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啄用过的部分时间管理 APP
近几年,B 站、小红书、微博上的时间管理博主不断涌现,应用市场里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效率类的 APP 下载量高企,在日益紧缩的社会大环境下,人唯一能抓住的就是自己。
无论是困在绩点里的高校学生,还是困在系统里的大厂员工,为了提升绩点、完成指标,他们寄希望于用量化工具来监控、管理并优化自己的生活。
我们采访了十几个时间管理爱好者,发现这其中有人沉迷、上瘾,有人短暂尝试后离开,有人成为这套游戏规则的坚决反对者。饮啄是其中的一个,他今年 26 岁,县城青年,毕业于安徽一所二本学校,热爱文艺,大学毕业后曾在南京先锋书店工作。
他说自己生性懒散,在时下流行的 MBTI 分类里是典型的 INFP 人格,多年来,他一直备受以时间管理为代表的工具理性困扰。
在焦虑躁动的时代气氛裹挟下,他发现自己从大学起,就陷入了一种时间管理消费主义怪圈,不停地购买和时间管理相关的书籍、知识付费讲座、APP 会员和电子产品,到头来,正事儿却没干几件。
熟稔时间管理方法的他自嘲,我有 100 种通往山顶的方法,但我就是不去。大学期间,他报考过 3 次心理咨询师资格证、2 次研究生,每次他都认真地计划,认真地复盘,然后认真地不做,如此虚度时间 30 年,直到大厦崩塌。
工作不到两年,他从南京回到了安徽老家县城,准备考公。他一边坚信,本身没什么资本的人,就应该使用工具来帮助自己真正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习看书,考进体制内,一边调侃自己是大型家里蹲起码两三个月没再干过什么正经事,如今马上又要参加考试了,他每天琢磨着在闲鱼上找人监督他学习。
以下是他的自述——
时间管理,天啊,这件事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涯。
好早之前看过斯科特·杨的书《如何高效学习》《超效率手册》,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采铜的《精进》,还有《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子弹笔记》《零秒思考》,大书小书加起来的话几十本肯定是有。
我还在 B 站直播过我的阅读分享,《深度工作》里面有几段话是这样说的,自从大机器生产以来,现代性消解了人类工作的意义感,劳作是有节奏的,所以我们要时间管理,应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当时买了一个钥匙扣,钥匙扣上就写这 8 个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饮啄看过的效率类书籍们
2016、2017 年的时候,安卓系统上大量的软件都没有汉译本,当时我就在酷安网上以时间管理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 APP。
试了一堆后留下来 18 个,每一种都测出了哪一款软件更好用。比如说有一些适合时间记录,有一些适合记录待办事项,还有一些特别适合量化自我,习惯打卡这种,最后分门别类,建立了一个收藏夹分享给别人——我找到了最好用的软件,但我对它又不满意,好像颜值不怎么高,好像不够智能,后来时间管理已经内卷到了开始用 NFC 的贴片,我又开始研究哪一种 NFC 贴片更好用。
我在时间管理上的花费相当高,事后复盘,几千块钱肯定是有的。比如说滴答清单我买了五六年的会员,还有番茄 Todo 这种时间管理软件里的入门款,它在苹果系统的会员终身订阅就花了我好多钱,甚至有些软件需要用外币,我都会去淘宝上面找人买外币,让它用外币信用卡给我付款。
现在我已经没有在用苹果设备了,但我买了好几款苹果设备上面才有的年费 168 元或者 198 元的软件会员。我在想未来哪一天我很有可能,因为哪个软件好用,去买一部苹果手机。
我会关注那个软件最近有什么新的功能,比如说苹果上有一款软件 Sorted,它有一个按键,按一下自动帮你把今天拖延浪费的时间段,塞到明天去。这个自动化的功能好像只有它有,别的任何软件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就为了(将来有一天可能会使用到)这个功能,花了 168 元。
