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价值投资者,曾经也包括我(不知道我算不算),认为投资的企业要长期靠分红就能回本那种,并且将分红看做安全边际,套了之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股息回本”,自我强化的一句线%)真便宜”。然后我做了一点统计。
选取的都是A股分红大户,假如从2010年初持有到2020年,市值的增值和分红的差别是如此巨大。工商银行和中国神华因为行业问题,在这11年里市值下降了,但分红收益也只有年化5%甚至3%。这10家企业,平均收益率是485%,平均累计分红收益率59%。
投资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赚取差价,而不是分红。投资者来市场的目标,是高卖低买,而不是靠股息过年。巴菲特也是会卖的。
2020年是基金牛,市场在下半年比较极端的呈现出大市值倾向。从理性角度去分析,这个情形是合理的,可以形成逻辑的闭环。即便不考虑基金的马太效应,基金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限制基金的投资范围,研究员研究企业的性价比也随着市值和流动性降低而边际递减。行情对散户的不友好也会进一步增强散户将资金转移至基金的趋势。
这似乎是注册制推进下必然的结果。然而中美资本市场流动性相差太远,美股一个热门股的成交额就等于A股一个市场的成交额,相差实在太大了,面对5000+股票的A股,只能是港股化,而不可能美股化。随着注册制的推进,有限的资金和精力必然被分散,从而降低收益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有资金方包括散户都应该缩小自身潜在投资标的的范围,散户尤甚。
对于基金等大型机构而言,缩小范围的重要指标是市值及流动性。但这种行为本质上背离价值投资本质,FF的论文早就对美股进行了研究,市值因素对于收益的贡献是周期性的,对于我们,缩小范围的依据应该更为贴近价值和增长。
为此,我在年底写了一个程序从一些特定的财务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再由缩小的标的范围内进行进一步分析。定量、定性,再定量,希望在2021年能够得到好的效果。
我相信,大部分传统的价值投资者,都会有一种低估值偏好。便宜、安全边际的理念是烙印在思维底层的,账面资产和已经取得的业绩是如此的确定,未来的现金流是如此的难以估量和不确定;另一方面PE/PB等估值指标又是如此的直观简单,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保守的思维方式会让人选择性的放弃对高估值企业的关注和研究,甚至在没有研究的情况下直接在内心和言论上宣告一个企业的死刑。
但是,低估值偏好实际上偏离了价值投资的核心——独立思考。企业的价值包含现存和未来两部分,忽略未来的巨大增长犯了严重的错误,从DCF角度,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企业的价值大部分都体现在未来。
任何忽略企业未来增长只说过去和现在赚了多少钱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只有资格说不懂而没有资格评判价值,只根据PE/PB就说价格高估低估的行为,也是耍流氓。
企业的未来增长,不是完全虚无缥缈,而是可以推测和预判的,这体现了认知能力。投资者应该抑制自己的低估值偏好,认识到未来增长才是价值投资的核心,便宜和安全边际应该建立在增长的前提之下,而不是仅基于过去已有的业绩。
大部分所谓的投资逻辑都是外在的因素变化,最直观的逻辑是供需变化,需求大幅增长如疫情导致口罩手套、呼吸机需求的大幅增长,猪瘟导致生猪供给的大幅下滑。供需变化体现到产品价格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口罩、手套、生猪、集装箱等等。这种逻辑往往吸引大量的资金去追逐炒作,也会有很多人给你按计算器,营造想象空间。
但是理性的投资者会发现,外部的增长逻辑只能带来短期的业绩boost效果,甚至仅仅是预期的提升,预期的短期炒作之后,往往尘归尘土归土。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企业的增长意愿和内在增长能力。
企业自身的增长意愿和能力是长期的,是特有的。没有长青的行业,但有长青的企业。不管是手套、生猪、化工,每个行业每个逻辑,最终笑到最后最为耀眼的都是积极扩张冲的最猛的,其内在就具有不断增长的意愿和能力,遇到外部逻辑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参考过去两年的英科医疗、恒力石化、紫金矿业、牧原股份、隆基股份等,企业本身已经充满易燃易爆炸的气体,只差一点火星,一遇风云变化龙。聪明的投资者应该追逐那些易燃易爆炸,而不是追逐永远追不上的风。
