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他既不会因为股市的上涨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股市的下跌而郁郁寡欢。理性投资者坦然接受股市的波动,犹如接受自然界的四季更替。
正如《共同基金常识》开篇里提到的故事:园丁对总统说:“在花园里,草木生长顺应季节,有春夏,也有秋冬,然后又是春夏,只要草木根基未受损伤,它们将顺利生长。”总统感慨道:“这是长时间以来,我听过最令人振奋和乐观的看法。我们中的很多人忘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通之处。”
总统还说,“正如自然界一样,从长期看,我们的经济体系保持着稳定和理性,这就是我们不必害怕自然规律的原因……我们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季节更替,却为经济周期变动而烦恼。”
股市寒冬虽然难挨,但冬季迟早会过去。正如大自然中四季更替所蕴含的道理一样,我们在股市的冬天里要做的不是将植物连根拔起,而是积蓄力量,坚守信仰,相信春季和夏季一定会来到。
股市的冷热交替背后恰是不变的人性。当形势良好,股价节节升高,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股市赚钱时,大量投资者受贪婪驱使跑步进场,股价从而被推高到不可持续的泡沫状态;而每一个泡沫下面都有一根针等着,随着泡沫的刺破和情绪的逆转,股价节节败退,投资者在最黑暗的底部大量退场,恐惧又主宰了市场。
上百年来,人性反复被证明难以改变,贪婪和恐惧交替上演。股市的轮回犹如四季,只不过股市的周期更漫长,A股的一个牛熊轮回约为七八年,美股的牛熊轮回更是长达十年以上。
美股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一个长达20年的大牛市,接下来则是本世纪之初长达10年的熊市。熊市是如此漫长和跌幅如此惨烈,以至于身在其中的人们几乎忘记了冬季过后还有春季和夏季。
道琼斯指数1999年最高曾到达过11568点,但2009年最低曾到过6469点,2009年收盘时仅有10428点。然而美股在2010年之后又是一个超过10年的大牛市,道琼斯指数从1万点起步,2022年1月最高摸至37000点。
A股属于寻找估值之锚的新兴市场,上证指数从1990年的100点起步,迄今涨幅实际约为30年30倍。但牛短熊长,大量投资者在错误的时点进出,股市冬季的感觉尤其漫寒冷。
上证指数2001年至2004年展开了四年大熊。沪指从最高2245点跌至998点,但此后在2006年和2007年凌厉上涨,沪指从千点起步一度到达6124点;2010至2013年是四年熊市,沪指2014和2015年上半年又走出了翻倍行情。
站在当前的时点上,投资者可以看到的是,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但行情会怎么走永远是只有后视镜才能看到。但无论冬季如何黑暗和漫长,春季和夏季一定会在前方等待。
投资者惧怕熊市,但冬季恰恰是理性投资者播种的季节。20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曾说过:“正确的买入时间是悲观情绪最严重的时刻,那样的话,大部分的问题都能被解决。”
A股价投大佬张尧和王文奉行的投资原则是“底部要形成巨大的仓位”。日斗投资王文曾说过,正是因为股价便宜了再便宜,当股价被压低到一定的程度,而公司的内含价值却在与日俱增,基本面与股价之间的背离越来越大,就像火山爆发,股价迟早会爆发。
逆向投资对投资者洞察价值的眼光和接飞刀的勇气要求颇高,知之不多的普通投资者不一定能够践行。泉果基金王国斌曾说过,投资要简单化,非常复杂的投资策略是不可操作的,高估卖出低估买入对投资者要求的能力太高了,真正好的策略是选择一些伟大的公司与它一起成长。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有一种简单的大智慧做法,就是忘记牛熊,购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坚持到底。股市的四季轮回是由投资者情绪所决定,投资者的情绪决定了市场的冷热和估值的高低,但用超越10年的眼光来看,股市的收益最终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所决定,估值影响甚微。
估值就是投资者愿为每一元的每股收益付出多少钱。在股市寒冬,PE常常为10倍左右,而在股市盛夏,PE则往往高达25倍甚至更多。但长期来看,由于均值回归力量的存在,一个牛市的高估往往被随后的熊市所修正。长期来说,投资者赚到的是企业基本面的钱。
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的统计显示,美国股市1900年至2016年的9.5%的年均收益几乎全部是由企业创造,而只有区区0.5%来自估值变化。
A股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中证500指数年化收益为8.44%,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收益为7.73%,申万绩优股指数的年化收益为11.68%。
假设上述年化收益率未来40年保持基本稳定,如果一个普通投资者在25岁攒够10万块钱,等到65岁退休时,如果他购买的是申万绩优指数资产组合,这笔钱就变成了830万;假如他购买的是沪深300指数资产组合,这笔钱就变成了196.5万;假如他购买的是指数资产组合,这笔钱就变成了255.6万。
而美股过去两个世纪的数据也显示,股票除去通胀后的长期年化平均收益率一直处于6.5%~7%之间,这一数据也被称为西格尔常量,是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所发现的,它意味着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财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每过10年翻一番。
1993年在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第一次谈论指数基金,他写道:“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2007年底巴菲特曾设下“十年赌约”。在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他再次完整披露了这“十年赌约”的数据:标普500指数以8.5%的年化收益率碾压所有5只对冲基金组合,这5只精挑细选的组合,除了在2008年股灾中跑赢了指数,在随后的9年里,这5只基金作为一个整体,收益率每年都落后于指数基金,其中一只组合最后还清盘。
巴菲特说:“长期看,确实有部分有经验的人能超过标普500指数的表现。然而在我的一生里,我也就提前判断出10位左右的专业人士,能够如同我预期的一样完成这一壮举。当然,一定有成千上万的指数超越者是我没有见过的,毕竟跑赢指数并非不可能。不过,问题在于大多数试图跑赢指数的基金经理最终都会失败。”
巴菲特还说,这场对赌约还昭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投资教训:虽然市场总体上是理性的,但偶尔也会做出疯狂的事情。在那种时候抓住机会并不需要超群的智力,不需要经济学学位,也不需要懂得Alpha值和Beta值等华尔街的术语。那种时候投资者需要的是一种能力,不要理会那些乌合之众的恐惧或是热情,而是重点关注一些简单的基本面。另外,愿意在一段持续的时间里给人留下无趣的印象——甚至于看起来就像是个傻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