,由于中概股面临的外部监管政策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中概股回归上市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募资活动的重点之一。自年初以来,共有8家中概股企业回归上市,其中6家为介绍上市。
从IPO承销金额统计维度来看,中金公司以176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榜首,瑞银证券以85.88亿港元位居第二,招银国际以57.97亿港元位列第三。IPO承销家数方面,中金公司以24家的承销家数稳居榜单第一的位置,富途证券以23家承销家数位居第二,利弗莫尔证券以21家承销家数位居第三。
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总金额为1,924亿港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融资金额6,046亿港元同比锐减68.18%。其中,首发融资规模为7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大幅削减超74%。第三季度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总金额为774亿港元,较2021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34.02%,而较今年第二季度环比上升超108%。
具体从各个融资方式来看,首次招股募资(IPO)2022年前三季度在股权融资中重夺主导地位,募集金额占比为38.03%;配售募集资金为561.36亿港元,是份额第二位的融资方式,占比达29.18%;代价发行表现突出,募集资金444.01亿港元,占比23.08%。
从各个行业的融资情况分布来看,多元金融、房地产以及消费者服务这三个行业融资金额位居前三。其中,多元金融行业募集金额为535亿港元,紧随其后的房地产以及消费者服务分别募集259亿港元和246亿港元。
数量方面,房地产行业以发行34起位居榜首,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和多元金融行业紧随其后,以发行29起和26起分列二、三名。
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未能延续2021年的强劲势头,在发行数量方面,仅有55家企业成功IPO上市,较去年同期减少24.66%。
2022年前三季度共募集金额7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85亿大幅缩减74.63%。其中,第三季度募集金额为534亿港元,环比大幅回升。
从上市板块分布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共55家企业在香港主板成功发行上市,无创业板上市公司。
从主体行业维度看,IPO发行金额最高的行业为消费者服务,募集金额达208亿港元。其次为材料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分别为180亿港元和74亿港元。
家数方面,软件与服务行业以发行10家位列第一,房地产和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以发行7家并列第二,材料与多元金融行业均以发行5家并列第三。
2022年前三季度,IPO融资金额最大的公司是中国中免,募集资金183.89亿港元。天齐锂业和零跑汽车分别以134.58亿港元和62.79亿港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前十大IPO项目共募集资金558.76亿港元,占IPO募资总额的76.38%。
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IPO融资金额在20亿港元以下的数量最多,高达42家,占到IPO总数的约76%。有2家融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元。
2022年前三季度,再融资募集金额为1,1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募集金额3,302亿港元锐减64.17%。再融资事件仅为257起,较去年同期369起减少30.35%。
2022年前三季度,再融资募集金额最高的行业为多元金融,募集金额一骑绝尘,高达491亿港元,主要来自ESR约383亿港元的再融资数额。房地产行业以185亿港元的募集金额排名第二,运输行业以109亿港元位列第三。
从数量来看,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的再融资数量为28起,排名第一。房地产和零售业分别以27起和23起的募集数量位列第二、三名。
再融资金额最大的企业是ESR,募资金额高达383亿港元,占2022年上半年再融资总规模的39.04%。京东物流以85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位居第二,中信证券以60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位居第三。
从IPO承销金额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以约176亿港元的总承销金额及24家的总承销数稳居承销榜榜首。瑞银证券以86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数量为23家。招银国际以58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三,承销数量为20家。
从IPO承销数量来看,中金公司以担任24家IPO承销商位居榜首,富途证券以担任23家IPO承销商位居第二,利弗莫尔证券位居第三,承销家数为21家。
中金公司以IPO保荐人的身份承销了174亿元,位列第一,占2022年前三季度IPO募集总额的24%。瑞银证券以82亿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二,摩根士丹利以53亿元的承销规模位居第三。
中金公司以保荐人的身份参与了20家IPO,位列第一。摩根士丹利和招银国际分别以担任9家和7家IPO的保荐人位列第二和第三。
中金公司以全球协调人身份参与了20家IPO,位列第一;招银国际以担任13家IPO的协调人位列第二。
中金公司、招银国际和富途证券以账簿管理人身份参与了20家IPO,并列位列第一;中泰证券参与了16家,位列第二;农银国际、海通国际和国泰君安均以担任15家证券IPO的账簿管理人并列第三名。
普华永道以参与21个证券的IPO位列核数师中的首位,毕马威以参与12个证券的IPO位列第二,安永以核数师身份参与的IPO数量为11家,位列第三。
IPO境内律师(涉及中国境内业务/法律)方面,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以参与了18家IPO位列第一,通商律师事务所和中伦律师事务所均参与了12家,并列第二。
香港律师(涉及中国香港业务/法律)方面,高伟绅律师事务所以参与了11家IPO位列第一,富而德律师事务与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均以参与7家并列第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