当年知识付费打得火热,我还会在知乎上买 live 听。有一个学霸,说自己花几个月搞定了法考加 CPA,他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就是拿一张 A4 纸,然后记下来几点到几点做什么。我还买过一系列李松蔚的讲座,每一节课我都听。他说时间管理的方法就是做你自己,你要承认自己做不到,所以你才能做到。
我当时听完觉得好有道理,记满了笔记本,现在反过来想,好像没什么大用。我也买过国誉自我这种本子,它是竖向的时间轴,几点到几点做什么,类似于时间手账。
社交媒体上常有博主晒出
国誉自我手账的使用心得
每一次都是在为梦想付费,为未来付费,为一个更好的自我付费,为一个再也不需要自我内耗,永远都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积极进取的自我付费,事实上(这个自我)从来就没有过。
我初中时候就在图书馆看过类似考试分数提升法这种书。为了提升考试分数,你得管理起你的时间,你得支棱起来。
高中时考试成绩不好,学习也不努力,我就想:我要怎么弯道超车?是不是有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法?然后每次假期我都会(给自己)定一堆任务,买一堆资料。结果,最后都没有完成。别说买的资料了,最基本的作业我都没有写。假性努力。
我大概知道如果把这个题目给做了,把这套题给刷了我肯定就行。之前跟从小地方考到北大的人聊过天,他确实能一天学个十六七个小时,但我每天就佛系。
从小就和别人不同频,打鸡血也是三分钟热度,现在研究完了这个学习方法,我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李贺为什么是鬼才。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考编的考编、考公的考公,我每天在脑子里面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大法官真的好厉害,怎么这么厉害呢,我再看一遍。
我报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还考了三次,花了好多钱,都没过。考了两年研究生,但每一年都在摆烂,文科还可以,英语就考了 50 分,对于一个文科专业来说肯定不够。
(备考期间)前一天晚上我就是类似于胡适之啊胡适之,今天怎么又打牌了,自责完了之后,就开始计划明天要干吗:比如 7 点起床,然后 7 点到 9 点:普通心理学,9 点到 11 点:儿童心理学,11 点到 12点 吃饭,12 点到 14 点:发展心理学。预估肯定会这么预估的。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如果不能早起,我就会想:今天都没有早起还学个啥?一混一天结束之后,这一天晚上就会想:今天又没看书,明天我一定好好做人。
如果能够早起,我会去图书馆或者教室学习。学个 1 小时之后,我就觉得 wow,我今天很棒,竟然学了 1 个小时,我要表扬自己,然后就不学了,刷刷手机,去图书馆借别的书看看,或者出去逛逛。那肯定是没干正经事,不然也不至于考不过。
但是我特别会自我安慰:今天已经这么累了,考试要松弛一点,人又不是机器,一定要轻盈一点。要轻盈地活着,不能这么沉重,不能戴这种现代性的枷锁,我们是弱者,要拿起弱者的武器。我们要过一种整全的生活,不能忘记洞穴隐喻,这些书本上的话都是假的,我们要活在真实的人生里面,快去买根雪糕吃吧。脑子里面就装着这些词,我也不知道我在我的生命中掺这么多意义干吗,最后又不干。
那么多时间管理的书都说复盘是个美德。一天结束,我可能会写一个完成了百分之多少,打多少分,反正每天做得可漂亮了,结果第二天华丽丽地,就完成了一个早起,画个对勾,其他的都画个叉。
我认真地计划,认真地复盘,认真地想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实际上什么也没做。每天都在懊丧,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该,做得不行,怎么能这样子。就是一种情绪的内耗。实际上能够做成一件事情的人,应该不用想这么多,去做就行了,你搞得越复杂就越不想做了。谁会需要时间管理,那肯定不是精英,商务精英有助理,本质上欺骗的不就是像我这种人吗,有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但自己又做不到,对吧?
