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关于中国房产总市值的理性认知和深度解读(NO196)

  • 2022-10-01
  • John Dowson

「观点」关于中国房产总市值的理性认知和深度解读(NO196)

  一个中国传统农村中,有四个这样的家庭:一家是养猪的,一家是教书的,一家是做木工的,还有村长一家,具有这个村子的绝对管辖权力。

  那在这样的背景下,养猪的家庭是不是能够凭借财富优势,把教书的和木工,甚至是村长,都“收购”了呢?

  后面的留言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中国房产总市值随着房价上升而水涨船高,有朝一日都可以把美国日本和欧美国家都收购了。

  再结合美国对华贸易战,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前有中兴现在是华为),显然,中国的房子再值钱,也不能解决价值流通的问题:养猪的再有钱,也收购不了手艺木工师傅和教书先生。

  猪肉可以不吃或者少吃,没有木工师傅做的家具和教书先生为自己家的孩子传授知识,养猪这家人估计日子怕过不好了。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三十年的和平环境,加上搭了美苏冷战的便车,日本经济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被世人称之为“日本经济奇迹”。

  到了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一举超越美国,夺得世界第一的宝座。1989年底股票总市值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

  日经指数从1986年的13000多点推向1989年39000多点的最高峰,其市盈率达100倍左右,在日本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股市的狂飙催生了日本房地产市场大热,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写字楼,几乎一天一个价地上涨,1986年到1990年,泡沫呈现加速度扩大,日本东京地价在1985年到1988年涨了2.7倍。

  1989年底,日本土地资产总额约为2000万亿日元,是美国土地资产总额500万亿日元的整整4倍。

  日本人多地少,房产永远是“刚需”。日本全民疯狂买房炒地,土地价格不断暴涨,“地王”每隔几个月就刷新一次。

  从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四年多时间,日本城市地价增长了200%。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而美国的面积则是东京的1.5万倍。

  一寸土地一两金,银座崛起“地王”最巅峰。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不计成本将资金投入土地市场。

  奠定这一“神话”崇拜基础的,是日本过去几十年强劲的经济增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日本人看来,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似乎不远了。

  所以当时还有人会说出“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只用皇居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加拿大”等豪言壮语。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因为土地价格暴涨,工薪族即使辛勤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自己的房子。勤劳工作却未必有回报。而倒买倒卖土地却能不劳而获地得到巨额财富。

  当泡沫无限膨胀之时,也是走向破裂之时。城市化红利消失,人口红利不再,经济失去增长动力,房价也就失去支撑。

  1989圣诞节过后,日本的股票市场首先开始暴跌,紧接着是房地产。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进入了“失去的二十年”。

  这个在世界经济学上,有个专用名词,就是形容日本的“房产总市值”神话破灭后的结果:平成大萧条。

  衰退的真正含义是你的邻居失业了;萧条的真正含义是你自己失业了;崩溃则是指国家和你一起“失业”了。

  在不同的国家经济历程中,高房产总市值,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家底资产丰厚的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并不代表能够登顶傲视,反而异常脆弱:

  目前公认的比较合理的统计:中国房地产总市值达65万亿美元之多,远超美国32万亿美元的总市值。

  而美国、欧盟、日本这分别位于世界第一、第三、第四的经济体,他们三家的房地产总市值加起来也就60万亿美元左右。

  北京房产总市值32.49万亿人民币上海房产总市值39.48万亿人民币广州房产总市值21万亿人民币深圳房产总市值15万亿人民币四大一线万亿美元。

  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之大,全球第一。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也不是综合实力第一国家,至于谁是第一,大家心中都有数。

  因为,美国房产总市值只有30万亿美元,我们中国只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显然,中国是不可能把美国所有的房地产买下来的。

  而对于非美国家的中国来说,要想获得美元,必须通过出口商品来换取,而作为不动产,变现能力是很差的,更不可能出口,外资也不会到中国来接盘。

  这个房产总市值,非常脆弱,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人民币出现贬值,好吧,就设想贬值10倍,65万亿美元总市值直接变成6.5万亿,立场立转,日本就可以买下中国了。

  房产总市值,放国内说说还行,走出国门,就是个笑话。(养猪的总不可能拿猪肉当钞票用,遇到不需要猪肉,或者消费不起的,生活资源的交换如何进行?只能换成钱),但是国外不认人民币啊,所以这个总市值是不是连“纸面财富”都算不上?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词条解释:百度百科

  也就是在商品市场中,可以被接受并实现流通的价格,当然这个价格不是实际成交价格,是一种综合评估的“假想价格”。

  如果对应到房产上,说中国房产总市值,用大家最容易理解的解释:就是中国的所有房子一共值多少钱?

  中国的房产总市值,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研究一个数值而已,主要是通过这个数值来实现对经济总量中房产的占比进行分析研究。

  大家发现没有,这个房产总市值,对于大众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价格”而已,而这个价格,其实只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数字而已:

  相较于企业市值,房产市值其实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流通性:企业可以估值收购,房产的估值是没有交易的价格,上面也说过了。

  在中国未进入商品房时代之前,中国的房地产还没有市值的说法,因为当时中国大量的房屋集中在农村和乡镇,90%的人口都生活在乡村。

  可以说房地产行业的改革,使得中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

  首先,房产是商品,是工业生产的终端产品,房产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而并没有实质增值的意义,这句话是不是不太好理解?