努力增长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目标就是上市,之后就是混吃等死套现,随波逐流。少数有发展野心的企业,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投资扩产或者外延收购,但也要分开来看。有些企业为了扩张不断进行股权融资,IPO完了定增,定增之后可转债,看似在账面上现金很多也没有啥有息负债却不断进行股权融资,这种扩张的代价是高昂的股权融资成本。有的企业本身拥有足够的资本却仍然选择融资,自己家里满屋子钱还问你要钱,是不是很坏。
优秀的企业用自身创造的现金流进行再投资,这样的扩张是良性的扩张,是增长能力的体现。虽然短期内用哪种融资方式满足自身增长的意愿,可能差别不大,但没有增长能力空有增长意愿,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20年志邦和金牌的对比可以作为一个借鉴。投资者应该选择既有增长意愿,又具有足够的扩张能力的企业。虽然并不是说股权融资的企业就是不好的企业,关键在于股权融资换取的收益,但频繁融资是很重要的减分项。
竞争优势是能帮助企业建立商业价值获取利益,而别人没有的东西。投资逻辑是从现实信息出发,根据常识和因果逻辑推理出来的企业未来增长预期。竞争优势有时候本身就可以成为投资逻辑,有时候会成为增长逻辑的结果。逻辑更多时候是来自外在的可变因素,比如某些国家政策、规划、突发事件等,竞争优势比较长期,难以改变,比如喝酒人们会优先考虑茅台,恒力炼化的成本就是低于业内平均,紫金就是可以从贫矿中开采出更多的资源。
有竞争优势未必能基业长青,但基业长青的企业,必然有其竞争优势。企业的扩张应该以获取竞争优势为阶段性目标,比如规模效应,协同效应。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喜欢寻找有扩张计划的企业投资,也正因为企业扩张可以带来新的竞争优势。已经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已经不便宜,适合在行业暂时困境时比如需求短期下滑的情况下收入囊中。
同样的增长和行业地位,同样的市值水平,可能两个企业会出现估值上巨大的差异,这往往并不是因为市场情绪或风格,而是行业空间的区别。万亿空间的行业,小市值快速增长的企业可能给到200倍PE甚至更高,百亿空间的行业,同样市值的企业可能也就给10-20倍PE。
很多时候,投资者分析企业会忽略行业的因素,纠结于这么好的公司这么高的增速怎么估值这么便宜。其实不过是因为分析的时候遗漏了行业天花板。选择的时候,大行业小公司,从同业公司那里抢份额,公司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小行业大公司,从其他行业那里抢份额,行业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或者竞争优势特别强可以扩散跨出现有的小行业。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必须承认,很多厉害的投资人的认知水平的确是超过大部分人很多很多。认知本身可能谈不上对错,但是有高下之分,高级的认知可以自成系统,形成逻辑闭环。而低级的认知会被高级的认知渗透、碾压、替代。
资本市场上,价格是由交易形成的,交易者是受认知影响的,因此价格就是群体认知的映射。价格变化也就是资金变化是基于群体认知的变化,本质上是高级认知替代低级认知的过程。在没有新增信息去打破认知闭环的情况下,认知碾压的情况非常明显。举个栗子你看了某大V关于XX的分析和预期,在没有获得新信息的情况下感觉他说的很对,推翻了原本对这个企业的看法。
一般情况下,认知在群体中的扩散是比较慢的,也就是认知变现速度比较慢。巴里博士在次贷危机发生前很早就大举做空,中间也承受过巨大的亏损压力。然而的投资大佬都找到了其独有的提升变现速度的方式。巴菲特选择直接进入董事会,改变经营分红策略,把企业隐藏的价值翻出来放到桌面上给人看。ARK直接公布自己的操作,让人们去思考企业的潜在价值,大量的跟风资金会选择跟随从而接受任何可能的看涨认知,有句话叫涨出价值,其实就是关注度提升同时认知扩散。其他大型机构比如高瓴和易方达其实都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阶段性公布,没有ARK这么绝。
认知的快速变现,减少了高级认知者的风险和机会成本,可以避免在认知扩散过程中新负面信息对认知的破坏,可以加快认知变现周期的循环从而更快的复利。简而言之就是,狼的牙齿更锋利了,没有认知能力的羊被吃的更惨了。投资者除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之外,只有退出一条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