以上说的每一种方法我都尝试过,各种时间管理的 APP 我肯定都用过一两天,然后放在那里摆灰了。有一些人他一年统计出一张图,比如花了 200 个小时在炒股上面,有的还能统计出在厕所里面花了多少个小时。我好羡慕这些人,他们怎么能够统计得这么详细,意志力好强。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觉得他们有澄清天下之志。
但我就是做不到,这些时间管理 APP,我是隔三差五卸载一次,隔三差五又下回来一次。每一次都会想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我手机不够好用,我还买了一个特别小的手机,大概只有我们普通手机一半大,没有微信没有抖音,但还是不行。
饮啄用过的时间管理应用 RefTime,
这是制作者发布的一张截图,
而饮啄如今已经卸载了大部分这类应用
股票投资小常识:偶尔有跟庄的大户一下子把底下的托盘给砸漏了,我们才会看到原来下面的承接盘如此弱不禁风,原因就是大家都被赶到前面去了,个别没买上的恐怕还赶紧撤单高挂,大有不买到誓不罢休的架势,底下其实并没几个单子了,庄家只好尽快补个大单子顶住。
我接触时间管理 1 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时间管理救不了你》。现在回想起来有点讽刺,里面写道:时间管理试图抹杀我们的主体性,用程序化的方式来画一块大饼……一旦没有完成,又会进一步造成自我否定。把评价标准交给一份时间管理的流程,危机四伏。
我毕业后先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在浙江衢州,但觉得不够文艺,做两三个月就走了。后来去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内容,在杭州,又觉得不够深度,只做了一个月。最后去南京先锋书店做营销企划,我搞文化去,这份工作干了一年多。
那是 2017 年,毕业生找工作还很容易。那会儿万物蓬勃、万众创新的潮还没过去,存在大量半死不活的小公司,互联网、房地产的投资的热情也很高涨,好多新项目刚刚开启,好多公司都在大规模的拓展期,大家都摩拳擦掌,希望能够大展宏图。
工作的时候每天都有工作群在催,完全不用时间管理。比如我们之前跟单向街的活动,他们可专业了,就像一个广告公司一样,对流程的把控特别敏感,什么上午 9 点到 11 点,许知远微博出街文案必须完成,然后下一波活动预热几点到几点,本质上你的工作都已经被计划好了。
主要精力都在跟工作的对抗上。那段时间对良好的人文世界有一种破碎感,就是当你在酒桌上听到一些行业大咖,就那么随意地说,今年的茅盾文学奖给谁谁谁了,就这么定了,你会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严肃的。
后来觉得文艺生活也挺无聊的,当时书店好多合作伙伴会送演出票置换,我看了孟京辉的《茶馆》,还有好多音乐剧舞剧交响乐团演出,根本也不知道在干吗,还要付个来回的车费。久而久之就对文艺生活没有什么向往了,但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没有什么意义感。
(正好赶上)疫情期间,先锋书店发不出工资,我就觉得,还不如回家考试去。只要考上的话,人生的道路的话就又重新光明起来了,另外一方面也是看到体制内好舒服,好多公司都倒闭了,裁员的裁员,公务员的话起码不会被裁。
我先在南京待了一年,我觉得南京可能学习氛围好一点,那时候想考南京的单位,或者南京周边地方的作协,竞争很广的那种,菜鸡想去啄这种高端的岗位。
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我就去自习室坐着。把空调一打开好舒服的,然后幻想着自己能学习一天。先做好计划,学 2 个小时,肯定会充分地考虑到运动学习各方面的安排,时刻不会忘记看过的一本书叫做 GO WILD ,中文译名叫《医生最想让你做的事》,充分地考虑到休息眼睛,不能久坐,反正就考虑一大堆,制定了一个所谓完美的计划。然后不做。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换个学习工具,会不会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于是开始捣鼓换墨水屏手机,而且我不是换了一部墨水屏手机,是换了好多墨水屏手机,买了又卖,卖了又买,我现在闲鱼的交易记录已经四五万了。我会测评哪些时间管理软件适合黑白灰的墨水屏,测评完了之后,又觉得这不大好用,就把它给卖掉。
我每天在本子上做时间记录可视化,学习是绿色,运动是蓝色,睡觉是红色,浪费是黑色。莫兰迪颜色看着舒服一点,有的软件没有莫兰迪颜色,我还会专程去网上下一个色卡,调出好看的颜色。最后,一天的时间记录大部分都是红色或者黑色。我把精力都放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上面,然后浪费了一年又一年。如此虚度 30 年,直到大厦崩塌。