  那没事,我们换个说法,房价的上升,其实是城市经济增长的红利和通货膨胀的转化而已,房产本身,并没有产生任何财富价值,特别是高房价低租金的当下中国,租金还赶不上房产折旧成本的。

  从房子建成的那一瞬间开始,这个房子的经济价值就已经被锁定,总不能指望一堆钢筋水泥还能持续创造价值吧?

  如果用资产属性来看待房产,租赁经营回报是最科学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中国,行不通,至少是现在行不通。

  伴随着经济发展高速上涨的房价,也让中国房产总市值水涨船高,大家发现没有,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先不说折旧和租赁回报,凭空依靠涨价,就实现了价值提升,是不是非常诡异?

  (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高峰时房地产总值/GDP为200%,之后房价跌去70%,东京房价跌去90%;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前房地产总值/GDP为170%,之后房价跌去35%……)

  日本,美国,房地产总值和GDP的比值情况,都不能和中国比,为什么在日本出现了1990的“平成萧条”,美国在2008年出现了“次贷危机”,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坚挺而又稳定呢?

  按房地产总市值来算,美国只有30万亿美元,欧盟只有20万亿美元,日本只有10万亿美元,而中国却有65万亿美元。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比美欧日的总和还多5万亿美元!

  还是这个数据。但是中国具有特色的经济环境和国家情况,这个高房产总市值,虽然只是镜花水月,基本是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

  从上面这个表反映出另外一个情况:如果按股票总市值来算,美国只有30万亿美元,欧盟只有20万亿美元,日本只有6万亿美元,而中国却与日本相当,也只有6万亿美元。

  中国人的投资习惯表现一种极度厌恶风险的取向,中国的房产总市值比股票总市值高了10倍。中国人还是一贯于相信“房价一直会上涨的!”这个观点。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什么?是消费,外贸和投资,而投资和消费,在“基建狂魔”头衔下的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大部分都是依赖房产的。

  如果放到世界范围上看,中国的房产总市值其实是体现了中国经济的一种特征,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美国股票,日本债券。

  中国14亿人,美国3.3亿,日本1.2亿,欧盟人口5.1亿,先不说家庭结构和居住密度,光从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上来看,美欧日全部加起来也比不过,所以,中国的房产总市值比美欧日多,从住房需求和人口匹配角度,是合理的。

  到今天为止,在中国人的认知中都把“炒股”和投机划上了等号,在中国股市中获取稳定收益,实现资产增值的,凤毛麟角。说实话,中国的股票市场没啥市场信心。

  尤其是在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以后,许多中国股民都丧失了能在股市上赚钱的信心,空仓了不少。

  这就导致了社会资金大量涌入楼市,进而带动房产行业高速发展。所以把中国的房产,称为财富的蓄水池,毫不为过。只要是市场有信心的商品,就赋予了资产价值属性。

  中国房产总市值分化严重,北广上深和省会城市的房产价值总和,已经占到总市值超过80%以上,并且在中国高度稳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对于这些城市的房产价值支撑非常坚固。

  和日本、美国不一样的是,即使中国房产总市值很高,但是中国的房产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杠杆主体是国家背景的银行(国家层面承担50%-70%的经济风险),一个是房产价值受到国家宏观的全面掌控(资本主义都是自由市场)。

  但是中国股市是一直在阴跌的,再加上中国股民“式”的投资习惯,导致绝大部分股民是亏钱的,而中国的上证指数在这么多年以内只有2001年、2008年、2015年的三次整体性上涨。

  说到这儿,的确更解释为什么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已经超过了美日欧的总和,但中国人投资于股票的总金额却只与日本相当(14倍的人口差距,在股票上对等,相当于日本人平均在股票上的资金投入就是中国人的14倍,同样美国也是一样。)。

  但这就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已经超过了美日欧的总和,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呢?

  这两个问题都能归结到一个结论身上,那就是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低,从经济层面上来说似乎难以支撑中国那么高的房价。

  但房子与中国的户口制度是绑在一起的,跟房产所在的城市分配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资源也是绑在一起的,跟电力供应、水资源、文化资源等优质城市服务也是绑在一起的。

  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办法只有一个,要么提高收入,要么降低房价,总之就是降低房价收入比,让年轻人有个盼头。

  老百姓买不起房,但是作为单一的个人或者家庭又不愿意把钱放在非常容易亏损金融市场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趋势,导致中国的房产不再以居住价值为主,更多的被赋予了资产标的物的价值。

  所以就形成了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已经超过了美日欧的总和,但中国人投资于股票的总金额却只与日本相当的现象。这个现象,其实对于中国来说,合情合理。

  但是大家都买房子,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是有坚定的市场信心和消费惯性在支撑着的,这就是中国的经济特色。

  中国人爱买房,是有原因的,而这种偏好一天没有发生改变和转移,那中国的房产总市值,就有存在的价值。

  在房产高总市值的当下环境,增加收入,早日买房,或许是所有老百姓,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保本增值的可见路径。

  文章的最后,留个小小的思考题:为什么人口数量和中国差不多的印度,房产总市值都没有拿出来对比的资格呢?(印度孟买买房的压力,却一点都不比中国北广上深轻松,甚至更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