2021 年中旬的样子回的老家,安徽的一个县城。先去一家学校上了半年班,教语文,还当带班主任。这份工作得早上 5 点 30 起床,工作到晚上 10 点,根本就不需要管理,因为你没有时间。
后来他们一个多月没给我发工资,我本来找了律师想劳动仲裁的,然后他们一听是那个学校,说算了,他们工程款都还没给,你这个钱要的还不是大头。
我目前在老家一家职高代课,想的是边工作赚点钱,边复习考公。
马上又要考试了,但起码有两三个月我都没有再干过什么正经事,大型的家里蹲,每天学习时间两三个小时都不到。每天都在焦虑,每天都在自我内耗,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幻想着明天早起的话会不会又是一个全新的我。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滑稽的事情,我在南京先锋书店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会和文化圈的人吃饭,回到家后我们当地的支联会找到我,要我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加入我们市的政协。我啥都没干,我怎么就成了一个政协委员?其他人都四五十岁了,当地政府某某机关的一把手,功成名就,但其实我就是一个在当地连正经工作都没有的人。
股票投资小常识:一定要在最开始控制好本金,不要用太多钱来炒股,等可以实现稳定盈利以后,再慢慢加大资金量也不迟。
我现在每天都在搜闲鱼,想在上面找人监督。后来发现这个不太靠谱。找过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朋友,她毕业之后直接去了体制内,她明明已经体制内有车有房了,还疯狂参加各种考试,考法考、CPA,做自律监督师的兼职,一天收费 10 块。
我的人格测试结果是 INFP,INFP 的内心在告诉我,人应该随性一点,应该看开一点,应该 be water 一点。诗人杨键写过一首诗:
你为什么把生活弄得这样僵硬?
你连一条小木船的轻松自如都没有
连一棵树都不如啊
但躺平要有资本的,本身没什么资本的人,就应该使用工具来帮助自己,自己给自己背上劳动的枷锁,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读书的时候我还觉得人不能把自己全然交给工具理性,那是人工智能,现在我觉得,是的,我相信努力和工具理性,如果不这样的话,我目前的人生阶段还能相信什么呢,但问题是,我又努力不起来,他妈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真正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习要看书,考进体制内。一个当地的企业家跟我说,再不考公的话就迟了,还有一个当地的临时工跟我说,现在考进去的话,有官可以做。我爸说现在就缺个工作了。我妈说,我考上公务员就给我买一辆林肯。在县城里面,大家都喜欢开豪车。我自己也好想找个国企上班,此时此刻我家对面就是一个国企。
我不可能在县城里面找到一份可以让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工作,更何况我自己也不想读了。我家现在还有 3 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都没有拆封,就放在客厅里面,我想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神圣的装贴吧,永不拆封,不要意义,意义感有什么用,最后人不还是得死的。
饮啄的时间管理 APP 清单:
爱时间、爱今天、时间记录、时间日志、Sorted³、Uptimer、Timetrack、块时间、
时间块、ihour、Reftime、不做手机控、远离手机、Todo 清单、青蛙 Todo、滴答清单、番茄 todo、Yoyo日常、Forest......
饮啄的效率类书籍清单:
《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扬
《超效率手册》斯科特·扬
《奇特的一生》格拉宁
《精进》采铜
《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子弹笔记》赖德·卡罗尔
《零秒思考》赤羽雄二
《医生最想让你做的事》约翰·瑞迪/理查德·曼宁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
股票投资小常识:安全边际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优秀的公司是最好的安全边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